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西蜀第一山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青城山(1)___成都游记(廿二)

标签:
建福宫、丈人观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黄帝望师廊月城湖 |
分类: 张家界、成都、桂林、西安 |
青城山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风景名胜区之一,1982年,青城山作为四川省“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7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有“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说。
2000年11月,青城山与都江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黄宾虹 《青城山道遇雨》
泼墨山前远近峰,米家难点万千重。青城坐雨乾坤大,入蜀方知画意浓。

老子 《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

李济深 《游青城山》
久闻青城天下幽,到来方信言非谬。可怜烽火遍神州,未许征人多消受。

青城天下幽,天地灵气一山收。

唐 · 贾岛 《送灵应上人》
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连停车处都有道教符号。

游青城,游客感悟重返自然
路境芳草萋萋,林木郁郁莹莹。路不长,也越来越陡峻,登高,却不觉得苦累,呼吸舒畅,也没有心慌气短之感,似有使不完的力气,正诧异间,转而悟到,原来这青城山的植被,饱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就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能平心静气、养精蓄锐。难怪昔时的陶渊明也庆幸“复得返自然”了。

上山路经第一个牌坊“西蜀第一山”,
著名画家冯健吴书楹联:看三十六峰雨晴浓淡元章画, 有百零八景行吟顾步少陵诗。

通常 "问道青城山",指的是前山,前山以道场为主,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适合喜欢人文历史的朋友欣赏。后山有山间栈道、各种瀑布、怪石,突出了青城山“幽”的自然风貌,从高铁站坐小巴车路上约40分钟。

走过“西蜀第一山”牌坊,见圆石“青城山”;

沿栈道上行,路边芳草萋萋,林木也更加郁郁葱葱;

进入青城山景区前山山门的左侧是“建福宫”。青城山古称“丈人山”,建福宫就坐落于丈人峰峭壁之下。此地传为五岳丈人宁封子修道处,该宫创建于唐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时名“丈人观”,
建福宫山门楹联:吹笛天寒玉箫更控青鸾住,缘云路近杜老倩除白发来。

今建福宫系清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近年又再次进行大规模重建。它后有丹岩翠林掩覆,前有亭楼映衬,建筑中轴线与进山公路约成45度交角。游人沿着苍楠翠覆的石级梯道,转折入宫,外山门有著名书法家董寿平先生手书楹联。内山门门额"建福宫"三字系1940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

今建福宫系清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近年又再次进行大规模重建。它后有丹岩翠林掩覆,前有亭楼映衬,建筑中轴线与进山公路约成45度交角。游人沿着苍楠翠覆的石级梯道,转折入宫,外山门有著名书法家董寿平先生手书楹联。内山门门额"建福宫"三字系1940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

建福宫
建福宫原名丈人观。宋孝宋淳熙年间更名为建福宫。建福宫是八百里青城第一宫,是座闻名天下的千年古观。
建福宫背靠岩腹,下临清溪,樟楠古木成荫,殿宇巍峨,古迹众多。建福宫正殿有壁画,其中以宋代孙太古所绘的苑长生整冠图画像最著名。诗人陆游曾题壁:却笑飞仙未忘俗,金豹犹着侍中冠。建福宫后殿有号称天下第三的诗人李善济394字咏青城长联,长联绘情绘景,极具气势。
建福宫旁,还有明庆符王妃的梳妆台,宫后还有委心亭和乳泉。

建福宫现有大殿三重,分别奉祀道教名人和诸神;

后殿内柱上的394字的长联,是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任灌县视学的四川通江县才子李善济所撰并题。被赞为青城一绝,亦被称为国内第三长联。
上联
溯禹迹奠岷阜以还,南接衡湘,北连秦陇,西通藏卫,东峙夔巫,葱葱郁郁,纵横八百里舆图。试蹑屐登上清绝顶,看雪岭光腾,红吞沧海;锦江春涨,绿到瀛洲。历井扪参,须臾踏蜗牛两角,争奈路隔蚕丛,何处寻神仙帑库。丈人峰直墙堵耳!回想峨眉秋月,玉垒浮云,剑门细雨,尚依稀绕襟袖间。况乃夜朝群岳,圣灯先列宿柴天;泉喷六时,灵液疑真君唾地,读书台犹存芳躅,飞赴寺安敢跳梁!且逍遥陟檐蔔岗,渡芙蓉岛,都露出庐山面目,难遽追攀。楼观互玲珑,今幸青崖径达,问当初华渚姚墟,铜铸明皇应宛在;
下联
自轩坛拜宁封而后,汉标李意,晋著范贤,唐隐薛昌,宋征张愈,烈烈轰轰,上下四千年文物。漫借瓻考前代遗徽,记官临内品,墨敕亲颁,曲和甘州,霓裳同咏。鸾章翠辇,不过留鸿爪一痕,可怜林深杜宇,几番唤望帝归魂。高士传岂欺予哉!莫道赵昱斩蛟,佐卿化鹤,平仲驰骡,悉缥缈若遐荒事。兼之花蕊宫词,巾帼共谯岩竞秀;貂蝉画像,侍中与太古齐名,携古琴御史曾游,吹长笛放翁再往。休提说王柯丹鼎,谭峭靸鞋,那堪他沫水洪波,无端淘尽。英雄多寄寓,我亦碧落暂栖,待异日龙吟虎啸,铁船贾郁定重来。

青城山山门,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门楣上书写着“青城山”三个金色大字,檐角高高翘起,直指苍天,檐角、屋脊、顶上,竖立许多人物塑像,仿佛天外飞来一般。


山门楹联(前排):我爱阴符三百字

山门前威严、带时代的石狮;

山门背面书(青城山下幽)及大幅青城山风景图;

电子屏播放青城山风景;

青城山分前山、后山景区,景区内修葺石阶、栈道。
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约15平方公里,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后山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


沿路两侧、林木茂密,树高苔绿,峰回而路转,曲径而通幽,且处处以幽洁取胜,因此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与“剑门天下险”,“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雄”齐名。
沿途草亭各具奇特,一座亭廊合璧型,即添景,又便于歇息。

雨亭;

雨亭
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秋,客居成都草堂的杜甫游青城山,刚进门就遇雨骤发,杜甫便在山道边的古楠树下避雨。后来,此处便修建了供游人休息、避雨的茅亭。

沿石阶而上,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草亭、石雕像相迎;





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东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道教创始人“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


青城山是个天然大氧吧
据监测,青城山的负氧离子数量为25000-28000个/立方厘米,是闹市区的180倍。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多少,受地理条件特殊影响而含量不同,青城山森林茂密,植被丰富,气候湿润,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当空气中达到一定的量,就会呼吸舒畅爽快,头脑清新,就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体能平衡,有益于人们的健康长寿。

青城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继续……

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东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道教创始人“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

护栏上有图有文讲述典故,这是一则“母死杖下
“母被武则天杖死
父被囚禁 叔被蕃杀 太多血腥 让玉真公主看破皇室富贵
立志遁入道门 ”;

登青城山第一峰有两条道:1)、是直接登山间石梯上山,沿途可观青城山“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2)、是乘船摆渡月城湖(也可沿木栈道绕走月城湖),再乘缆车上山 。


月城湖之景;


沿木栈道绕走月城湖,一路观景也是不错的选择;








月城湖,座落在丈人峰和青龙岗之间,丈人峰下的鬼城山,又名月城山,湖因山得名。1985年新筑拦水坝,宽20余米,高10余米,形成水面约24000平方米的山间小湖。

青城山古称“丈人山”,喷泉名“丈人泉”;

丈人泉
“丈人泉”终年水色清幽,水质甚佳。据专家考证,为优质天然地下矿泉水。相传,道教神仙宁封在青城山苦经修炼,炼成了龙蹻飞行之术,当时,为统一华夏,黄帝与另一部落蚩尤作战,因黄帝屡战不胜,于是特到青城山拜请宁封破敌之法,宁封授与黄帝了龙蹻飞行之术,时逢青城大旱,因无水源,黄帝功力备减,一日,宁封在山中狩猎,忽见一异物入土,宁封一箭射去,神剑插入土中,却见一股清泉喷射而出,宁封盛予黄帝饮后,功力大增,炼成龙蹻飞行之术,最后战胜蚩尤,统一华夏,皇帝为答谢宁封,被封他为五岳丈人,统管三山五岳。

丈人泉;


不一样的石兽;

乘“青城山索道”缆车上山~

下一篇:上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