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登~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3)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车马春秋城厢风貌

分类: 浦东、闵行、奉贤 |
从第三球下来,接着参观“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该馆是反映上海近代历史变迁的形象陈列,展示面积达一万平方米。

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简介
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展馆面积达万平方米,形象逼真地反映了上海开埠以来城市发展的变迁。馆内集中展示馆藏文物近千件及真人蜡像近百件,通过运用多媒体展示手段和精湛的建筑仿制技术,再现了昔目的上海。

展馆以图文,再现曾经的上海;

20世纪2030年代的外滩;
20世纪30年代的福州路;
跑马厅;

公共租界街头;

龙华寺前人车云集、香火鼎盛;

整个展厅分序馆___车马春秋;第一馆___城厢风貌;第二馆___开埠掠影;第三馆___十里洋场;第四馆___海上旧踪;第五馆___建筑博览。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地打造了一个“老上海”博物馆。

序馆___车马春秋;

40年代,越野车式样。



90年代桑塔纳轿车
1984年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中国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合资成立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1985年3月桑塔纳轿车正式投产。


别克轿车
1997年,上海汽车总公司和美国通用公司合资成立上海通用汽市有限公司。1998年12月17日,第一辆别克轿车下线。


序厅阐述了“车马进化”过程。
便轿__19世纪,轿子还是上海主要的代步工具。
黄包车__20世纪30年代上海主要的客运车辆。1873年从日本传入上海,又叫“东洋车”。1913年规定有营业的人力车均须漆成黄色,故名。
品名:朱金漆木雕花轿__该轿为发源于浙江宁波的朱金木雕花轿,采用?雕、浮雕等工艺、雕刻数百个人物和花鸟虫兽等吉祥图案,配上彩绘的玻璃和艳丽的金银彩绣轿衣,光彩夺目、美轮美奂。因制作耗费近一万工时,也被称为“万工轿”。
此花轿由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甬式家具技艺传承人吴圣东先生领衔制作。目前制作师傅大多年事已高,技艺濒临灭绝,已成为珍稀之物。

三轮车
1923年始出现在上海街头。抗战胜利后,成为上海最主要的人力载客工具。


马车
19世纪50年代从欧洲传入,70年代初,逐渐由私人代步工具发展成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继续上楼参观~

上海,6000年前曾是一片原始村落。古代的先民就生息、劳动、繁衍在这块富饶的滨海土地上。751年(唐天宝十年)上海西部置华亭县。1291年
(元至元二十八年)上海县建立,县治在黄浦江畔。先民们春耕秋获,取衣食之资;泛舟江海,拓农商之利。清康熙以降,“海禁”
渐开,上海逐渐发展为有“东南都会”之称的繁荣城镇。

古代的先民的生息、劳作场景;






第一馆___城厢风貌;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
1291年)上海正式设县。明代上海始筑城墙。清康熙中期以后,“海禁"逐渐松弛,上海扼江控海的地理优势得以发挥。手工棉纺织和沿海沙船运输业为上海的主要产业。"城烟火半江南”,
上海老城厢商业繁华、文化发展时号称“小苏州”和江南名邑”。

明代上海始筑城墙;

凤楼远眺
凤楼即丹凤楼,元代始建,明万历重建,是天后(即妈祖,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传说中的海上女神)宫楼阁。它东面临黄浦,坐落在上海县东北角城墙上。上海城墙四周共长9里,高24尺,开城门6处。老城墙于1912年被拆除。


独轮车__上海城市较早盛行的人力客货运输工具。

商船会馆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
本地沙船商创建的上海第一家同业团体。清道光年间,沙船业发达,商船会馆实力居上海各会馆公所之首。



打铁铺__主要生产农具、纺车配件、刀具等产品。

咸货行__老城厢东门外的咸瓜街是海产集贸市场,盐腌制的海产品,是咸货行常年经营的主要商品。

竹器店__老城厢的“蔑竹街”曾是上海竹子贸易及竹器制作业最集中的地区。


豆腐铺__清代上海城厢的豆腐铺一般是前店后作坊,深夜男子磨浆生产,凌晨开始由女主人站柜台销售。

酱园__酱园是古代手工业作坊,以大豆、面粉、食盐等为原料,酿造酱油、油、酱、醋等对外销售。酱园一般自有小型的露天酿造场地。

酒铺;


布号;
下一篇继续参观“第二馆___开埠掠影;第三馆___十里洋场;第四馆___海上旧踪;第五馆___建筑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