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欧洲游(3)意大利威尼斯水城(1)黄金大运河~旖旎奇特
标签:
油价威尼斯木桩威尼斯共和国金屋威尼斯里亚托桥 |
分类: 世界之大,用心去看 |
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附近的酒店到意大利威尼斯约380公里。看这样的蓝天白云,心情也会舒畅起来。
第三站: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我们在这里小憩一下,欧洲规定:司机行驶2小时后,要休息15分钟,再行驶2小时后,就要休息半小时,欧洲的帅哥司机,非常遵守规定,此处应该赞
一个!
顺便看看这里的油价~

阳光明媚,气温上升的快,大巴顶上在德国积载的雪融化了,沿窗户急速滑下~

这里属威尼斯界地了,但到达真正威尼斯,还得做船驶入;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有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主体建筑均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深1.5米。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 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联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称。

威尼斯是一个建筑在水上的城市,这里建筑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上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这就是地基,打牢了,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那儿的房子无一不是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
威尼斯大运河
威尼斯有一条长4公里、宽30~60米的主运河,与177条支流相通,全城由118个小岛组成,城市里共有2300多条水巷。
又一座红砖桥身的混合材料桥;
威尼斯共和国
威尼斯早先是东罗马帝国的一个附属国,于8世纪获得自治权。中世纪时期,威尼斯由于控制了贸易路线而变得非常富裕,并开始往亚得里亚海方向扩张,曾统治爱琴海内的很多岛屿。15世纪奥斯曼帝国崛起后逐渐衰落,1797年被拿破仑灭亡,成为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

威尼斯早先是东罗马帝国的一个附属国,于8世纪获得自治权。中世纪时期,威尼斯由于控制了贸易路线而变得非常富裕,并开始往亚得里亚海方向扩张,曾统治爱琴海内的很多岛屿。15世纪奥斯曼帝国崛起后逐渐衰落,1797年被拿破仑灭亡,成为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

公元5、6世纪,野蛮人入侵期间,威尼托区的人们为了逃避战乱,1迁移至威尼斯泻湖上的小岛上,生活在这片沼泽地域。难民们将大量的木制支柱插往下土层,作为地基,建立了“水乡”和今日漂浮在水面上的宫殿。
威尼斯从帝国建立之初,大运河便是该城的主要通衢。昔日的河面上,行驶的是威风凛凛的战舰或商船,如今则挤满水上巴士、游艇、驳船和贡多拉(Gondola)。纵然两岸的湿壁画褪色,珍贵的大理石日渐残破,地基也难逃潮水侵蚀,但大运河仍如1495年法王查理八世的大使所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街道”。


金屋(卡-多洛金屋)
具有漂亮造型的阳台非常引人注目。建筑外表华丽,以朱红和佛青涂色,并曾用大量的金叶作装饰,因此被命名为"金屋"。
具有漂亮造型的阳台非常引人注目。建筑外表华丽,以朱红和佛青涂色,并曾用大量的金叶作装饰,因此被命名为"金屋"。
威尼斯里亚托桥
在威尼斯有400多座桥,以里亚托桥最为有名,建于1180年,它又名商业桥,原为一座木桥,1580~1592年改建为石桥,是威尼斯的象征。桥长48米,宽22米,离水面7米高,桥上中部建有厅阁,两侧店铺林立,销售各种纪念品和特产。这里每天有很多游客,既可从桥上眺望运河,又可在两侧的商店购物,完全沉浸在威尼斯气氛中。其中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就是以这里为背景。

游船上有中文介绍,但沿途迥异的建筑是在不能全部记住;


在威尼斯有400多座桥,以里亚托桥最为有名,建于1180年,它又名商业桥,原为一座木桥,1580~1592年改建为石桥,是威尼斯的象征。桥长48米,宽22米,离水面7米高,桥上中部建有厅阁,两侧店铺林立,销售各种纪念品和特产。这里每天有很多游客,既可从桥上眺望运河,又可在两侧的商店购物,完全沉浸在威尼斯气氛中。其中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就是以这里为背景。

游船上有中文介绍,但沿途迥异的建筑是在不能全部记住;


在威尼斯的历史上,“黑死病”曾两度凶猛地袭击了这个水城。一次是在1347年,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威尼斯丧失了五分之三人
口。第二次是在1630年,“黑死病”又突袭了威尼斯和泻湖地区,夺去了45000人的生命(相当于当时威尼斯的三分之一的人口)。1630年的瘟疫爆发后,威尼斯人向圣母玛利亚求救,威尼斯共和国元老院立下誓言:如果圣母能将威尼斯从这场劫难中解救出来,就将专门为她建造一座教堂。瘟疫过去后,元老院于1631年决定兑现自己的誓言,开始竞选新教堂的建筑师,以感谢圣母庇佑他们摆脱瘟疫的侵袭。年仅33岁的巴尔达萨雷·隆格纳在竞选中获胜,受命设计这座教堂。新教堂建造的时间长达56年,直到巴尔达萨雷·隆格纳去世后的5年(1687年)才告落成。


应该又是一座教堂;
游船在这里上岸,这里是威尼斯城的中心,我们将乘坐威尼斯特有的—贡多拉舟船深度游览威尼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