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锦溪(4)古砖瓦博物馆~中国最早发明砖瓦的国家~马若特泥禅坊

标签:
水火相容五行汇聚最早发明砖瓦的国家凿榫井砖福寿滴水瓦 |
分类: 江浙苏皖长三角 |
锦溪有着诸多的人文胜迹、无数独具明清特色的古建筑群、以“中国古砖瓦博物馆”为代表的13家各具特色的民间收藏品博物馆,使锦溪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

【中国古砖瓦博物馆】
昆山为华夏古砖瓦之乡,锦溪又为昆山古砖瓦之乡,早在西晋时期,锦溪就有制砖烧窑的传统。八十年初,昆山大东砖瓦厂建古砖瓦陈列馆,收藏展品800余件,开馆后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1996年,移址扩建,充实展品,易馆名为中国古砖瓦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一座以砖瓦为题材的博物馆。

理性之光 点亮文明
砖瓦,人类先民的理性发明,超越天地自然的简单模仿,居住文明的伟大飞跃。

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能相容。而砖瓦则将“水火相容 五行汇聚”。
砖瓦,源于土,合水为料,以木成形,经火烧炼,乃成金石之器。

走进古砖瓦博物馆,就瞧见这柜子里展放的就是十分罕见的“琴砖”。
琴砖(约公元前200年)
西汉早期砖室墓用汉墓砖,中空、薄壁,外表镂有菱形花纹。因其空心,轻扣之,磬然有声,与琴音产生共鸣,使琴声更加悠扬,明代起多用此砖来搁放古琴。

砖瓦五千年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砖瓦的国家,是最早使用空心砖的国家,是最早从事砖瓦装饰雕刻艺术的的国家,是最早使用琉璃瓦的国家,是最早使用还原法烧制青砖青瓦的国家。
在浩瀚的五千年中华历史长河中,由中华砖瓦所缔造的无数建筑奇迹,享誉世界,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重要的物质载体之一。
中国是世界砖瓦的发祥地 ___新石器时代;
中国是最早使用还原法烧制青砖青瓦的国家 ___夏;
中国是最早制作筒瓦和槽瓦的国家___西周;
中国是最早使用空心砖的国家___西周;
中国是最早从事砖瓦装饰雕刻的的国家___西周;
中国是最早使用琉璃瓦的国家 ___北魏。

展馆图文并茂,从新石器时代→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从文明曙光 烧土结砖,→砖瓦出世 广筑天下→秦砖汉瓦
文明魁宝→文化融合砖瓦盛世……循循道来。

中国是世界砖瓦的发祥地在距今七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起烧土结砖,夏商周时期,烧结砖瓦经历了第二次技术革命,发明了“还原法”烧制青砖青瓦,西周又发明了巨型空心砖是对中华砖瓦的一大贡献,瓦当,制作精美的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构件以及建筑装饰构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阴刻的画像砖及各种各样精美的瓦当;秦汉隋唐时期随着中华建筑文化的振兴,砖瓦文化进人了形体艺术、雕塑(琢)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等艺术门类的殿堂、向栋宇撑盖功能、装饰功能、瓦器文化功能的精美化方向过渡。秦兵马俑坑中出现了迄今所知最早的砖砌墙壁;两汉时期的画像砖,画像空心砖更是美伦美奂。

西汉陶瓦 井圈
出土于锦溪镇西约10公里的澄清湖,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围湖造成田是发现,两个井圈直径分别为83厘米和72厘米,高均为18厘米,成圆圈形。

唐 凿榫 井砖
作为饮水之用的砖砌井,其生产年代可推算到西汉以前,到了唐宋时期,各地已普遍使用了砖井。在唐宋遗址发现的带榫砖井中,多见剖面呈梯形,一端带卯眼,一段有榫头的带榫砖,也有用长方形的小砖侧立盘筑而成。
锦溪出土凿榫井砖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有榫有眼,做工考究,为唐代饮水井砖用砖。

铭文砖
最早的铭文砖出现在战国晚期,到了秦汉时期流行于关中地区、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铭文砖主要在长江中下游盛行,分为建筑用砖和特别烧制的墓砖。铭文砖的铭文主要是有阳文和阴文,是通过模印、刻划和直接书写来表现。

馆内陈列着的1000余件富有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的砖瓦珍品,三百余平方米展厅分砖馆、瓦馆二大部分,瓦馆中陈列的七百余件瓦当和滴水,仅龙的图案就达四百余件,单龙、双龙、草龙、夔龙、五爪金龙无一雷同。砖馆内,建筑砖、城墙砖、铭文砖、祭祀砖门楼雕刻砖、唐宋凿榫井砖、应有尽有。空心砖、福禄寿瓦当、筒瓦……

福寿滴水瓦
福寿图案的滴水是江南民居最常用的,一般都是中间寿字,左右各一只蝙蝠。其中有一滴水中间篆体寿字顶上一朵荷花,底上一个八卦,左右是蝙蝠,角上有如意云彩图案。集佛教、道教、福寿、吉祥、如意于一体,很有特色。


古代砖瓦烧造制度
秦代砖瓦久负盛名,除了当时生产不计时间工本以外,还与物勒功名制度有关,这种制度在春秋时期已实施,瓦上题字基本都是编号,便于识别和统计数量。战国时期题字内容变成了烧造砖瓦者官署和人名,便于统计者考核稽查。


砖造瓦作 巧夺天工
砖瓦的存在使我们与土地相互接通,与自然更加亲近,烧结砖瓦的多功能性和装饰美化性质决定了它备受当今世界人们青睐,砖瓦作为建筑材料可反复回收使用,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永不退色性,使建筑拥有良好的舒适保健、隔热保湿和温呼吸等功能。
中国是最早使用砖瓦的国家,烧结砖瓦的处现有赖于陶瓷技术的发达,砖瓦的烧制技术也是从一般的陶瓷烧制技术中分离出来的,一般来说从泥变砖瓦需要经过坯场选土、晒坯、泡浆、掼坯、干燥、装窑、烧制和窑水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

秦代砖瓦制造机构
秦代烧结砖瓦具有一定的皇权地位,其制陶机构大致有:中央官办、
地方官办和民间私办。砖主要由官营手工业生产,少府、将作大匠、中尉是秦代烧制砖瓦等陶制建筑材料的主要机构。其中隶属中央机构的左司空、右司空、右工师等主要负责烧制砖瓦,工师则是生产指挥者和技师。这些制度与机构的设立,一方面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工人的控制,印证了秦始皇陵园建筑规模的宏伟气魄和“不可一世”的霸权思想。
这里一块砖、一片瓦,都有一段历史、一个传奇的故事。

古砖瓦博物馆为中国第一古砖博物馆,这里陈列着从新石器时期、西汉城砖、六朝板瓦、西晋纪年砖、唐宋凿榫井砖,到明、清、太平天国、民国时期的青砖,以及五星为标志的红砖等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砖瓦珍品,实为中国一绝。

马若特泥禅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