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东三省+内蒙游(35)内蒙古呼伦贝尔__新巴尔虎左旗-哈萨尔游牧部落
| 分类: 国内游 |
新巴尔虎左旗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简称东旗),与新巴尔虎右旗是大致以乌尔逊、呼伦湖为界而划分的。新巴尔虎左旗位于东经117°33′~120°12′,北纬46°10′~49°47′,地处大兴安岭北麓,呼伦贝尔市西南端。

新巴尔虎左旗,东与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为邻,南与兴安盟阿尔山市接壤,西与新巴尔虎右旗相依,西北连接满洲里市,北与俄罗斯以额尔古纳河为界,西南与蒙古国交界。全旗南北狭长,东西最宽165公里,南北最长309公里,总面积为2.22万平方公里。边境线总长311.24公里,其中,中蒙边境线长215.062公里,中俄边境线长96.18公里。

哈萨尔游牧部落是呼伦贝尔草原上一支历史悠久的蒙古族部落,也是最后脱贫的部落;

上图与下图,分别拍摄的是内与外的景象,可以清晰地看到此处地处沙漠之中;

部落大门两侧的雕塑,应该是“哈萨尔”吧?

哈萨尔,全名哈布图哈萨尔,是成吉思汗的弟弟,蒙古汗国的大将,肃北蒙古族的先祖。生于1164年,卒年不祥。在辞书上,一般都以合撒儿的名字出现。哈布图哈萨尔以神射著称,加之勇猛善战,忠心耿耿,为蒙古帝国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功勋。成吉思汗曾说:“有别里古台之力,哈撒儿之射,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

部落门口的称谓牌;

“呼尔哈达边境派出所”、“哈萨尔旅游警务室”;


空旷沙地,风刮得旗帜哗哗作响;

走进部落内~

“新石器时期遗址的发掘是巴尔虎草原最早的文化见证。早在1万年以前,著名的扎赉诺尔人就在这里生存,创造了呼伦贝尔原始文化。其后,便有东胡、匈奴、鲜卑拓拔部、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千百年来,巴尔虎人作为蒙古族一支,始终以原住居民的身份生活在今贝加尔湖(处于俄罗斯境内)一带及呼伦贝尔地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巴尔虎部落在贝加尔湖东部“巴儿忽真河”(今俄罗斯巴尔古津河)一带过着半猎半牧生活。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顶毡是蒙古包的顶饰,素来被看重。

图文介绍蒙古族的习性、运动、蒙古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马耐力赛
"蒙古马耐力赛"项目以它独有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受到广大牧民和赛马爱好者的喜爱。新巴尔虎左旗政府和蒙古马协会在努力打造"蒙古马耐力赛"文化的传承和广大平台,为保护这一民族和地方遗产做出努力。

蒙古族搏克(巴尔虎陶力亚特搏克)陶力亚特搏克大的已有千三百多年历史,搏克的含义是结实、团结、持久的意思。是蒙古 族“男儿三艺” 体育项目之一。不管是祭放包,还是那达幕大会,搏克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主项。巴尔虎搏克的产生灵感来自于凶猛的野兽搏斗中,就是“徒手同野兽搏斗”。在牧区日常生活中搏克 手的锻炼力量的另种方式就使 与牲畜徒手交锋。……

蒙古族搏克(巴尔虎陶力亚特搏克)陶力亚特搏克大的已有千三百多年历史,搏克的含义是结实、团结、持久的意思。是蒙古 族“男儿三艺” 体育项目之一。不管是祭放包,还是那达幕大会,搏克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主项。巴尔虎搏克的产生灵感来自于凶猛的野兽搏斗中,就是“徒手同野兽搏斗”。在牧区日常生活中搏克 手的锻炼力量的另种方式就使 与牲畜徒手交锋。……
2013年,蒙古族搏克(巴尔虎陶力亚特搏克)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巴尔虎传统蒙古包
巴尔虎传统蒙古包的结构和制作技艺与其他地区的蒙古包大不相同。主要架构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木架构有套瑙(天窗)、乌尼(椽子)、哈纳,门,地板等。套瑙大部分用桦树制作。套瑙是插椽式做工,乌尼通译为椽子,是蒙古包的肩,上联套瑙,下接哈纳。数量要随套瑙而改变。蒙古包围毡的下边缝制绳带。外边露出来的部分要镶边和压条。围裙的宽度为一尺多点,从围毡子边拖到底。用加厚的毡围裙不会滑落。……
蒙古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它是包括巴尔虎部落在内的蒙古游牧民族智慧的结晶。2017年,“巴尔虎传统蒙古包制作技艺”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蒙古族长调民歌(巴尔虎长调民歌)
这里自古就是长调的发达地区。其特点是音调高亢,形式间接,代表有辽阔的草原、弯弯的罕达盖河等。流传在新巴尔虎左
旗的巴尔虎长调在巴尔虎人世代传唱发展中自成体系成为蒙古族长调民歌中独具风格魅力的一类。
从新巴尔虎左旗所处的地域范围来看,属于蒙古族长调民歌风格区域中巴尔虎东部色彩区代表性歌手,如塔布海、云吉德、巴达玛、宝音德力格尔、那楚格道尔吉,布仁巴雅尔等都是新巴尔虎左旗人。他们的歌曲即是巴尔虎长调民歌的代表曲目主要有“辽阔的草原”,“六十峰白骆驼”
,“褐色的鹰” ,“褐色的野雀”、“驯服的福色马” 、“
乌和尔图和灰腾”等。巴尔虎长调民歌,古朴、苍劲、开阔、辽远,结构比较简洁。整体音乐格调以追求豪放气质而著称旋律性格以粗矿、硬朗为特点通过高音区拖腔、骨架音延伸大幅度下行折转及浩来诺古拉演唱技巧的运用形成独特的旋律风格特色。2014年,蒙古族长调民歌(巴尔虎长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我们在部落里用午餐,这期间,经历了天气从晴朗→ 阴沉→ 沙尘→ 冰雹→ 下雪!!!

哈萨尔王行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