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2011-09-23 12:40:02)
标签:

亲子教育

家庭成就孩子

后现代亲子课

未来取向教育

李子勋

育儿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感恩、敬畏、宽容

文\李子勋 

     感恩、敬畏、宽容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http://s6/middle/67e23fb6gad9500b9e8b5&690


    第一,要帮助孩子建立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源自宗教的一个理念,是让孩子学会感激。《黑暗的呐喊》是一位美籍华人写的,写了一个有障碍的孩子。我们一直试图用感恩的心感染那个孩子,因为他非常有攻击性,经常说脏话,攻击美国的社会,甚至骂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说了一些“该死”之类的话等等。但是当时没有办法,我们就给他灌输很多宗教的东西,每天让他读《圣经》。后来我为他写了一个序,让他学会感恩,学会激别人,每天有一颗心存感激的心,这个从小就要建立。因为西方文化本身是倡导博爱的文化。http://s9/middle/67e23fb6gad9504281148&690

    第二,要学会敬畏。敬畏的心是要从小到大装点的,爸爸妈妈不懂的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敬畏之心是对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去作评价,比如一件事情爸爸妈妈确定不了,如韩剧,当父母对电视剧不理解,或者是没有看到,只是听了一些评论,而女儿问你的时候你就开口否定她,这就是没有敬畏之心。敬畏之心就是说某些东西如果不知道,我们就不要随意评价它,从小要让孩子感觉到对不知道的事情要表达一种尊重,说“我不知道”,不随便去评价什么。这样的心态比较好,实际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出问题是由于他不敬畏什么。

    在古代文化里不敬天地、不怕鬼神的人实际上是很可怕的,这样的人没有什么道德意识,不容易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观和伦理观。现在虽然是无神论主导,不信鬼神,但是不一定是我们不需要有敬畏之心,比如对一些人、对一些权力,我们要学会尊重、尊敬。比如对老师,我们当然要尊敬、尊重他,这就叫敬畏。

http://s4/middle/67e23fb6gad95019e1f03&690

    人类的智商不可能了解我们整个大自然的东西,包括我们的视觉、听觉、感知觉,我们和某些动物、生物体比起来,我们对自然的感知有很多缺陷。我们常常认为我们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在掌握之中,那就是缺少敬畏之心,我们的科技就不能成长,就不能发达。

    第三,建议家长从小要帮助孩子懂得宽容。宽容,简单地说就是在车上别人撞你一下,你要学会说“没关系”。这种宽容之心实际上是整个民族的品质,这个品质都是小时候由爸爸妈妈来倡导、影响,给予孩子的。不管是感恩、宽容,还是敬畏,如果孩子小时候被爸爸妈妈潜移默化地灌输了这样一些感受,相信你的孩子长大以后会非常好,跟这个社会非常融洽,不会出现什么心理障碍,也不会出现行为方面的一些困境,一定很容易和人交往,因为他有感恩、宽容、敬畏,因为他知道这个社会不是他一个人的,他需要感激更多的人。这是东方文化的精髓,而不是西方的。 

                             本文内容摘自《家庭成就孩子:李子勋的后现代亲子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