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教育更重要的是爱

(2011-11-02 10:35:47)
标签:

亲子沟通

家庭教育

不发火

孩子才会听

亲野智可等

育儿


比教育更重要的是爱

文\亲野智可等


http://s2/middle/67e23fb6tb0b77d0f3ed1&690

*与其教育不如爱

比教育更重要的是爱。

教育只不过在爱之后顺应而来。

首先要做的,是用爱将孩子的心盛满。

让你的孩子亲身感受到你浓浓的爱。

让你的孩子亲身感受到自己对父母是多么的重要。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这个时候就是教育最好的出发点。

如果没有这一步,不管怎么花力气去教育,肯定效果不好。

我亲眼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了。

http://s9/middle/67e23fb6tb0b77f95d878&690

*过于严格的教育会适得其反

举个例子,我们就叫这个孩子小A吧。

小A的爸爸是个十分严厉的人。

吃饭的时候必须保持端正的姿势,必须遵守餐桌礼仪。

哪怕发现筷子在饭碗和菜盘间游移,都会张口训斥。

 

不仅在吃饭的时候,任何事情做不好都要遭到责骂。

脱下的鞋子要摆好啊,换下的衣服要叠整齐啊,总之任何事都要一板一眼地做好。

只要出现一点点差错,就会被严厉批评。

甚至有时候还会动手。

小A的妈妈慑于丈夫的威严,也不敢上前阻止。

 

那么,在家里是这样的小A到了学校又是什么光景呢?

在学校里没有吓人的父亲,他就能过得愉快吗?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内心没有储上满满的爱,他也不知道对别人付出爱。

由于始终处于被害妄想中,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会跟同学打起来。

而且,没有父亲在身边,生活态度也令人担忧。

不管是学习还是活动,完全没有干劲。

这位父亲原来是想好好教育培养自己的孩子,结果适得其反了。

http://s8/middle/67e23fb6tb0b780c00ec7&690

*与父母亲近,让孩子们更踏实

此外,还有这样的例子。

小B的爸爸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要转换工作地点。

也就是说,这个月他在家里正常生活,正常上班。

下个月就要到别的地方上班,单身赴任一个月。

爸爸不在的时候,小B就跟妈妈两个人生活。

因为妈妈也要工作,所以小B自己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很多。

爸爸离开的一个月里,学校的老师们就会发现小B非常不同。

跟同学打架啦,上课走神啦,

扫除的时候偷懒啦,不能配合小组活动啦,等等。

爸爸在家的一个月里,能每天见到爸爸,

所以,小B每天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父爱。

每天与爸爸一起玩耍、聊天,

与爸爸一起洗澡,爸爸还给小B搓背按摩,小B非常幸福。

而爸爸离开的一个月间,小B的生活态度就会180度转弯。

爸爸在家不在家,能在小B身上明显地感觉到。这两种时候的小B,简直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爸爸在的时候,小B就浑身洋溢着幸福,甚至感染到身边的人。

也不和同学打架了,也能集中精力学习。

扫除和小组活动都能尽心尽力地完成。

是个非常自觉守纪律的好孩子。

爸爸在家期间,不用老师和妈妈教导,小B就能把自己的生活处理得很好。

http://s7/middle/67e23fb6tb0b782917576&690

*只是每天早上短短的亲子时间,就能带来这样大的不同

有个女生名叫小C,有时候会梳着整齐的三股辫儿来上学,有时候就披散着头发。

据说早上如果妈妈有时间,就会帮她梳好辫子。

那个时候,就可以跟妈妈说好多话,妈妈也会爱怜地抚摸小C的头,是一段相当甜蜜的亲子时间。

相反,妈妈没有空的时候,小C就只能披散着头发急急忙忙地来到学校。

 

梳三股辫儿的日子里,小C的情绪很平稳,学习生活很顺利。

与同学也相处得很好,能积极地投入学校生活。

相反,没梳头的日子里,她的情绪就很不稳定。

经常与同学发生争吵,老是精力不集中。

 

*给孩子爱,跟给他们每日三餐一样重要

在学校,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我想幼儿园和托儿所也是如此吧。

经历了太多这样的实例,我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

对孩子们而言,爱像每日三餐一样必不可少。

对孩子们而言,要像给树浇水一样爱护他们。

如果没有爱,一切教导就全白搭。

有了爱,才有了教育的可能。

http://s15/middle/67e23fb6tb0b785944f8e&690

*让孩子们感受到爱是很重要的

但是,在这里有一个疑问,

前面的小A的父亲,难道不爱他吗?

这应该是不可能的。

我想小A的父亲,是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小A的。

严格的家教也是爱的一种表现。

小B的父亲,出差在外也一定是爱着小B的。

小C的母亲,没给孩子梳头的日子里,也是一如既往地爱着小C,这点毋庸置疑。

小D的母亲,即使又生了小孩子,也不会就不再爱小D的。

每个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怀着满满的爱。

但是为什么不能传达给孩子们呢?

这是因为孩子们没能感受到家长的爱。

这里所说的“对爱的实际感受”,对孩子们是非常重要的。

小B肯定知道父亲是为了自己在努力工作,

小D也应该明白母亲是因为要照顾小婴儿所以一时忽略了自己。

但是明白个中道理,并不能让孩子们满足。

实际上,在日常交流沟通与接触中,如果孩子们没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他们就不能得到满足。

孩子们每时每刻心里最想知道的,是自己究竟有没有被父母放在心上,有没有被父母所爱。

http://s6/bmiddle/67e23fb6tb0b7888a2ed5&690

《不发火,孩子才会听》

这种爱的赋予和表达,并不是可以一次性完成的动作,而是需要时时刻刻去表现的。

昨天早上亲亲热热地送孩子出门上学了,今天早上就不用做了。这种想法是要不得的。

也不能说昨天梳了三股辫儿,今天就不用梳了。

小小的事情,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浓浓的爱,这是非常重要的。

每天都有被爱的感觉的孩子,内心总是很满足很充实。

这样的孩子容易心情平顺,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

因此,也容易接受父母的教导。

能够接受长辈给予的生活上的指点和教育。

训斥和责备会破坏亲子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