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2020-11-23 14:10:45)
标签:

河湟雄镇

东乡手抓

八坊民俗馆

大旮巷

分类: 国内游
临夏市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曾称为枹罕、河州,素有“茶马互市”、西部“旱码头”和“河湟雄镇”之称,有“中国小麦加”、“花儿之乡”、“彩陶之乡”和“牡丹之乡”之称。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看我们吃团餐的地方,也很气派哦~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临夏市,古称枹罕、河州。因地处黄河支流大夏河畔而得名。是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唐蕃古道之重镇,茶马互市之中心,明代四大茶马司之一,河州茶马司,历史上就是西北的军事重镇和商贸中心,有“河湟雄镇”之称。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临夏市居住着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18个民族,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一半以上,是国内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具有浓郁的穆斯林风情和风俗文化,素有“中国小麦加”之称;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近几年,经过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新城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人居环境都有较大改善。一批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街区中那冒尖的“塔”非常吸引人;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沿街走去,极富特色的店铺;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可见寺院建筑顶上有“水泉大寺”字样;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临夏市的清真地方风味小吃在继承和发扬清真饮食习惯的同时,形成了特色鲜明、品牌响亮的名优风味小吃,主要有“河州包子”、“酿皮”、“东乡手抓”、 “羊肉胡茄”等数十种,其中 “东乡手抓羊肉”、“羊肉胡茄”等菜肴已成为各大清真餐厅的招牌菜,“东乡手抓羊肉”在全国清真菜系中为首选菜肴。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水泉大寺;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先欣赏这精美的塔楼~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水泉大寺,是一座清真寺,为尊重寺院的习惯,询问了后才进入;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临夏“水泉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中国历史上,多处有“水泉寺”,没看到介绍这座“临夏水泉寺”的资料,不能妄加揣摩;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寺院内欣赏一番建筑与雕花;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走出寺院,不远就是“八坊十三巷”;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八坊十三巷是临夏回族自治州首府临夏市,临夏民族风情的古街区。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临夏古称河州,临夏市内的回民又称“八坊人”。“八坊”和“河州”同时成为了临夏的别称从唐朝至今,围绕着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个教坊、十三条街巷,故称为“八坊十三巷”。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八坊十三巷原是临夏市一片古老的瓦房区,在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建设中保留下来。辖区常住2000多户,8200人。居民中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98%以上,是典型的老城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八坊十三巷
早在唐朝沿丝绸之路有大食、波斯等国商人和宗教人士在临夏(河州)一带来往经商、传教和定居。元、明以后逐步修建了八座清真寺及其教坊,形成了一个“围寺而居、围坊而商”的聚居区,因此得名"八坊" 。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临夏积淀了深厚而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文化与古老文明,在不断地以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过程中,依靠智慧和勤劳,“八坊人”“依然默默传承和延续着先人的传统文化根脉,老八坊的肌理格局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形成了横向六条、纵向七条的十三条巷子。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从唐朝至今,围绕着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个教坊__大寺坊、祁寺坊、西寺坊、北寺坊、铁家寺坊、前河沿寺坊、老王寺坊、新王寺坊;十三条街巷___大旮巷、拥政巷、铁家巷、沙尕楞巷、仁义巷、王寺巷、专员巷、石桥巷、坝口巷、大南巷、小南巷、细巷、北巷,故称为“八坊十三巷”。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八坊十三巷0.41平方公里区城内居住着近1万多居民,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98%。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这里呈现浓厚的历史人文、原生态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回商文化、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清真美食、有丝绸之路馆、茶马司、博物馆,非遗馆、民俗馆、书画馆、手工艺馆、人物故事馆、科技馆、小剧院等多种主题场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形成网状的文旅脉络,传承着临夏灿烂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的传承文化。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它融合了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集民族特色、休闲旅游、绿色生态、人文科教为一体,呈现出穆斯林的生活画卷,是河州民族民俗文化名片,民族建筑艺术“大观园”。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八坊民居多以四面合围、对称封闭式的小型四合院为特征。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八坊民俗馆
始建于1926年,古称“大公馆”,占地35亩,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坐北朝南修有三间堂屋,堂屋两侧有周楼,院向东西两侧分别建有厢房三间,南倒修有过厅,还建有偏院、车马院、回廊花园。整个院落融入了回、汉、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元素,砖雕、木剥,雕工细腻,飞椽画栋,门庭高深,气势宏伟。据说,修建的设计工匠和很多材料都从北京引入,修建风格和老北京的四合院非常接近,是临夏回族民居的一个典型代表。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其建筑主要由包括正房(北房)、东西耳楼、东西厢房、厅堂、游廊、花园构成。整体装饰为砖雕和木雕,青砖的古朴典雅,木雕的雍容华贵,象征着回汉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和谐统一。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八坊十三巷,集民族特色、休闲旅游、绿色生态、人文科教为一体,呈现出穆斯林的生活画卷,是河州民族民俗文化名片,民族建筑艺术“大观园”。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大旮巷
大旮巷因深长曲折而得名。大旮巷始称大旮旯、大圪 lao,总长约416米, 主巷从前河沿街北入口,南北走向,拐弯抹角进入主巷,在北端向西拐弯延伸至大南巷口,西接拥政巷。主巷西段两边各有一条小巷。主巷北端拐弯处向东有一条小巷,拐两三道弯通往王寺巷。主巷南段向西横向有两条巷道,西行数十米又连同一条与主巷平行的百米巷道,中间向西的巷道为沙尕楞巷。整个大旮巷,巷陌从横交错,道路曲径通幽。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各个巷道曲径相连,形成网状;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八坊十三巷已成为甘肃新地标,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临夏市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所在地。临夏市居住着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18个民族,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一半以上,所以,咋看到“白云观”颇为眼前一亮,回族居多的城市,寺院常见清真寺……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临夏白云观,是临夏地区道教全真派重点宫观之一。该观历史悠久,初为文昌观,继为文庙,再建文昌宫,后又增建白云观。白云观的前身文昌观,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行宣政院经历善麻建。明洪武初,又有河州西南玉伦沟(今榆林沟)三清观并入。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这栋建筑和建筑上的“月子中心”,刷亮了我对大西北的认知。
【原创】[甘青宁]之行(29)甘肃临夏__水泉大寺、八坊十三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