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下海庙___上海著名的佛教尼众学修道场

标签:
螭吻又叫鱼龙黄歇-春申君尼众学修道场 |
分类: 静安、普陀、虹口 |
上海市区内有多座香烟缭绕寺庙,下海庙就是其中之一。下海庙坐落于上海市虹口区昆明路73号。山门翘起的檐角有螭吻,螭吻又叫鱼龙,鱼和龙的结合体,是古代传说龙生九子之一。九子中,螭吻被认为是来源于印度佛教。相传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羯鱼随佛教传入后变化而来。

下海庙山门有三扇圆形拱门,经典的中式檐角,翘角有龙雕守护,中间顶上金龙盘旋,山门“下海庙”三字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所题,三扇拱门门柱各有一副楹联。

下海庙简介
下海庙创建于清乾隆年间,原名“夏海庙”又曰“义王庙”。迄今已有260多年历史。随着历史的沧桑更替,几经兴废。抗战期间毁于战火。1941年重建,因地处下海浦,故将“夏海庙”更名为“下海庙”。文革期间被占,1990年落实政策,寺院得以收回。1991年初修复开放。
经过10多年的辛勤耕耘,按佛教的丛林寺院格局改建,下海庙终于以古朴典雅的清代风格的寺院,展现于21世纪的北外滩历史风貌保护区中,与浦东的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隔江相望,气象非凡的下海庙已成为上海著名的佛教尼众学修道场。
(附:下海庙香火券五元)

走进山门内;

天王殿为三扇圆拱门,与山门一样经典的中式檐角,翘角有龙雕守护,中间顶上金龙盘旋,还有人物石雕。檐脊四个大字“风调雨顺”,中间悬挂“天王殿”金匾,金匾下石刻雕花门楣中金字书写“下海庙”三字。
楹联为“风云万色下海庙二百年来秀甲沪东座邻黄歇浦,
贝叶三乘弥勒佛一布袋里灵佑民间门对百姓家。”
两侧共书一副楹联“放眼遥望浦江随处可通浦江都是功德水,举头瞻仰弥勒有容乃大弥勒常拥吉祥云。”
(附:黄歇,战国时楚国人。为了抑制长江下游地区的连年水患,在今苏州、上海一带兴修水利,开挖申江,疏通河道,大大改善了江南地区的农耕条件。楚考烈王去世后,春申君及家人在楚国王室的权力之争中被害,吴地百姓感念他的功德,以其姓或号为许多山、水、地方命名,如江苏省江阴市君山也叫黄山,今天上海的黄浦江、上海简称为申,都是因纪念黄歇而得名。到了唐朝,春申君被封为苏州的城隍神。)

天王殿内供奉弥勒、韦驮、四大天王;

天王殿里,前供弥勒菩萨,两旁“风调雨顺”四大天王,殿后供“威震三洲”的韦陀菩萨,两侧为一幅楹联:“示勇健于天伦携邪辅正,受遗嘱于大觉护法安僧。”中间楹联为:“屹立如山一杵降魔开觉路

大雄宝殿,“万德庄严”金匾下,楹联为:佛身应现随众生儿传动喜之缘

翘起的檐角上兽型装设,也叫“瑞兽”,古代中国建筑的檐角屋脊上常常排列着一些数目不等的小动物作为装饰,这些美丽的装饰品是中国古建筑装饰的一大特点。这些小动物一般叫做屋脊走兽、檐角走兽、仙人走兽、垂脊吻等;

下海庙香炉;

看点在这里,香炉下有龙盘旋卧着;

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和他的两位侍者;


大雄宝殿殿后匾“慈航普渡”;

慈航普渡,佛、萨以尘世为苦海,故以慈悲救度众生,出离生死海,犹如以舟航渡人,故称慈航、慈舟。

藏经阁;

殿后是法堂,楼上是藏经阁,两側是寮房。殿东有小花园、五观堂;

下海庙的来源
江南河流命名有个习惯,接近源头的支流称为里或上,靠近下游的称为外或下。当时,吴淞江现在虹口区海门路段,南岸有一个浦,称作上海浦。与上海浦隔岸相望的北岸也有个浦,叫下海浦。
上海浦和下海浦,因为位置得名,上海之名是起源于上海浦的,后来建镇,叫上海。北岸的下海浦,几经变故成了现在的海门路。
下海庙就在海门路一端。据史料记载,下海庙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那时候,从现在的东大名路至商丘路一带全是渔村。渔民出海打渔,需要祈求神的保佑,所以庙宇应运而生。

围栏龙嘴出水口;

慈缘楼;

这块标记记录了1999年,下海庙改扩建。下海庙:
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l736~1795),当时仅房屋九间是当地渔民、居民为祈佑平安、奉祀海神的民间神庙。
嘉庆中间(1796~1820)荒塌,由心意师太重修,此后作为一所临济宗的比丘尼道场。
咸丰四年(1854)又购地八亩多,逐步扩建,相传心意师太至98岁高龄时,交法成师太继任主持,陆续增建前殿等二十余间房屋殿舍。
光绪二十一年(l895),由法成的徒弟福星师太继任,
光绪二十五年(1899),又增建后殿等十余间房屋,至宣统三年,法成年87岁时尚在世。此后,先后由福根、觉莲继任。
抗战初期,下海庙房屋被日军炮火全部焚毁。1941年起,觉莲募资重新修建,至解放后基本保持原有规模。
1990年,经市和虹口区宗教事务部门批准;由上海市佛教协会筹建恢复。1992年1月30日正式开放,恢复为佛教活动场所。

下海庙的雕梁画栋,十分精美;


这里面肯定有典故,可惜没有介绍,只能欣赏了;



有龙;



有麒麟?

大悲观世音;

莲花图案的天花板;

天王殿与大雄宝殿之间有东西厢房。有:财神殿;

城隍殿;

观音殿;

供奉千手观音;

有药师殿:

寺庙内“静观苑”;

静观苑是寺院内一个秀气的小花园;

“静观苑”内静观~

放生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