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福建霞浦游_海上仙都__太姥山(3)国内最窄的一线天

分类: 国内游 |

一线天(花岗岩中的隘谷)
太姥山最为奇特和刺激的岩洞景观,国内最窄的一线天,洞长60多米,高40多米,最窄处20厘米,仅容一人侧身贴壁而过,仰望洞顶,悬石欲坠,天如一线。这是一条典型的垂直节理受风化等影响而发育的线性隘谷。
提醒:1.年老体弱者和有高血压、心脏病者等不宜钻一线天;2.高峰期为避免排队和拥挤,请从右边的观海亭到一片瓦游览区。

右侧有“蓝溪涧”;

蓝溪
相传太姥娘娘当年隐居山中、种蓝为业,常在溪边染布,清澈的溪水因此变得碧蓝、澄绿。《太姥山志》载:“每岁八月,水色变蓝。”

一线天
洞长约68米,为一倾斜张裂隙,倾角60°,两壁波浪状,上方天如一线,洞宽仅容一人侧行,最窄处需收腹,南部洞底一长条舌状石块突出,洞中一“卡膀子石”挡道,增加通行难度,游人穿越,必须做一套“太姥健身操”,一路欢笑,其乐无穷。
(播主注:一路欢笑,应为:一路惊心动魄)


悬石欲坠!

天如一线!

这只是在进入洞口时拍的,等进入洞口,里面漆黑无光,有些地方光是收腹吸腰贴壁低头还不够,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下一脚是高是低,是凹地还是石墩,全靠大家自发的提醒!


说是全长只有68米,但走完用了半个多小时,加上排队等候的花了近一个小时!

出来瞬间感到“爽透了”!



晶洞风化圈;

晶洞风化圈
崖壁上为何出现大小不一的“面包圈”?这是晶洞花岗岩熔融岩浆在冷凝结晶过程中形成晶洞构造,由于晶洞周围SiO2大量聚集,使其硬度大于外围岩石,因而具有较强的抗风化剥蚀和流水侵蚀能力。经长期差异风化晶洞周围的岩石逐渐呈环状凸起,形成环绕晶洞的风化圈。


非常震撼大自然的天斧神功!

石柱群;

石柱群
太姥山晶洞花岗岩体发育两组相互交叉成棋盘格状的垂直节理,它们与水平节理一起,将花岗岩体切割成规模不等的方形、菱形块体,经风化剥蚀和重力崩塌,形成石柱、石堡,因水平节理发育,形成石堡、石柱顶部的石蛋。此处为晶洞花岗岩沿密集的垂直节理崩塌形成的石柱群。


据地质部门考察,太姥岩石为粗粒花岗岩,属燕山晚期,地质史中生代白垩纪的产物,距今约九千万年至一亿年。由于地壳的变动,海洋上升,东西南北与近水平三组互相垂直的向节理发育,形成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峭壁、山峰、山洞。又经千百万年的风雨剥蚀,流水冲刷,就慢慢地形成今天的突兀的奇峰和怪石。


"云横断壁千层险"是太姥奇峰的真实写照。太姥有覆鼎峰、新月峰、笔架峰、仙药峰、莲花峰等四十五峰,这些山峰都在五百米到九百米之间。

太姥山上共有各种各样的洞100多个,若想遍历诸洞,需时28天, 有的洞一进一出需历时一天。这些洞各具特色,有向低处延伸,直通到海面,曰"通海洞";有向上扩展,可达"九鲤朝天"石顶,而在诸洞中最神奇的,首推 一线天、七星洞、将军十八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