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圆明园(一)绮春园游记~北京攻略(十一)

标签:
绮春园圆明园遗址公园涵秋馆鉴碧亭仙人承露 |
分类: 北京九寨沟长江新疆 |
圆明园南门;
绮春园
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位于圆明园和长春园以南,面积大约八百多亩,是一个小型的水景园集锦。圆明园遗址公园正门的上方悬挂一块写有“绮春园”三个金黄色大字的匾额。
绮春园的宫门,在园子的东南部,因为比圆明园大宫门和长春园二宫门晚建了半个多世纪,所以被称为“新宫门”;
迎晖门
再往里走是二宫门,中央是绮春园的正殿——迎晖殿;
眼前是圆明园特有的花纹石砌垒的石山;
圆明园全景图;我们常说的三园~圆明、长春、绮春三园,其实每个园区还包括许多景点、建筑与特色园林植被等;
上午的天气还比较清爽, 不过有些雾蒙蒙的, 天气以阴为主,游园倒是挺好,只是拍风景光线欠佳;
鉴碧亭
本景居巨池中方形小岛上,重檐方亭,四周有廊,外檐悬“鉴碧亭”匾。此亭建于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前,建筑面积256平方米。嘉庆帝曾多次写诗赞美此景。鉴碧亭于1993年在原址上复建。
如今的鉴碧亭内成了购物点,亭外挂出的有圆明园色彩的物品图片;
残桥
圆明园盛时,园内有近200座桥梁。此桥为昔日敷春堂西宫门外的一座跨溪石拱桥,如今只残存多半个单孔石拱。
涵秋馆
绮春园三十景之一,建于清嘉庆年间,殿宇两层,有曲廊相连,是绮春园春(敖春堂)、夏(清夏斋)、秋(涵秋馆)、冬(生冬室)四序景物群之一,园林植被以秋景为主。
以及流连湖边美景踏足;
园内的苍天大树,用“枝体”向人们“讲述”曾经的风霜血雨;
涵秋馆北三孔桥,原为石墩砖拱桥,园毁后于20世纪50年代夷为平地,1979年在原址修复。今为石墩、水泥拱及大理石栏板。
周边残留的石块;
仙人承露
相传汉武帝刘彻妄想长生不老,一个道士说,用天降甘露与玉石碎屑拌而食之,可止住阴气,永生阳气,长生不老,于是在建章宫内建仙人承露以获天降甘露,绮春园仙人承露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 时被毁。今重新修复供游人观赏。
仙人承露位于绮春园涵秋馆东山外侧山凹处,为山石丛中建高台,上竖铜铸托盘仙人,寓意承接天降甘露。
仙人承露台,底层青山石高1.28米,砖砌方形仙台高0.96米,圆形石须弥座高2.66米,铜仙人莲花座高2.43米。此景似嘉庆年间修建。园毁后铜像丢失。原址今竖承露仙人,为1989年重制的墨玉石雕,样式、尺寸皆依清代藏图。
翻过假山下,走过九曲铁桥,就来到了“凤麟洲”。凤麟洲位于绮春园东湖之中,原为嘉庆帝新建景群,嘉庆十二年(1807年)而建。凤麟洲由大小二岛组成,二岛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上建殿宇亭榭,南设码头。嘉庆、道光、咸丰三帝均喜至此游赏。曾被誉为“南园避暑最佳处”(南园即指绮春园)。
凤麟洲
岛上建筑为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改建而成。正殿坐落在西岛上,为七间两卷接前抱五间。殿内设有宝座床,为太后夏日寝息之所。东岛较小,置值房院,二岛由曲桥相连。1992年整修驳岸,清理基址,西侧新建九曲仿木桥。
凤麟洲
凤麟洲景区建于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绮春园三十景之一。平湖百顷,碧浪涵空,远印西山,近连太液,洲屿掩映,花木回环,殿宇五楹,高深明达,淼淼清波,跃似锦麟,故名“凤麟洲”。由于此景有“庭印一奁镜,窗舍四面风”的意趣,遂为园中人避暑佳处,嘉庆皇帝曾有会心之诵:
南园避暑爱佳处,境届秋初景益清,
公元1880年10月被英法联军焚毁。
公元1992年春,清理此处遗址及环岛、驳岸和码头。
静静地躺在凤麟洲的基石块,向人们悲述曾经的辉煌;
不远处有一新石碑。碑曰:
公元一九九四年四月二日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熔基、刘华清、胡锦涛等在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市长李其炎的陪同下,莅临圆明园遗址公园同少先队员一起参加首都全民植树日活动,在此挥锹种植松树和柳树,共计八十株。历史名园又增新绿。
一旁还有江泽民题字: 植树育人
荷花太美了,忍不住对它“情有独钟”,连她们的名字都会让你“心动”——
昭君顾影;
红霞;
姬妃莲;
杏花春雨;
青菱红莲;
还有这朵花魁;
绮春园是一个水景园,水景之大,会让你惊奇。一般常在欣赏荷花之时,常说:荷花池如何,在圆明园种植荷花该怎么称呼?荷花湖?荷花海?
水面倒映着美丽的荷花;四周围绕着绿树垂柳;
三园交界
位于园明三园中心,是园内最大的水面,东、西、南、北各宽五六百米,加上四周小水域,共约520余亩。福海四周建有10多处园林佳景。福海之中的“莲岛瑶台”象征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岛中建有殿阁亭台,“望之若金堂玉所,于楼十二”。盛时,每于端午佳节,都在此举行大型龙舟竞渡活动。冬日结冰后,皇帝乘坐冰床在福海赏游。福海实际上是圆明园的水上娱乐中心。
海岳开襟
位于恩永斋以北湖面正中的一个圆形岛屿上,四面临水,周边用白石砌齐,并护以汉白玉栏杆。岛上主体建筑建在一个两层圆坛上,圆坛下层直径近80米,上层直径斤70米。下层圆坛临水辟有东、西、南、北四座码头。整族建筑金碧辉煌,望之若海市蜃楼。
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