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提篮桥历史风貌保护区___白马咖啡馆、霍山公园等

标签:
远东反战大会旧址布鲁门赛尔旧居犹太难民收容所旧址 |
分类: 静安、普陀、虹口 |
说起提篮桥,我们从老一辈口中熟知的莫过于“提篮桥监狱”了,好像那就是提篮桥的代名词。实际上,提篮桥有多处历史痕迹,"方舟之路"就是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为核心,连同周边景点构成了"提篮桥历史风貌保护区"。

白马咖啡馆,来自茜茜公主的家乡奥地利,这幢小楼曾被拆除,如今所见为复建。

白马咖啡馆(复建) 长阳路、舟山路口
1933年至1939年,至少有2.3万余名犹太难民来到上海,其中1.4万余名在虹口居住和生活过。1939年,一名为鲁道夫·莫斯伯格的犹太人和自己的亲友,盘下了长阳路临潼路口的一座小楼,开起咖啡店。他给自己的新店取了个浪漫名字--"白马咖啡馆"。难民中不乏点心、面包制作或调酒高手,都被莫斯伯格聘请来帮忙,他还在围墙隔出的小院四周,架置起了鲜花、雕塑和油画,温馨的氛围和周到的服务,使得这里成为了犹太难民们日常聚集的场所。从咖啡馆可以看出当年犹太难民在上海过着一种正常的生活,并与上海市民形成了一种团结互助、彼此关照的关系。
为配合扩路,这幢小楼在2009年被移除,作为犹太难民纪念馆二期的一部分,"白马咖啡馆"复建建筑承担展示昔日历史的任务。



提篮桥历史风貌保护区包括: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摩西会堂旧址):长阳路62号
白马咖啡馆:长阳路、舟山路-路口
美犹联合分配委员会(JDC)旧址:霍山路119、121号
霍山公园:霍山路118号
罗伊屋顶花园旧址:霍山路57号
提篮桥监狱(原上海工部局警务处监狱):长阳路147号
犹太难民收容所旧址:长阳路138弄
美国前财政部长布鲁门赛尔旧居:舟山路59号
远东反战大会旧址:霍山路85号

美国前财务部长布鲁门赛尔旧居:舟山路59号
美国前财务部长布鲁门赛尔旧居位于舟山路59号。二战期间,布鲁门塞尔十多岁时,随父母从欧洲逃亡上海虹口避难。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二战结束后返回美国,曾在卡特政府出任财政部长。布鲁门塞尔曾数次携带家属访问旧居。他将虹口称为是他的第二故乡,他感慨到:"在上海,我看到了人性光辉的一面。"


第一难民中心(华德路收容所)“犹太难民收容所旧址”:长阳路138弄
原为白俄商团营房,1939年改建,集团营房住宅风格。二战期间,中心成为隔离区内规模最大的犹太难民收容场所。



远东反战大会旧址:霍山路85号
该会旧址为砖木结构三层小楼,建筑面积250余平方米,弧形门窗,清水砖墙,红瓦屋顶。1932年成立"世界反战委员会",1933年9月30日,宋庆龄在此主持举行远东反战大会。20世纪八十年代,由郑育之确认远东反战大会旧址--霍山路(汇山路)85号,其手迹保存在虹口史料馆。2003年公布为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05年公布为市优秀历史建筑。
霍山公园:霍山路118号
霍山公园初称斯塔德公园,占地3687平方米,坐北朝南。1917年,由租界当局建造,也称舟山公园,1918年正式对外开放,1931年始对华人开放,1944年6月改名霍山公园。

霍山公园,原为外国人坟地。民国初年,居住这一带西侨集资租赁公园原址辟为侨民儿童游戏场所,民国5年传说此地要建工厂,于是侨民联名向公共租界工部局写信请求征购该地块改作公园。民国6年,经租界纳税(外国)人年会批准,工部局以规银1.88万两购买了这块面积为5.47亩(3647平方米)的土地。同年8月公园对外籍儿童开放,取名斯塔德利公园(StudleyPark)。1920年代初公园门口对面辟建舟山路,故园名改为舟山公园。民国33年6月23日更名为霍山公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批犹太人为逃避法西斯迫害来沪,日军在公园附近设隔离。以色列已故总理拉宾的父母就埋在该公园内。拉宾访问上海时曾表示要将当年犹太人在上海的墓地即现在的霍山公园买下来,但1995年拉宾遇刺后,此事不了了之。园内保留着当年的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旧址,在楼房正面墙上有一块铭牌,以中英文上书:为感谢二战以前和二战期间上海人民对于犹太难民的收留,在虹口区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以色列政府和以色列企业特出资参与修缮此建筑以资纪念。

1994年4月19日虹口区政府在园内竖立“犹太难民纪念碑”:
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居住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数万犹太人为逃避法西斯的迫害来到上海,日本侵华当局以犹太难民“无国籍”为由设立隔离区,对他们的行动加以
限制。此区域西起公平路,东至通北路,南起惠民路,北至周家嘴路。

上海是二战期间救助犹太人最多的城市之一。1938~1941年期间,2万余名犹太难民从欧洲来到上海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