最大的爱,原是原谅和放生——评《画中情缘》

标签:
画中情缘小说爱情修养家庭情感 |
如果读者敏感,看完第一章中记者克莱尔采访埃拉时的那几页人物对话内容,基本上就能猜到接下来全书要讲的故事,因为按照“故事情节就是要跟主人公对着干”这一小说创作原则,开头说不会发生的事情接下来就一定会发生。
问:“你会依据照片来绘画吗?”
答:“不,我需要有一个生动的人在眼前……。”
可是后来,她依据照片,画了一个过世之人的画像。
问:“……就你一个人和他们在一起,每次都是几个小时。他们会向你吐露点儿秘密吗?”
答: “他们有时候的确会谈及他们的婚姻或是恋爱……”
什么吐露点儿啊?什么有时候啊?故事中每一个模特都向“我”吐露了心中最大的秘密。
问:“那么……你有过喜欢上你的模特的经历吗?”
答:“好吧,的确有一次,我爱上了我的模特,那是一条腊肠犬,它的主人要我把它画进一幅画中;但是我从来没有爱上过人物模特,从来都没有。”
结果呢?她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自己的模特,而且这个模特还是自己妹妹的高富帅未婚夫纳特。
问:“……你是在八岁被领养……而且你的名字也被改了,你的亲生父亲……”
答:“我的亲生父亲叫罗伊•格雷厄姆。”
她的父亲果然不叫罗伊•格雷厄姆。
所以,混蛋,说好的幸福呢?
吐槽完了,讲讲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
八十多岁的模特艾莉丝讲了一段“二战”时期父女生死永隔的秘事。一个画家的老婆跟有钱有地位的男人搞婚外情,绯闻闹得沸沸扬扬,离婚时妻子说为了保护他们幼小的两个女儿,让丈夫承认自己才是搞婚外情的那一方,且这位父亲一辈子都没有与亲生女儿相见。
仕途顺利的政治家迈克与一位自行车爱好者发生了婚外情。因为妻子提前回家,情人在大雾弥漫的清晨骑着自行车匆匆离去,遭遇车祸,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妹妹克洛艾迷恋畅销书女作家的丈夫马克斯,在母亲的干涉下与之分手,不久与高富帅纳特恋爱,订婚,却在结婚典礼上悔婚,因为她得知旧情人离婚了,且发现未婚夫爱上了自己的姐姐,于是她更加主动地退出。
“我”的妈妈休年轻时曾是一位出色的芭蕾舞演员因为爱上一个有妇人父,而这个男人的妻子又不能生育,为了赢得这场爱情战役,她放弃大好年华和前途,选择怀孕生子。但是男人不仅爱她和他们的孩子,也爱自己的妻子,无法离婚。更戏剧的是,多年未育的老婆后来也怀孕了。某一天,并存了几年的两个家庭撞上了,男人抛弃了情人,最终选择了妻子并远走澳大利亚。但是这位妈妈却对孩子撒谎,将故事改编,把原配说成小三,自己这个小三说成大奶,还千方百计地阻止孩子的父亲与孩子联系。
……
相比这些模特儿的故事,女主角的爱情故事简直平淡如水。作画的过程中爱上妹妹的未婚夫,也没个两姐妹为男人翻脸的情节就顺利的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与其说它是本治愈系小说,不如直接点说它是本言情小说,主要讲婚外恋,三角恋,而且注意男女平等,小三有的时候是女人,有的时候是男人。小说中的每个人似乎都有属于自己的谎言和秘密,这些秘密有的涉及身世之谜,有的涉及男女私情,大大地满足了我们人性中的窥探欲。书中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很多面,有光鲜靓丽的那一面,也有阳光照耀不到的黑暗面。我建议本书的广告语“继《傲慢与偏见》之后最具英伦风情的治愈系小说”不妨改一下,可以化用中国某男装品牌的广告语:“人生不止一面,今天你要秀哪一面?”
如果《画中情缘》要换书名,接地气点可以叫《小三故事会》;小清新点可以叫《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婚外情》;平实又概括点可以叫《那些模特告诉我的事》;文艺点可以叫《得到的都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而治愈点可以叫《最大的爱,原是原谅和放生》。岁月会更新,伤痛会过去,执念却只会伤害自己和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最大的爱,原是原谅和放生,而不是苦执与仇恨。只有懂得接受与放下,做到原谅和放生,内心才能获得真正的疗愈,最终学会爱与被爱。
ps:“最大的爱,原是原谅和放生”这句话选自素黑的《好好修养爱》
后一篇:[转载]自爱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