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贵州环线游(14)雷山县_西江千户苗寨(3)苗族生活博物馆~朱砂
标签:
开光点睛避邪画符春秋五霸秦始皇陵地宫朱砂晶体王 |
分类: 国内游 |
西江苗族最早约在西汉汉文帝时迁徙到这里的,距今也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所以西江苗寨也可以叫做“千年古寨”。

苗族生活博物馆镇馆之宝
自朱砂矿禁止开采以来,现存于贵州仅有的特大号朱砂原矿石之一,估值约1260万元。
(博主注:难得看到介绍朱砂的展馆,由于本人对朱砂孤陋寡闻,现将所见之图文“搬”来至此)

灵物__朱砂
据《本草纲目》记载:朱砂,原名丹砂,为本经上品,李时珍谓后人以具乃朱色之名,故称朱砂。大凡道家,仙佛用于开光,辟邪,镇煞等等,非用朱砂不可,世人一直将其当成是开运,镇煞,祈福纳财的上上之极品。

亚洲丹都贵州
朱砂:又名辰砂,属三方晶系,伴有金属光泽,由低温热渡与火山相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天然的宝石,主要产自于贵州的东部、铜仁、凯里,小部分布在武陵山脉的湘西,以及四川等地,贵州的朱砂产量占了全世界的80%,在贵州最集中的万山矿区,从秦朝到现在为止开采的地下路线达到970公里之长,贵州的朱砂藏量丰富,品质特佳,颜色鲜红,颗粒大,并伴有围岩、光彩照人,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明朝时期就归朝庭掌管,自唐代起被列为贡品。
千百年来,驰名天下,世界上最大的朱砂晶体,就产自于贵州铜仁,最大的晶体规格为64*5*49,其市场价值达到了人民币1.6亿元,至今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地质博物馆,被称为朱砂王,在全世界50克以上的朱砂晶体大约50克以上的朱砂晶体大约50颗左右,其中40颗左右就都产自于贵州,所以贵州也被称之为亚州丹都。

朱砂的功效:镇静安神;辟邪挡煞;提运、转运保平安。

道家、佛家文化
朱砂在道家被称为“万石之首”,追赶太阳之气,避邪之尊,在道家朱砂是经日月精华的矿脉中采集,吸收天地之精气。朱砂是极具仙气的神物,所带有极强的阳气磁场,能够镇宅避邪,开运祈福,纳财,朱砂不同于其它的玉石天珠,握在手里是冰凉的感觉,它握在手心是温暖的,如某处风水不好,邪气太重,使用朱砂有明显的镇邪奇效,红为阳,黑为阴,开光点睛,避邪画符,道家必用物品。
在佛教:朱砂凌架于七大圣石之上,为开光唯一灵石,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朱砂一串,朱砂能够提升个人的磁场,能起到个人改运的功效,它能够开运、转运、集运,被称之为三运石。
孩子夜晚老是哭闹惊醒,朱砂放在枕头下既可,
孩子小需要佩戴朱砂物品。女性更需要佩戴朱砂。另外朱砂旺财也是数一数二的好,对阴气重的人,佩戴朱砂可快速提升健康。

秦始皇御用
由于朱砂及其产品有诸多代表宗教和吉祥的含义,并带来生活便利,因而,在先秦时期,各诸侯王及贵族在生活中多使用这种金属制品。有些使用方式为诸侯王所专有。当时帝王的宫殿、台阶均为赤色称为“丹墀”。其建行宫需要大量朱砂对建筑物染色。此外,另一种为帝王有的朱砂产品使用方式,是在墓葬中对尸体灌注朱砂的水银地下防腐。陵墓中使用水银,不仅可以营造恢弘气象,更有保尸、防盗作用。根据古文献记载,春秋战国贵族墓葬长老以“水银为池”。“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死后葬在今山东临淄县,其墓中就以大量水银作池水模。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修建骊山陵,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陵“以水银为百种江河大海,相相津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即以百川、江河、大海为蓝本修建模型并灌注水银以作波涛状。上世纪末,考古专家在陕西临潼山脚下的秦始皇陵地宫表面,检测出大片强汞区域,判定地宫有大量水银。采样显示地宫水银分布,呈秦帝国疆域图状。
2003年,考古专家利用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对秦始皇陵进行无损勘查,经分析得出结论,秦始皇陵地宫有的水银如司马迁描绘的相同。灌注量保守估计至少需要100吨。为秦始皇陵提供100吨水银的人,是巴寡妇清。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记裁:“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才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凯非以富邪?……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全国遍寻长生不老之药,这导致了炼丹所用丹砂供不应求。清遂果断增大产量,打通水陆两条运输线,将产于西南的朱砂源源运往中原地区。
秦始皇动员天下修筑长城,清认为保家卫国人人有责,遂捐巨资支持长城修筑,数额之大,惊动全国。
秦始皇修建皇陵地宫需要大量水银,清迅速投资、抢得先机,终成为垄断水银供应的“国家
供应商”。
秦始皇为巴寡妇清疏财捐资、图强兴业的义举感动,册封她为“贞妇”,并诏她住进皇宫,给予公卿王侯的礼遇,她死后,秦始皇专门下旨修筑“怀清台”以示褒扬。

天安门 朱砂红
中国红
朱砂从古至今一直被皇家所喜欢。
朱砂也被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石(宝石、水晶、朱砂)。在历史上由皇家内院宅子阴气重,皇帝会用它来提升阳气,故对朱砂钟情的帝王:周文王、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嘉靖王等。朱砂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在古代也被称帝王砂。
1989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后,天安门重修方案正式启动。当时,姚来泉师傅带着两个人,爬到了天安门楼顶最高处的背瓦上,按照工程指挥部的命令,他要找出正中的那块脊瓦,因为工程指挥部早就得知,这块青瓦中也许藏着惊天宝物。工程指挥部的领导、专家、公安及警卫人员数人上了楼顶。将最中间的黄色琉璃瓦砸开,只见里面露出个30厘米见方的精美金丝楠木盒了。姚师博把盒子一打开,发现里面有块"铜疙瘩”。
专家仔细端详着这个"铜疙瘩”,发现它确实是只货真价实的金元宝!随后,姚师傅又从里面拿出了一块拇指大的红宝石来。再摸下去,是一颗颗像红铅笔头似的东西的用手指一捻,变成了朱红色的粉状物。专家断定这是朱砂。经鉴定,这块朱砂竟然已有5050多年历史。

朱砂晶体王
1980年,贵州朱砂矿岩屋坪分矿井下矿工吴应泽开采出了世界上最大的朱砂王,被称之为世界最贵的软红宝石,价值1.6亿元,晶体长达6.54,
短径3.5cm,重237克,其质地纯正无瑕,颜色鲜红明亮,菱面体形极漂亮,晶体完整良好,光芒四射,朱砂王在1982年8月25日,被中国邮票部发行了唯一
一套宝石类邮票,是迄今为止中国乃至世界上已知发现最大的天然朱砂晶体矿石。

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创作的《万山红遍》就是用朱砂画成的,其中一幅3.1平方尺的作品拍卖价格达到1200万元。

朱砂制成的“守护神”;


还讲述了“苗族斗牛”;

苗族始祖___蚩尤
苗族的祖先蚩尤牛头人身,牛在苗族古时候是苗族图腾,在 “百科全书”
的苗族“古哥”记载相传,蝴蝶妈妈在与水泡澡,后来生下12个蛋,脊宇鸟经过一段时间下孵化,这几个蛋孵化出姜央、雷公、老虎、水牛、大象等以及诸神,苗族始祖姜央和水牛是同母所生,苗族是第一个掌握种庄稼的民族,牛就在农业耕种里的密切关系,耕地、拉送货物,在苗族的逐鹿之战,战败后,也是通过牛的搭救,横过长江,渡过洞庭湖,牛角在打仗的时候可以做成号角,可以做成武器,苗族是第一个掌握使用武器的民族,苗族人对牛的崇拜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替代不了的,苗族人在出门时都会去看牛,给牛加水,当客人来家里时,苗家人都会用牛角做的杯子,给客人敬酒,以代表最热情的招待方式,建房子时,屋顶上也会放上牛角造型的装饰品。




苗族的银饰;

苗族的生活文化
我们来到首族要了解一下苗族的生活状态,风俗习惯,农食住行,以及他们特有的文化,苗族一般住大山深处,本来也有一段很悲催的血泪史,了解的朋友可能知道,苗族人都是从中原地区的一步迁移过来的,主要分布在贵州黔东南以及湘西,中间有很多种族之间的战争。三足鼎立大家应该知道,鼎是中国古代最高的祭祀礼器,三足分别黄帝、炎帝和蚩尤三位华厦大地的始祖,也代表着精气神,刚开始,由于当时蚩尤部落熟练的掌握金属冶炼技术以及善于用纯阳之物避邪挡煞,蚩尤部落神勇无比,所向披靡,蚩尤也被称为武神。在苗家人建房子前,会想方设法搞点朱砂撒在地基上,房子建好后,门梢或横梁上放点朱砂镇宅,稳定自家风水,以鸿家运佑子孙,小孩子出生时,父母、外婆也会绣一个香包,放一点朱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