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方塔园(五)明代建筑兰瑞堂“明朱舜水纪念堂”__ 松江游记

(2013-06-26 10:53:53)
标签:

方塔园兰瑞堂

明朱舜水纪念堂

文恭先生

儒学

《谈绮》

分类: 松江、金山、青浦

方塔园其昌廊西侧,有一明代建筑,风格简朴,这就是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兰瑞堂”。1990年,兰瑞堂内辟建“明朱舜水纪念堂”;

【原创】方塔园(五)明代建筑兰瑞堂“明朱舜水纪念堂”__ <wbr>松江游记

 

兰瑞堂
明代民居。清初为江西巡抚朱椿的住宅,清代吏部尚书张祥河为其题额《兰瑞堂》因厅中部分梁架是楠木,故俗称楠木厅。它具有典型的明代松江建筑特点,朴实无华,气势浑穆。原在城西包家桥,一九八四年从朱氏住宅群中,将正厅迁移至此。


一九八五年七月,兰瑞堂被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原创】方塔园(五)明代建筑兰瑞堂“明朱舜水纪念堂”__ <wbr>松江游记

【原创】方塔园(五)明代建筑兰瑞堂“明朱舜水纪念堂”__ <wbr>松江游记

【原创】方塔园(五)明代建筑兰瑞堂“明朱舜水纪念堂”__ <wbr>松江游记

 

正厅楹联“作瀛岛宾师东传实学  为胜朝征士永式儒宗”;
【原创】方塔园(五)明代建筑兰瑞堂“明朱舜水纪念堂”__ <wbr>松江游记

【原创】方塔园(五)明代建筑兰瑞堂“明朱舜水纪念堂”__ <wbr>松江游记

【原创】方塔园(五)明代建筑兰瑞堂“明朱舜水纪念堂”__ <wbr>松江游记

 

朱舜水(1600-1682),明清之际著名学者,中日文化交流先驱。名之瑜,字楚屿,又字鲁屿,舜水是其号。余姚(今属浙江)人。曾寄籍松江,在松江府学读书。明崇祯恩贡生,明清易代之际,屡奉征辟,皆不就。于王翊、张煌言、郑成功等共谋抗清复明大业,曾三赴安南(今越南),五渡日本,出生入死十多年。事败,居日本讲学二十余年。深受日本水户藩主德川光国的尊礼,奉为宾师。卒于日本,日本学者谥予“文恭先生”。为学重实际效用和事功,强调知识应从日常生活实践中求得,主张“经邦弘化,康济艰难。”重视史学研究,认为“经简而史明,经深而史实,经远而史近”,和黄宗羲、顾炎武观点相似。其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原创】方塔园(五)明代建筑兰瑞堂“明朱舜水纪念堂”__ <wbr>松江游记

 

一 出生余姚  学成松江
朱舜水,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二月十二日出生于余姚城内龙泉山麓。八岁丧父。年幼时颖悟异常。初从慈溪李契玄学“游泳行之志”。
天启五年(1625),其长兄启明中武进士,授松江柘林守备,不久朱舜水即随长兄来松江,入松江府学,师从于名儒张肯堂、朱永佑,研究古学,特明《诗》、《书》,深得师长器重。朱舜水入府学读书期间,府学教授王思任重视培养人才。鲁王时王思任官至礼部尚书,因抗清失败殉国。与朱舜水同时的陈子龙重视经世致用之学,编辑《皇明经世文编》、编定徐光启《农政全书》,这些对、朱舜水抗清复明意识和“实学”思想的形成无疑具有一定影响。崇祯间,元炜督学苏松,荐朱舜水“文武全才第一名”,擢拔为恩贡生。
寄籍松江的这段经历对朱舜水以后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在日本传播中华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朱舜水对松江及师长们也是惓惓怀念,终生不忘。

附:朱舜水世系简图

【原创】方塔园(五)明代建筑兰瑞堂“明朱舜水纪念堂”__ <wbr>松江游记

 

抗清复明 矢志不渝
明末,国事日非,遍地烽火,腐朽的明王朝已是日薄西山,难逃覆灭的命运。朱舜水虽有济世之志,但他清正自守刚直不阿,绝不愿与在朝佞臣为伍,因此一度萌生隐退之意。他先后十余次力辞举荐征辟,坚拒担任官职,为此还得罪了南明弘光小朝廷,被迫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文士,朱舜水的“尊王攘夷”思想根深蒂固,反清复明的意志异常坚决。他与王翊、张煌言、郑成功等依据浙东和福建沿海之地积极组织策划抗清活动,一度声势高涨,使清军疲于应付。
他多次不畏艰险赴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国求借义兵,以至在安南遭遇危及生命的“供役之难”。虽则朱舜水的诸多抗清活动在时世大环境下均以失败告终,但他忠义爱国的优秀品格一直受到后人的崇敬和赞誉。

附:朱舜水行踪示意图
【原创】方塔园(五)明代建筑兰瑞堂“明朱舜水纪念堂”__ <wbr>松江游记

 

三 寄籍日本 受任宾师
抗清失败后,朱舜水来到日本长崎。当时日本处于德川幕府时期,对外实行锁国政策,一般国外人士想定居极为艰难。在遭遇初期的困境后,他的学生安东省庵慨然伸出援助之手,不但设法使政府准予朱舜水长期留住,而且还将自己的一半俸禄赠与先生作为生活费用。比较安定的生活使朱舜水能够专力教导安东省庵等学生,他的周围经常有许多慕名前来请教的日本文士,由此声名日著。
德川光国了解到朱舜水的人品学识后,派遣儒臣小宅生顺到长崎拜访,在谈古论今中认识到朱舜水确实具有真才实学,于是正式聘他为“宾师”,请他到江户(今东京)讲授儒学,培育日本文化精英。“宾师”身份的取得,是朱舜水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从此借助德川光国的力量,朱舜水得以尽展所长,有力地推动了日本文化学术的进步。

附:朱舜水学生目录
【原创】方塔园(五)明代建筑兰瑞堂“明朱舜水纪念堂”__ <wbr>松江游记

 

四 经世致用  倡导实学
朱舜水学问的精粹是“经世致用”,他主张“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强调“通博”、“致用”,反对空谈性理。定居日本后,朱舜水以“开辟日本文化之机”为己任,努力讲学,传播儒家学说,教诲安东省庵等学生殚精六艺,躬行实践,开创了日本历史上儒学发展的新阶段。朱舜水还极为重视史学,多所论述,深刻影响了德川光国的治学理念
1657年德川光国设立彰考馆,聘朱舜水为顾问,集聚国内一批贤良学士编纂《大日本史》,使日本史上的“水户学派”以研究史学而著称于世。朱舜水还向日本学人大力介绍中国历史上各种名物制度,包括学宫建制、明人服饰及用具、园林艺术等,他的《谈绮》一书,内容宏富,讲授详密,是实业教育的绝佳教科书。朱舜水曾亲自监制缩小为三十分之一的学宫木质模型,亲自制裁服装;他才参与设计的后乐园、汤岛的圣堂一直保留至今,成为其实学思想的实物佐证。
【原创】方塔园(五)明代建筑兰瑞堂“明朱舜水纪念堂”__ <wbr>松江游记

 

 五 文化交流  史册增辉
1682 年,朱舜水病逝于日本江户,终年83岁,是年,葬于当时的常陆久慈郡大田乡瑞龙山麓,德川光国率世子及朝臣亲临葬礼,谥曰“文恭先生”。德川光国还亲自撰写祭文,就朱舜水对日本文化的贡献予以极高评价,对朱舜水的学术思想予以高度赞誉。然而,尽管朱舜水去世后,他的事迹在日本流传甚广,他的学术在日本不断被研究并发扬光大,但由于各种原因,国内对他反而知道甚少。
直到清末民初,赴日留学的著名学者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李大钊等人方才了解到朱舜水在日本文化学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深为震惊。于是纷纷撰文介绍其事迹,梁启超还考证编写了史料颇为翔实的《朱舜水先生年谱》。在中日两国学者的共同推动下,对朱舜水的研究日益深入,重要著作和论文不断问世,促进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二十世纪后期至今,中日学者间的交流愈益频繁“舜水学”成为显学。
1980年,松江方塔园于兰瑞堂设立朱舜水纪念堂。

【原创】方塔园(五)明代建筑兰瑞堂“明朱舜水纪念堂”__ <wbr>松江游记

图中:日本学者参观方塔园、朱舜水纪念堂;
【原创】方塔园(五)明代建筑兰瑞堂“明朱舜水纪念堂”__ <wbr>松江游记

纪念堂内还有“名人评说”,评道“朱舜水”;

【原创】方塔园(五)明代建筑兰瑞堂“明朱舜水纪念堂”__ <wbr>松江游记


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所书“存古映今”高悬于堂对面大门的上方,寓意深远。     
【原创】方塔园(五)明代建筑兰瑞堂“明朱舜水纪念堂”__ <wbr>松江游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