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2012-04-06 13:23:46)
标签:

上海鲁迅纪念馆

国立中山大学

答北斗杂志社问

娜拉走后怎样

分类: 静安、普陀、虹口

鲁迅纪念馆坐落于鲁迅公园内。1950年由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筹建,1951年1月正式向公众开放。1994年上海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国家文物局评鲁迅纪念馆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纪念馆前鲁迅的铜像;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上海鲁迅纪念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始建于1951年1月。馆名由周恩来题写。馆址初设于山阴路大陆新村10号,1956年迁入虹口公园(即鲁迅公园)。1998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海鲁迅纪念馆在原址进行改扩建,新馆于1999年9月竣工并对外开放。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纪念馆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开放时间为上午9:00——下午17:00(16: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国定节假日除外)只要参观者在纪念馆门前领取参观票就可以进馆参观。【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展馆序厅鲁迅先生的雕像。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展馆设在二楼,大屏幕型玻璃外的艺术塑像。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 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的诗 《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鲁迅先生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呐喊”和“彷徨”,两部巨著拉开叙述;【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生命的路

“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鲁迅走出稽山镜水的故乡,在与黑暗社会的抗争中,艰苦跋涉,奋然前行,留给历史深处一个个厚重的足迹,见证了他不平凡的人生轨迹和成为一代思想文化伟人的心路历程。【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东方发白,人类向各民族所要的是“人”,——自然也是“人之子”。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通过投射在三面墙体上的巨幅影视,浓缩了鲁迅在与黑暗世界的斗争中,披荆斩棘,艰难跋涉,奋然前行的光辉一生,见证了他不平凡的人生轨迹和终成一代思想文化伟人的起伏跌宕的心路历程。

展厅内循环播放着有关鲁迅的短片。【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首在立人

“立人”是鲁迅思想的核心。鲁迅认为,救国救民之道“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养成无数人格独立、意识觉醒、精神健康的新人,建立“人国”,民族才有希望。为重铸民族精神,实现这一思想,鲁迅奋力“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毕生奋斗。【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立人”是鲁迅思想的核心,是他一生最重要的理念。鲁迅认为中华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培养无数人格独立、意识觉醒、精神健康的新人,“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在仙台期间,鲁迅逐渐认识到,变革社会的“第一要著”是改变国民的精神。1906年3月,鲁迅决定离开仙台,弃医从文。仙台医专部分同学为鲁迅(左一)举行话别会并留影。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1914年4月,鲁迅积极参与筹办了第一个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努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新人。5月20日闭幕时,部分筹备人员合影留念。后排右二为鲁迅。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在1924至1925年爆发的北京女师大风潮中,当时在校任教的鲁迅,始终支持学生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和独立人格。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广州国立中山大学,1927年1月18日,鲁迅抵达广州被聘为该校教授、文学系主任兼教导主任。接待青年来访、外出为青年演讲,使鲁迅“太忙了”。国民党右派在广州发动“清党”后,鲁迅为营救中大被捕学生而多方奔走。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1938年3月16日,鲁迅摄于上海景云里寓所。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纪念馆展示了鲁迅一系列的作品。【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随感录》,《新青年》月刊专栏之一。鲁迅从1918年9月起,共在该专栏发表《生命的路》等杂文27篇,抨击封建伦理道德、揭露愚昧腐朽现象,呼唤人性的觉醒,后均收入《热风》。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我之节烈观》,作于1918年7月。文中鲁迅对传统“节烈”观,对妇女身心的戕害进行了深刻揭露和猛烈抨击。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娜拉走后怎样》是鲁迅1923年12月26日在北京师范学校文艺会的演讲,后收入《坟》。在演讲中,鲁迅对妇女解放问题发表了精辟的意见,指出妇女只有取得经济地位独立,才有人格独立。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1930年3月2日,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上,鲁迅发表演讲,提出培养大群心的战士等三项任务,成为指导左翼文艺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答北斗杂志社问》,作于1931年12月27日。鲁迅在文中就创作中的根本问题,提出了“留心各样的事情”等八条意见。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复制品),发表于1932年1月5日《十字街头》,后收入《二心集》。文学青年沙汀、艾芜,对左翼文坛小说创作的状况感到困惑,写信向鲁迅请教,鲁迅即作此文为复,文中给予了详细、具体的指导意见。【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1932年11月22日鲁迅在北京大学的演讲,题为“帮忙文学与帮困文学”,告诫青年学会读书和做人。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画出国人的魂灵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怀着实现“立人”思想、建立“人国”的强烈愿望,以“竭力画出国人的魂灵”为宗旨,创作了一批新文学的经典之作,刻画出中国人民的苦难历程和精神世界,以丰富的创作实绩,成为20世纪中国新文学不可替代的开山者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引领者。【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大屏幕正在播放鲁迅小说《祝福》中祥林嫂;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在鲁迅先生一生的文学创作中,杂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那风雨如晦的黑暗社会里,他用一支犀利的笔,饱蘸激情写下的篇篇杂文,“如匕首,似投枪”,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先生一生中创作的杂文共编为16个集子,这些集子各具特色,名称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故事新编》手稿,收历史小说8篇,1936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后,原稿由黄源收藏,1950年捐赠。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保存者、建设者、开拓者

为了中国人的现在和将来,鲁迅主张实行“拿来主义”。他不遗余力地整理、保存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遗产,引进外国刚健质朴的文艺,倡导新兴版画,为建设中国的新文化竭尽全力。他确信:“将来的光明,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的遗产保存者,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寰宇贞石图》,清末杨守敬所辑石刻拓片集,原书六卷。鲁迅认为全书“极草率”,1916年着手整理,“略加次第,帖为5册”,全书为之改观。【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鲁迅十分注重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吸收,用以滋养中国的文化,建设中国的文化。为此他不仅进行理论建设,对文艺理论做大量的探讨、翻译、出刊工作;还开拓了中国新艺术的领域,倡导了新兴版化艺术。
【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展馆内的一组腊像

鲁迅不仅在艺术上对青年予以指导,还在人格的升华上、艺术的提高上、文艺的认识上不断予以引导,使之成为有进步倾向的革命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展馆中心的墙面组阁成一幅鲁迅的画像。【原创】鲁迅公园(3)鲁迅纪念馆~人立而后凡事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