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东欧之行(56)波兰__华沙~老城集市广场/城堡广场-重建的世界遗产

分类: 世界之大,用心去看 |
华沙老城(波兰语:Stare
Miasto,Starówka)是波兰首都华沙最古老的城区,坐落于维斯瓦河东西两岸,1944年8月被纳粹部队彻底摧毁,1945至1966年间城市建筑都依照14至18世纪原样重建,所有宫殿、教堂、城堡等历史古迹都进行了保护和修复。

华沙城坐落于中欧诸国贸易通商要道上,有800多年历史。二战中,超过85%的建筑物被摧毁,957幢战前被列为文物古迹的建筑仅保留下34幢,其中782幢完全毁坏,曾经富丽堂皇的古典建筑荡然无存。

老城的老井,用力按即可出水;

华沙老城战前的美丽被战争蹂躏,然而令人感动和敬佩的是,在二战结束后的20年里,波兰人民“齐心合力”奇迹般地恢复了华沙城的原样,重新拾起了失去的记忆。

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规则原本拒绝接受重建的“遗产”,而华沙老城,一座二战后重建的城市,1980年,华沙老城中旧的遗迹和城市中全面新建部分以"华沙历史中心"的名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战前,希特勒曾威胁吞并波兰,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们预感到古城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便对华沙城几乎所有建筑和街区进行了全面测绘。他们不仅详细绘制了街道位置、建筑物立面造型并拍摄了大量照片,几乎将古城的每个细节都精确记录下来。战争爆发后,他们不顾危险继续测绘,并从市建筑部门大楼内抢救出大量历史资料,藏在一个修道院的古老石棺里。正是这些资料为华沙重建提供了重要信息。

当地师生在现场“补习”历史;

老城的一家商场橱窗里悬挂的“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对店铺“琥珀”出具的“认可书”。

华沙第一个美人鱼铜像建于1855年,位于华沙古城市场中心。目前耸立在维斯瓦河畔的美人鱼铜像,比第一个铜像大很多,姿态也更加优美。它是由波兰著名女雕塑家卢德维卡 · 尼特斯霍娃于1934年以波兰女英雄什塔海尔斯卡为模特创作的,1937年建成。 在希特勒德国侵占波兰期间,美人鱼铜像悄然失踪,直到波兰解放后才重新出现。原来,在德国法西斯军队入侵前,人们把这座铜像拆卸掩埋,精心保护起来。波兰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们把她重新竖立在维斯瓦河畔。在老城中心,也有一座美人鱼铜像。

美人鱼是波兰首都华沙的象征,是华沙的守护神。民间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名叫齐格蒙特的国王在全国到处巡游,想为王国寻找一个理想的京都。一天,国王来到维斯瓦河畔一座风景秀丽的孤家村落。这里只住着一户渔民,国王四处查看时,一条人身鱼尾的美人鱼从河里跳出水面,为国王唱了一支优美动听的歌。国王立即爱上了这个地方,遂决定在这里建都。国王问正在河边嘻戏的两个渔家孩子:"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孩子回答:"没有名字"。国王又问孩子叫什么名字,哥哥答,叫"瓦尔斯(Wars)",妹妹答,叫"沙娃(Sawa)"。于是国王决定把他俩的名字连在一起,作为这个地方的名称,这就是"瓦尔沙娃"(中文译为"华沙")。

美人鱼雕像,下身鱼尾上身昂首挺胸左手握盾右手利剑,充分展示了因其战争而让女性坚强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