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瓦伦西亚古城“地中海明珠”___西葡之行(31)

分类: 世界之大,用心去看 |
这一站:瓦伦西亚。

瓦伦西亚,是西班牙仅次于马德里和巴塞罗拉的第三大城市,也是西班牙的第二大海港,由于每年约有320天的日照,故有着欧洲“阳光之城”的称谓。这里四季常青,气候宜人,被誉为“地中海西岸的一颗明珠”。

瓦伦西亚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宝藏的城市。这座城市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漫步于这座古城,您会发现隐藏在街头巷尾的许多历史遗迹。

一座高耸的双塔楼“塞拉诺斯塔楼”,非常醒目地矗立在城区入口处~

塞拉诺斯塔楼始建于1392年,是瓦伦西亚古老的城门,它也曾是瓦伦西亚城墙防御工事的一部分,现在城墙被拆了,只留下了这个城门和城门前的护城河。

塞拉诺斯塔楼,塔楼的基座扎实厚墩,曾经作为古代的军事防卫设施,现在依然保存的非常完好;



塞拉诺斯塔楼是瓦伦西亚曾经最繁忙的城门之一,1865年前,瓦伦西亚曾有城墙环绕,现在仅剩此城门和库瓦特门。塔楼后来有一段时间作为监狱。


现在的“塞拉诺斯塔楼”已成瓦伦西亚众多名片之一。


穿越塔楼的两边拱门,看看塔楼的“厚度”;



登上塔楼,可以饱览“瓦伦西亚古城”的风采;

巴伦西亚老城区,不少都是那些始建于700年前的古老建筑,满目皆是巴洛克浮雕、哥特式拱门和罗曼式大门。


这栋建筑被修缮,还特意裸露这样一段老墙体,以示其“年代感”。


瓦伦西亚最初是一个由古希腊人所建的小村落。公元前138年被罗马人占领后,更名为"瓦伦西亚"城,并一直沿用至今。

公元8世纪该城落入阿拉伯人手中。13世纪又为基督教徒重新征服。瓦伦西亚曾一度成为欧洲最重要的金融和文化城市之一。

1474年在此建立了本国最早的印刷所。16-17世纪,为瓦伦西亚画派中心。很少有城市能够像瓦伦西亚这样,可以将上溯至公元138年遥远过去的遗产遗址和新千年建造的最新式和先锋的现代建筑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古罗马人为这里带来了语言和文化,西哥特人在短暂停留后留下了一段至今还未完全被破解的历史,而随后而来的阿拉伯人则用科学财富把瓦伦西亚变成一座美丽大花园。

稻米与柑橘是被他们引入到瓦伦西亚的,农田里精巧的灌溉系统也是他们设计的,甚至瓦伦西亚城内一座至今都依然在使用的法庭也是他们创建的。所以,西班牙人才会说"瓦伦西亚是由古罗马人建造的,但却是由阿拉伯人来发展的"。


走在这样一座“赏心悦目”的古城区,不经意就会发现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历史遗迹。


瓦伦西亚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丝绸之路上的第32个城市。直到现在,瓦伦西亚还保存着两座与丝绸相关的15世纪古建筑,一座哥特式风格的丝绸交易厅,现在是一座音乐厅;另一座古建筑是高级丝绸艺术家行会博物馆。丝绸交易所建于1482年一1533年,是在伊斯兰王宫基础上建造的市场,也是早期巴伦西亚的商品交易所,这座建筑是一座雄伟的哥特式大楼,具有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风格。楼顶有王冠状装饰墙,窗户用雕花装饰,并配有精美的石刻装饰拱。两层顶楼被用来关押赖帐不还的人,楼下有小礼拜堂。

瓦伦西亚丝绸交易所(La Lonja de la Seda of Valencia)是国家艺术和历史的纪念物,也是欧洲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纪念物之一。13世纪末,作为瓦伦西亚当时繁荣的结果,原来的交易所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决定建造一个新的交易厅,于1533年竣工。这座建筑是一座雄伟的哥特式大楼,具有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风格。厅内宽敞明亮,相当气派,一些构件堪称西班牙民族建筑艺术的象征。1996年瓦伦西亚丝绸交易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

中央市场是瓦伦西亚最美的现代主义建筑,欧洲最大规模的市场之一,1914年设计建设,花了14年时间修建,1928年落成。建筑是以钢铁和彩色玻璃,辅以彩色瓷砖建造而成,采用从玻璃圆顶透进的自然光,让整个市场明亮而温暖。从入口处的高大拱门走进去,1300多个摊位聚于这8000平方米的市场中。

这里也是一处非常热闹的广场,各时代的建筑在这里 “云集”~

贸易大楼?



酒店与商贩同在;古老与现代共存;在这座公元138年建立的古城里,既有15世纪哥特风格的拱顶与浮雕,也有令人惊叹的21世纪建筑杰作。古老的图里亚河穿城而过,将古老与现代完美的衔接在一起,融合的恰到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