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2020-10-03 14:06:57)
标签:

四大石窟

东方雕塑馆

丝绸之路

瑞应寺

深云古寺

分类: 国内游
麦积山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景区内文化底蕴深厚,石商文化尤为绚丽夺目。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公元五世纪初,保存了218座洞窟,7800多身泥塑石雕,上千平米壁画, 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仙人崖石窟是麦积山石窟文化的延伸,窟、殿、像、画风韵尤在。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景区的全景图
景区在我国南北气候、生态过渡带上,气候温润,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类型和地质地貌;有“麦积烟雨”仙人送灯”、“石门夜月”、“净土松涛”等著名景观,被称为“陇上林泉之冠”。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景区的入口处;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售票处分门别类的“各类”套票;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还有邮局“生意”;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入口的“山门”;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戗脊上的攒尖、吻兽、鸱吻……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进入景区
麦积山石窟以佛教为主,反映了三佛、七佛,西方净土等内容,从壁画和雕刻石碑中反映佛本生和佛传故事是佛教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如睒子本生、萨陲那太子舍身饲虎、涅盘等。通过对佛、菩萨、飞天等形象的塑作,反映了佛教对现实世界的精神启迪。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大巴到景区停车场,景区电瓶车也只到这里,还有长长的台阶+坡路才能到二次检票口;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唐肃宗乾元二年,为躲避战乱流寓秦州的杜甫在他壮丽的一百多首诗篇中,浓墨重彩地绘就了一幅秦州风物图,巍巍麦积山、壮阔隗嚣宫、秀美南郭寺...还有素州驿亭、东柯谷、仇池山、太平寺泉水、凤凰台等奇山异水、名胜古迹一 一在画卷上呈现,并流传至今,成为后人膜拜追寻的巨大精神财富。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天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距今38000年的 “武山人”头骨化石、距今8000余年的大地湾早期人类活动遗迹、延续4000余年的史前文化遗存,见证了中华先民的历史足迹和文明历程。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长长的台阶+坡路才到这里,前面还有老长老长的路呢;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从景区围墙中“生长”出来的树;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途中,有一藏传佛教的“香火”处;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抬头望山上的层层阶梯,腿肚都发怵。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麦积山石窟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之状,故名。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其它三窟为: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麦积山石窟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栈道"凌空飞架",层层相叠,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形成一个宏伟壮观的立体建筑群。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麦积山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这里才是“麦积山石窟”真正的入口处;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麦积山石窟脚下有一座“瑞应寺”。
瑞应寺山门
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悬山顶建筑,中间屋脊高于两侧,于中柱立门,开三门,分别称为空门,无作门、无相门,是三解脱门之意,其意为踏入此门,将会解脱多种苦难。中门称为"空门”,故古代僧人出家也称为"遁入空门”。因古代佛寺多位于山林之间,所以第一 道门也称为山门。门两侧有1944年罗家伦先生来天水游麦积山时为寺僧撰书的"行径千折水,来看六朝山”的楹联。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瑞应寺《深云古寺》匾额
天王殿前檐正中悬匾额, 上书“寺古云深”, 其意取自“深山藏古寺” 和“云深不知处”,格调高古雅致,字为行书,无款识,作者不详。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瑞应寺
麦积山石窟寺院是和石窟同步发展,初建于后秦。寺名在历史时期多有变更,东晋赐“无忧寺”,北魏赐“石岩寺”,隋赐“净念寺”,唐赐“应干寺”,宋因麦积山顶产灵芝进贡朝廷,赐名“瑞应寺”,沿用至今。现建筑为明代后期重建,清乾隆八年(1743) 和嘉庆二十五年(1820) 进行部分重修。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天王殿
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单檐悬山顶建筑,前檐无斗拱,后檐为龙风斗拱,明间开门。在前廊西侧刊置有南宋时期《四川置制使司给田公据碑》,对研究当时的军事、政治、寺院经济、行政诉讼等有重要的价值。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红墙灰瓦,古色古香的寺庙,这就是有着千余年历史的瑞应寺。其面积约2500平方米,坐北向南。寺内现存大雄宝殿、天王殿、东西配殿及钟鼓楼等建筑。
瑞应寺大雄宝殿
大雄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尊号之一,是佛具有伟大力量 ,无可畏惧,不可战胜之意。大雄宝殿是每个寺院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檐下悬置的“大雄宝殿”牌匾是甘肃省著名书法家徐祖藩题写的。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进入石窟景区,还有长长的坡路,沿路筑墙介绍景区内的要点;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必须走的爬山路,没有回头路,一条道走一圈(还带着中间的上与下)(见下图);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天水是文化的圣地,诗意的国度。产生于天水的《诗经.秦风,蒹葭》中写道:“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今天,天水就如同静静伫立在渭水河畔上的一位女神,从8000年的记忆中走来,依然是那样的淳朴而美丽,热切地等待着您掀开她神秘的面纱。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还有洞窟的介绍。
165窟
此窟前部塌毁,原作造像全无,现存五身造像均为宋代作品,正壁两侧供养人及左右壁菩萨身着世俗服饰,瓜子脸,丹凤眼,四瓣小嘴,为宋塑中的精品,可以看到这一时期世俗化倾向在佛教中的反映。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121窟
在佛教造像中,无论是佛还是弟子菩萨,多数为肃穆冷峻的形象,给人以不食人间烟火之感。而该窟两组北魏造像中的菩萨和弟子,则在佛的西侧相互依偎,窃窃私语,古代艺术家将世俗中少男少女的传情瞬间永久的凝固于庄严的佛的两侧,不能不说是对佛教造像仪规的大胆冲撞及艺术家的独具匠心。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133窟
俗称万佛洞,麦积山大型洞窟之一,结构特殊,窟形以方棚平顶与覆斗藻井型混合,窟内复室重叠,大小高深各异,在中国佛窟中罕见。此窟当初四壁满贴难以计数的影塑千佛,现大多剥落。第九龛(小沙弥)及窟内前部宋塑释迦牟尼佛俱为上乘之作。更因为该窟完整地保存着北朝十八通精美的石刻造像碑而闻名。1、 10、11、 16号碑都是雕刻中的精品。10号碑将释迦牟尼生平传记以连环画的形式雕刻出来而成为稀世珍品。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127窟
麦积山大型洞窟之一,因较完整保存西魏精华壁面100余平方米而著称于世,藻井中东王公邀游太空图,笔法粗狂奔放,型是中国早期壁画精品。左壁维摩变、右壁西方净土变、正壁涅槃变是北朝时期最成难熟的大型经变画。雕塑同样不乏上乘之作,正壁龛中石雕一佛二菩萨及左龛右侧被集邮界称为“红佛”的供养善萨均为中国古代雕塑中之佼佼者。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123窟
此窟共九身西魏造像,尤以门内两侧一供养男童和一供养女童最著名,即俗称的“童男童女”在佛教造像中供养人塑为童男童女不多见,将两身身着世俗服饰,天真无邪,稚气可亲的少男少女置于佛国世界,是艺术家热爱生活,精微观察生活的传神之作。
078窟
北魏早期。位于西崖下层中部,平面略呈方形穹窿顶敞口大龛,三壁高坛基。为麦积山最早开凿的洞窟之一。
三面高坛基上各塑一佛,为三世佛。正壁主佛水波纹高肉髻,面形方圆,阔目,鼻梁高挺,短颈宽肩,身躯健壮,穿袒右袈裟,衣纹多勾连状。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残,全跏趺坐,衣摆分两瓣向左右分开。造像具有明显的犍陀罗特点。正壁主佛左右两侧上方各开一小龛,右龛内塑一交脚菩萨及二胁侍菩萨,左龛内塑一思惟菩萨及二胁侍菩萨。正壁主佛左右两侧原有二胁侍菩萨,现存左侧为原作,仅存上半身,右侧菩萨为隋代作品。
右壁坛基正面绘仇池镇供养人行列,皆戴鲜卑帽,穿胡服,为仇池氏杨姓和王姓供养人。
(“供养人”指的是个人或团体为某一活动或群体提供经费或其他方面的支持的统称。)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062窟
共塑有三佛六菩萨二弟子一力士,技法精湛,风格突出,是麦积山北周雕塑的代表性作品。菩萨造形有的委婉多姿,有的端庄典雅,或微笑,或沉思,神情各异,可以看到古代艺术家在同一题材的造像中,是在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刻划不同的性格特征,追求不同的审美情趣。
044窟
现存一佛一菩萨并一弟子,均为西魏造像,风格继承秦汉传统,技法精湛,是麦积山北朝泥塑艺术的代表作品。主尊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作施无畏印,面容饱满莹润,神情典雅圣洁,被誉为“东方蒙娜丽莎”。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005窟
俗称牛儿堂。因其廊上塑一立于卧牛背上之天王而得名。此窟有三个佛龛,中龛一佛二弟子四菩萨均为隋代作品,左右龛各一佛ニ菩萨均为初唐作品。廊前正壁右上方有西方浄土変壁画及供养人数十身,造型代美,是麦积山初唐壁画的代表作。
004窟
俗称散花楼、上七佛阁,北周大都督李允信为其父而建。是中国现存仿宫殿式佛窟中最宏大的一个洞。七大佛龛中七佛、菩萨、弟子及廊两侧金刚,经宋、明代重塑或妆銮。七大龛顶部壁间备有一幅飞天壁画,中五幅便是著名的“薄肉塑壁画”,其技法高超属国内罕见。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这里分成两路,一进一出;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这里竖“麦积山石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麦积山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孤峰,四壁陡削,单峰挺立,顶部平缓,星方形, 中部较膨大,底部略小,远看如农家堆叠的麦垛,海拔1742m,山高142m, 为典型丹霞方山地貌。
组成山体的白垩系麦积山组红色砾岩及砂岩,色彩鲜艳,红如朝霞,层理发育,且具稀疏垂直节理,沿层面发育规模不等的岩洞。晚白垩世时,该区受燕山运动后期影响,原红色盆地抬升成山,流水沿岩层垂直节理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随着沟壁的不断崩塌后退,形成堡状山峰,之后在风蚀、溶蚀和重力崩塌等地质作用综合影响下,形成丹霞方山。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开始阶梯型爬高~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第一眼看到的佛像,就已经让参观者挪不动脚步了!震撼!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必须的!只有爬上山才能更好地欣赏! 佛像下就是层层相叠"凌空飞架"的栈道,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开始登山!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这一段是原始的阶梯吧,高低不等,形状破损,然必须一鼓作气直接爬到差不多离山顶不远了的洞穴之处!
【原创】[甘青宁]之行(5)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初识见闻


喘口气,小憩片刻。下一篇:麦积山石窟泥塑佛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