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玩核桃与写散文

2022-10-25 08:55:36
标签: 随笔

玩核桃与写散文

赵攀强

 

人是要有点爱好的,有了爱好闲来有事可做,不会急,还能自得其乐。比如我现在,除了锻炼、读书、交友之外,玩玩核桃,写写散文,挺不错。

我的玩核桃与写散文,都是为了玩。这种玩,看似简单,其实麻烦,如果马马虎虎,敷衍塞责,那就玩不好,也无乐趣可言。

先说玩核桃。过去我不玩核桃,觉得无聊。有天我去诊所买药,那位姓何的老中医对我说,颈椎疼痛,可以玩核桃。他说人的手掌有许多穴位,玩核桃刺激穴位,活血通络,对治疗颈椎病、老年痴呆症和手臂麻痹症很有疗效。他边说便取出他的核桃让我看。只见那些核桃已经被他玩的油光亮滑,颜色泛红,漂亮极了。

于是我在网上买了一对核桃,玩了一段时间,还是脏兮兮的,总是弄不干净。原来是没有“打底子”,方法不对头,索性丢掉不要了。

第二对核桃我是在文玩店选的,叫虎头,由于手法生疏,玩了几个月之后,有天不小心掉在地上碰破了,有了残缺,一气之下也丢掉不要了。

第三对核桃是朋友送的,叫狮子头,花纹是满天星,品相极好,我很喜欢。用硬毛刷打好底子,再用软毛刷天天耍,捏在手上天天揉。几个月后还不见那种红亮的颜色出现,我急了,于是听从朋友的建议,用茶水泡,取出来放在窗外晾。没想到它经不起烈日暴晒,开裂了,心中感到很遗憾。原来朋友也是外行,说的方法有问题,干脆将其丢掉不要了。

我很纳闷,别人能玩得好,我为什么就不行呢?是核桃的问题?还是我这种人不适合玩核桃?

有天我在河堤散步,遇见一位老人,手里拿着一串核桃,红润如玉,羡慕不已。我问他这串核桃玩了多久了,他说六年多了。他告诉我,玩核桃要有耐性,急不得,心浮气躁是不行的,只有心态平和,天天盘玩,功到自然成。他还说盘玩核桃有三个关键点:一是打底子;二是盘玩;三是刷磨。俗话说“三分盘七分刷”,就是要多在手上揉,常用刷子刷,反复揉,反复刷,天天揉,天天刷,精心打磨,坚持数年,颜色变红,直到玉化,才算玩好了。

我反复琢磨老人的那些话,慢慢理解了欲速则不达和功到自然成的深刻道理。看来,玩核桃需要耐性,需要心态,需要境界,需要时间,需要功夫,只有坚持天天打磨,久久为功,方有所成。

后来,我弄到第四对核桃,叫虎头,麦穗纹,很漂亮。我严格按照老人的教导和技术规范操作,先用钢毛刷去污,再用硬毛刷打底,然后用软毛刷抛光,坚持天天盘,日日刷,三年之后颜色变红,今年是第五年了,眼看就要玉化。

退居二线后,我又弄来第五对核桃,属狮子头系列,纹路是中国大花,形状像龟背,是一对儿异形核桃,盘了几个月之后,初现它的精美和神奇,别提心里有多高兴。

近年来,我把玩核桃的心得体会用在写散文上,没想到对我写作方法的改进和提高帮助不小,真是万物相通啊!

我过去写散文,写得快,发得急,忽略了沉淀和打磨环节,等到文章投出去,或者发出来后,才发觉有诸多的不如意。比如:有错别字,有病句,词不达意,前后有重复,有时竟然把最好的素材和细节遗漏了。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心中很遗憾很内疚,遗憾的是写出的文章有瑕疵,浪费了素材;内疚的是对不起编辑,对不起读者,觉得把不合格产品抛出去,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后来,我给自己定了规矩:没有灵感不写,没有心情不写,没有好的素材也不写。所以轻易不敢动笔,一旦动笔,就必须认真写,深入写,扎实写,要写就一定要把它写好,写得让自己满意。我始终坚信,文章只有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对于写好的初稿,我也改掉过去急于投稿,或者急于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旧习惯,把它放在那里沉淀,边沉淀边思考,边思考变修改。就像盘玩核桃那样,天天打磨,天天润色。修改好之后,再放一段时间,再沉淀再思考,再思考再修改。就这样反反复复打磨修改,有时一个周,有时一个月,有的稿子竟然沉淀两三个月还在修改,直到自己满意,然后才投出去,或者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

玩核桃和写散文,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兴趣爱好,但是道理相通。都需要良好的心态,都需要精心打磨,都需要时间沉淀。“慢工出细活”、“打磨出精品”,不仅适合于玩核桃和写散文,而且适合于生活,只要热爱生活,认真生活,用心生活,我们的生活才有那么多的快乐和精彩。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