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加拿大(26)__哥伦比亚大冰原(行走在万年玄冰的阿萨巴斯卡冰川)

标签:
巨轮雪车接驳车哥伦比亚冰原阿萨巴斯卡冰川 |
分类: 世界之大,用心去看 |
先看看这大型的车!巨轮雪车!
“巨轮雪车世界上现有23辆,22辆在这,还有一辆在美国军部”这是导游的原话。

整辆车由三组这样的轮胎撑起,这是后面的两组轮胎~

这轮胎到底有多大个?看看这张图!

先在这里了解一下冰川、冰原的原理;


哥伦比亚冰川是一个面积达389平方公里的古老冰川,是除北极圈外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冰原遗迹。这些冰原的形成是由于地球曾处于一次高寒时期,这些冰原的形成是由于山上的积雪在重力的作用下挤压下滑。这些冰雪经历了上万年甚至是上百万年的挤压,坚硬无比而且厚度不等。

图中所标示的应该是已经开发了的区域吧;

介绍冰原的地貌(如今还保留着)

用色带来解释冰原的形成与年龄;



生存的动物~



乘坐接驳车开始冰原之行!

冰山上架设的桥梁,方便行人与车辆;

接驳的大巴车开始向冰原挺进~

哥伦比亚冰原是北极圈以外世界上最大的冰原遗迹。融雪由此分别流向太平洋、大西洋、北极海,是历经四次冰河时代所形成的天然宝藏。哥伦比亚冰原是世界最大的两处冰原之一,另一是在西伯利亚。

出发点的图文介绍;

哥伦比亚冰原是北极圈以外世界上最大的冰原遗迹。“世界上每个角落都有一个一定要看的地方,中国有长城,美国有自由女神像,埃及有金字塔,而在落基山,必须是哥伦比亚冰原。”这是哥伦比亚冰原的宣传语。

很熟悉的景象,对了,刚才在室内的展厅看到过图片,现在是实景~

哥伦比亚冰原最高点是海拔3475米的哥伦比亚山,它是北美洲水文最高点,是8条缓缓流动的冰川的起始源头。从水文最高点开始,冰河融水在大陆分水岭处分别沿着哥伦比亚河向西流入太平洋;沿着阿萨巴斯卡河向北流入北冰洋;沿着北萨斯喀彻温河向东流入大西洋。
冰河是由于重力的挤压从冰原底部向坡地滑动的一条雪道,它载流的是冰雪、石块等较为沉重的物质,所以流速很慢。长达七公里的阿萨巴斯卡冰河(Athabasca
Glacier)一年的移动距离大约只有七米,所以冰雪要从冰原流到冰河的下端可能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好多小车停在这里~

看来是必须换乘接驳车!

一路上行,眼前“走”过一座又一座山~

阿萨巴斯卡冰川的冰雪至少已经堆积了8000年,而哥伦比亚冰原形成于一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冰河期,是落基山脉中十七个冰原中最古老、最大面积的冰原,总面积达325平方公里。

这山,咋看像一条金吧狗趴在那儿~

景象随之变化~

接驳车在这里要换乘巨轮雪车啦!



好多小车停在这里~

看来是必须换乘接驳车!

一路上行,眼前“走”过一座又一座山~

阿萨巴斯卡冰川的冰雪至少已经堆积了8000年,而哥伦比亚冰原形成于一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冰河期,是落基山脉中十七个冰原中最古老、最大面积的冰原,总面积达325平方公里。

这山,咋看像一条金吧狗趴在那儿~

景象随之变化~

接驳车在这里要换乘巨轮雪车啦!


这就是文章开头说的“巨轮雪车”!

“巨轮雪车”将我们送到厚达300公尺的万年玄冰上蹒跚而行……

由于冰河的冰层密度极高,阳光无法折射,会呈现晶莹剔透的蓝光,在晴空下十分瑰丽。

不敢相信我们踏上了“阿塔巴斯卡冰川”!

踏上这里,完全明白了冰山与雪山的差异,看!这就是我脚下的至少已经堆积了8000年的冰原!坚硬的无以伦比!

哥伦比亚冰原形成于一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冰河期,是落基山脉中十七个冰原中最古老、最大面积的冰原,总面积达325平方公里。


一旁有插着黄色和红色牌子,游客要注意或要避免的地方,因为雪层太厚,不能判断下面是否有裂缝???

导游介绍:冰原的发现在19世纪中期,欧洲上流社会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加拿大落基群峰中有一座超过5000米的巨型雪山。那些早对阿尔卑斯失去兴趣的探险家们纷纷打点行囊踏上奔赴落基山的朝拜之旅。可山高路险,再加上一年中只有夏天几个月适合爬山,所以探险家们虽志比天高,却总在关键时刻偃旗息鼓,那座传说中雪山的真实性也就一直无法得到证实。
直到1889年,一个叫佩托的美国探险家代表人类第一次爬上这浩瀚无边的巨大冰原,他本来以为这只是向更高峰攀登的阶梯,可当他站在冰原上放眼一望,视线所及竟一马平川,再没有比此地海拔更高的雪山。





感觉那里是神仙住的地方~

还有执着的游客向深度挺进~

行走在冰原上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当然还有一个字“滑”!小心“地”滑~



踏上冰川,行走在冰雪上,脚下是实实在在的上百米厚的冰雪,一生能有几回!

眼光下,一些冰层发出幽幽的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