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2017-11-22 09:35:13)
标签:

三花轩奇石园

茉莉桥

钱趣、花钱廊

蔚为大观

三百六十行碑

分类: 江浙苏皖长三角
苏州定园,古典园林之精华,江南水乡之秀丽。是一处独具特色的江南传统园林。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定园内亭台楼阁映画其中、曲廊流水浑然天成。古迹遗址、大小景点三十多处;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门口最忠心的守卫___石狮。不过这里是团体入口;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这是售票处,票价够心痛的:70 元。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散客在这里出入;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定园全景图;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定园
苏州定园,又名苏州水乡风情民俗园,位于苏州虎丘山南麓古茶花村内,距苏州石路繁华商贸区西北3公里。    定园始建于明代初期,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历代名流雅士、帝皇将相均在定园中留下了很多的遗迹和美丽的传说······     
相传定园原为明代开国重臣刘伯温的私宅。明代中叶,江南著名文人墨客唐寅、祝允明、沈周、文征明等云集定园野芳浜、塔影湖傍,泛舟饮酒、吟诗作画。清康熙帝为表彰名伶陈明智归乡后兴建普济堂救济鳏寡孤独乡民的事迹,特赐御匾“香巌普济”一块。后乾隆帝下江南时,来到定园普济堂中,又在其祖父康熙帝御笔“香巌”巨石上题宋人林逋的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经过几次修复,苏州定园已成为一处集江南水乡与古典园林为一体,全面展示苏州的吴文化、茶文化和水文化的综合旅游名胜景区。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走进园内,花墙镂窗,已尽在眼前;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苏州定园水乡风情园景点分布图
定园水乡风情园位于虎丘山南麓古茶花村内,占地一百多亩,有苏州最大的园内湖塔影湖,及各类古建筑遗址30多处。定园始建于明代初期,相传为明代开国重臣刘伯温的私宅。明洪武七年(1375年),刘伯温病死于浙江青田,死后置疑冢七十二处,定园便是其中之一。另一种说法是,刘伯温对外诈死,实际来到苏州定园隐居,并终老于苏州,因此,定园内有刘伯温墓等遗迹。定园在历史上曾数易其主,历经多次废弃与重修。到清代,定园收归公用,建有普济堂等公共慈善机构,以后定园日趋衰落。到解放初,定园内的建筑已破败不堪,后归入茶花村,成为苏州的茉莉花茶基地。近年来,为大力发展地区旅游业,虎丘镇茶花村两级政府大力引入民间资本,重新修得定园,使其不仅恢复昔日风采,还成为一处以全面展示苏州的茶文化吴文化水文化为一体的独特的园林名胜,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人。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进园立刻被吸引,一座九曲桥,架于苏州最大的园内湖塔影湖上,塔影湖面积达26亩,一些景点都是围绕它分布的。它是茶花村原有的自然湖,位于虎丘山下,又由剑池、憨憨泉、茉莉泉等多处泉水汇合而成,常年清澈明净、且水面平服,能将虎丘塔倒影其中,故得名“塔影湖”。塔影湖上就有多座桥梁,曲桥就是其中之一,曲桥的中央是湖心台,台中放置了一把号称“天下第一”的紫砂壶;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天下第一壶,壶高7.6米,宜兴产紫砂土制成,总重量达2.8吨,在壶内设置人造水流系统,使水流从壶嘴中喷泻而出,长流不息,宛如一道瀑布,使人顿添情趣。当然,曲桥不远有茶馆,可以品茶观景。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江南园林,以水景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太湖产奇石,玲珑多姿,植立庭中以亭台楼榭等旖旎景色为长,一些清奇峻峭的奇石也是江南园林的主要景物,奇石的产地、形状,也表露园林的“身价”;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奇石与花卉,营造出:“三花轩奇石园”;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三花轩奇石园简介】
虎丘山麓的茶花古村自宋代始以种植和制作花茶著名,并形成从种植到制茶的一系列经济产业链,茶花种植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奇石是各类天然形成的观赏石的总称,我国自古就有赏玩各类奇石的习惯,江南一带是奇石的产地之一,这里的奇石素以“瘦、漏、皱、透”闻名,赏石之风蔚然而成。……
三花轩奇石园,就是通过实物和各类工艺制品的形式,全面介绍当地的这三种花卉品种,以及用于观赏的巨型奇石,使大家在游览中获得知识,在观赏中增添情趣。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三花轩奇石园”的楹联:奇石包孕千古秀  花香尽含万山春。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太湖石,以造型取胜,多玲珑剔透、重峦叠嶂之姿,而为江南园林之奇石精品;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奇石、花卉、涓涓溪水,谓之“水云峰”;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塔影湖”畔立着一灵透奇石,上用红笔书“福”字;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古时就有画“壶”制“壶”收藏“壶”的,“壶”谐音“福”,且水为财,壶水不断,福至永在;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吴王阁,相传当年吴王夫差携西施、郑旦两位美人夜游塔影湖,在此饮茶吹曲,对酒当歌,望月叹情。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吴王阁前有两口井,一曰:“西施照”;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一曰:“郑旦照”;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双照井(姊妹井)
双照井,位于塔影湖畔,茉莉桥两侧,凿于春秋战国时期。相传,吴王夫差携西施、郑旦两位美人夜游此湖,美人要在湖边梳洗,夫差担心美人不慎坠入湖中,因此当即命人在湖畔凿圆井两孔,供美人梳妆之用。井凿成后,清泉喷涌、水面如镜,西施和郑旦各临一井,对月梳妆,夫差立于中间,观看两位美人对井梳妆,月色下的美人更显妖艳。此后,人们便把两井分别称作“西施照”、“郑旦照”,合称“双照井”,由于西施和郑旦均为诸暨苧萝山浣纱女,故此两井又称“姊妹井”;原迹已湮,现存井栏为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重修时的遗物。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塔影湖上茉莉桥;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钱趣;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钱趣内的奇石竹林;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对应“钱趣”的有一处“花钱廊”;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蔚为大观;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蔚为大观内有:根雕馆、喜庆堂 (十里红妆)、 三百六十行碑 等;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三百六十行碑 
这里整个墙面,就是堪称“世间第一碑”的“三百六十行碑”,全碑长22米,高1.8米,由360个部分组成。所谓“三百六十行”是对整个社会行业分工的划分,在不同的时代,其内容也有所不同。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那么,到底是哪三百六十行呢?看了这块世间第一碑,就会有结论了。此碑是根据明清时期金得舆、方熏、郑绩、钱廉成、周权、刘纯等作者的绘画作品及刻而成,其中明代72幅、清代288幅。它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生产、销售、宗教、风俗及整个社会面貌,但其中的许多行业现在已经不存在了;通过观赏此碑,可以深刻地了解明清时代的整个社会面貌。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园内悠悠葱葱;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导览图;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香岩 【康熙四十九年御笔】
原是“普济堂”前的一块顽石,由于遍植梅树,人们便把它叫做“香岩”,清康熙帝在赐“普济堂”御匾上所题“香岩普济”就提到了它。“香岩”因此而名声大振。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后来康熙帝的孙子乾隆帝下江南时,在“香岩”的侧面题了宋人林逋的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来赞赏梅花【乾隆廿七年御笔】。由于这块石头和梅花曾受到两位皇帝的注视,因此当地乡民走过这里,都喜欢去摸一下这块石头,想沾点皇家福气,久而久之,石头被磨去了棱角,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一旁悬挂的“香岩普济”御匾是康熙皇帝亲笔所书,两侧的抱柱联为:“乐善好施感天地,济人利世慰古今”  中间供奉“陈明智像”;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普济堂简介
此堂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是陈明智主持修建的寒民救济场所,原有瓦堂十间,现仅存遗址,堂中悬挂“香岩普济”御匾为康熙所题,堂内铜像为陈明智像,普济堂建有东西两廊,,西廊嵌有八组农耕场景,东廊嵌有四组寒民铜雕,反映了当时乡民的生活状况。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寒民铜雕图
东廊墙面上是用铜雕制作的四幅《寒民图》,分别代表【鳏、寡、孤、独】四类,普济堂救济的对象,据《孟子 梁惠王下》记载: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铜雕就是描绘了这类人群的生活状况,更可以看到陈明智当时建“普济堂”的重要性。
【原创】苏州定园(1)塔影湖天下第一壶、吴王阁、双照井、香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