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外滩(1)中山东一路万国建筑博览群你知多少?

标签:
华尔道夫外滩和平饭店亚细亚大楼中山东一路 |
分类: 黄浦卢湾徐汇长宁区 |
外滩,是上海的象征,也是历史的见证。万国建筑群在这里争相一字排开,一幢幢风格迥异、造型别致、各具个性的建筑,耸立在黄浦江畔。百年沧桑,百年历史,让我们一起追寻那难忘的历史变迁。
你知道吗?人们常说的外滩,只是泛指,在上海的地图上,外滩就是南起延安东路,北至外白渡桥的中山东一路,这就是外滩万国建筑群的精华所在。延安东路至金陵东路,为中山东二路,也有不少历史建筑。
当然,老上海人说的外滩,实际上是黄浦江畔。它是上海的一道最具时代感的风景线,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黄浦江畔的堤坝,一直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最佳之地。
中山东一路1号 亚细亚大楼
亚细亚大楼原名:麦克倍恩大楼。优秀近代建筑,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大楼建于1916年,位于中山东一路延安东路口的亚细亚大楼,有“外滩第一楼”之称。1966年前,英国壳牌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长期租用这幢大楼的底层。现在主要入驻: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
上海市人民政府一九八九年九月二十五日公布:亚细亚大楼
【亚细亚大楼,旧名麦边大楼,建于1916年,巴洛克为主的折衷主义风格。英商马海洋行设计,框架结构,1938年加至7层,占地1739平方米。大楼外观具有折中主义风格。立面为横三段、竖三段式。底段与上段均为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有“外滩第一楼”之称。】
中山东一路2号 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
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原名:上海总会大楼。优秀近代建筑,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10年,这是一座典型的英国古典式建筑,当时为英国总会所用,又叫上海总会,也称上海俱乐部。1971年,上海总会大楼曾名为:东风饭店。
上海市人民政府一九八九年九月二十五日公布:上海总会
【上海总会大楼建于1910年,地面5层,地下1层,由英国著名建筑师忒莱特设计,华斯·艾斯金公司承建,建筑面积9811平方米,是上海最早采用水泥为建材的建筑。外观为典型的英国复古主义样式,爱奥尼克式柱、芒萨尔式楼顶以及顶部南北两端各有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嘹望亭,凸显大楼巍峨挺拔的身姿。】
中山东一路3号 (原为外滩4号)有利大楼
有利大楼,曾名:友宁大楼。优秀近代建筑,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原为有利银行[英]。公和洋行设计,裕昌泰营造厂承建1916—1918年建造,是上海最早的钢框架结构建筑之一。折衷主义风格,立面作三段式处理,东北转角设巴洛克式塔亭。檐口、壁柱、券部等也采用巴洛克装饰。
大楼建成后,被华商保安、保家等保险公司联合租赁。大楼早期中文名称为“友宁大楼”。
2004年改建为高档购物消费场所“外滩3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一九九四年二月十五日公布:中山东一路4号
有利大楼处于:中山东一路与广东路 路口。
中山东一路5号,日清大楼
日清大楼,又名:海运大楼,优秀历史建筑。原为日清大楼,[日清汽船株式会社]。德河洋行[英]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921—1925年建造。立面三段式划分,采用较简洁的古典装饰,1996年,东立面南侧增开一门。现在使用单位:华夏银行上海分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一九九九年九月廿三日公布:中山东一路5号
中山东一路6号 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中国通商银行大楼,又名元芳大楼,优秀历史建筑。原为中国通商银行(盛宣怀创办的国内首家商办银行)。马礼逊洋行[英]设计,砖木结构,1897年竣工,是外滩现存最老的建筑之一。哥特复兴风格。立面原为青、红砖镶砌的清水墙,各层窗洞自上而下分别用尖券、平券、弧形券、半圆券。现今则是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所在地。
上海市人民政府一九九四年二月十五日公布:中山东一路6号
中山东一路7号 盘谷银行
盘谷银行-大北电报公司,优秀历史建筑。大楼原为大北电报公司[丹挪英、丹俄、英挪电报公司联合组成的大北电报公司1882年在此建立上海第一个电话交换所]。通和洋行[英]设计,砖混结构,1906—1907年建造。法国晚期文艺复兴式,立面三段式划分,入口及两侧顶端方穹顶采用巴洛克装饰。
现使用单位:泰国盘谷银行上海分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一九九四年二月十五日公布:中山东一路7号
磐谷银行-大北电报大楼,1882年在此建立上海第一个电话交换所。
中山东一路9号 轮船招商总局
轮船招商总局又名:旗昌洋行大楼招商局大楼。上海市第二批历史保护建筑。大楼建于1901年,通和洋行[英]设计,三层砖木结构,外观仿文艺复兴式样,底层为石砌外墙和拱形门窗,上面两层是清水红砖墙,有双柱外廊。如今夏姿上海旗舰店入驻。
挑框门楣上,清晰可见“轮船招商总局”,这是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第一家大型轮运企业。
中山东一路10-12号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前身:汇丰大楼、市府大楼(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和洋行[英]设计,大楼建于1923年。这座仿古典式的圆顶建筑物,可以称得上是上海近代西方建筑中的最佳作品。外形模仿古典的砖石结构,内部为古典主义形式,如爱奥尼克式的柱廊、藻井式天花班等,显得富丽堂皇。50年代后至1995年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楼,现为浦东发展银行。
中山东一路13号 上海海关大楼
上海海关大楼,优秀近代建筑,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27年,公和洋行[英]设计,建筑风格总体上属于古典主义,正立面是典型的多立克柱式。大楼高8层,上面有高大的钟楼,10层楼高,是仿美国国会大厦的大钟制造的,在美国造好后运到上海组装,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现在使用单位:上海海关。
【关于钟声】1928年1月1日凌晨1点,海关大钟敲响了第一声,一直以英国皇家名曲《威斯敏斯特》报刻,上世纪那特年代乐曲改为《东方红》。1986年10月英国女皇伊丽沙白二世访问上海,经批准,决定将海关钟楼恢复原状,海关钟楼又响起了《威斯敏斯特》乐曲。1997年上半年,陆续有些华侨和旅游者,出于爱国主义感情,写信给有关部门要求海关大钟停放《威斯敏斯特》乐曲, 2003年5月1日起海关大钟恢复播放《东方红》报时音乐。
中山东一路14号 上海市总工会
宝顺洋行-德华银行-交通银行大楼-上海市总工会。原为交通银行。鸿达洋行设计,陶馥记营造厂承建,1947年建造。带有装饰艺术派风格。立面强调竖线条构图,中轴对称,顶部加高两层作塔状造型。装饰简洁,底层及入口用黑色大理石饰面。
上海市人民政府一九九四年九月廿三日公布:中山东一路14号
这也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一座。1951年,交通银行总行迁回北京,上海市总工会进驻至今。
中山东一路15号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原为:华俄道胜银行(国内首家中外合资银行),1928年归中央银行后改称中央大楼。倍高洋行[德]倍克和宾午设计,项茂记洋行承建,混合结构,1901-1905年建造,是上海最早使用釉面砖贴面、电梯和卫生设备的建筑。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现在这里是上海外汇交易中心。
上海市人民政府一九九四年二月十五日公布:中山东一路15号
华俄道胜银行,1895年,为与在华的英商银行抗衡,俄国万国商务银行联合法国霍丁盖尔银行、巴黎荷兰银行、里昂信贷银行、巴黎国家贴现银行组成了华俄道胜银行。第二年沙俄政府诱使清政府参股500万两,该行因此成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其上海分行同年在外滩15号对外营业。
中山东一路16号 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原为台湾银行[日]。德和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26年竣工。造型为简化的希腊神庙建筑式样。东、南立面饰复合柱式,2、3层上部饰简洁的的线脚。
【中国农民银行是国民党政府四大国家银行之一,成立于1935年4月,总行设在汉口。其前身是1933年建立的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上海分行于1935年2月开始营业,1937年曾将总行迁至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后,外滩16号的台湾银行撤离,农民银行上海分行就搬入此地,对外营业。】
上海市人民政府一九九四年二月十五日公布:中山东一路16号
中山东一路17号 友邦大厦
友邦大厦,原为字林西报大楼(英文字林西报[1850-1952])。德和洋行设计,茂生洋行承建,钢筋混凝土结构,1924年竣工。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一层中间饰多立克式双柱柱廊,屋顶两侧有一对巴洛克式塔亭。目前使用单位: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远东保险王”史带和他的“美亚帝国”1919年,美国人史带在上海创办了美亚保险公司,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创立了友邦人寿保险公司、友邦水火保险公司、友邦银行,并与他人合资组建了、四海保险公司、法美保险公司、泰山保险公司等,从而建立了一个以美亚保险公司为核心的多元化经营的保险集团,史带也因此号称“远东保险王”。外滩17号字林西报大楼是“美亚帝国”的所在地。】
上海市人民政府一九九四年二月十五日公布:中山东一路17号
中山东一路18号 麦加利银行大楼
麦加利银行大楼由英资公和洋行设计,1923年由老牌的英资银行麦加利银行又名渣打银行建造。呈文艺复兴时期折衷主义风格,共5层。为使建筑具有高度感,现顶楼加了三角形屋顶。有趣的是,这幢建筑与外滩24号横滨正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建筑形式十分相似。
【麦加利银行,1858年7月,渣打银行在上海设立分行,因首任分行经理名叫麦加利(John Mackellar),上海人习惯称之为麦加利银行,其业务量仅次于汇丰银行。行址初设江西路,1892年迁到外滩18号。】
优秀历史建筑。2004年底,改建完工后,1、2楼的欧洲名牌精品店陆续开张拥有众多世界顶级品牌。
上海市第一批历史保护建筑。 1965年,汇中饭店改称为和平饭店南楼。
2010年7月28日,历经三年修缮翻新后的饭店虽然中文名称保留了“和平饭店”,但英文名称却更改为“Fairmont Peace
Hotel”(费尔蒙和平饭店)。
中山东一路23号 中国银行大楼
[英]陆谦受与公和洋行设计,1937年大楼结构大致完成。大楼形体属装饰艺术派,外墙青石饰面,强调垂直线条和几何图案装饰,顶部两侧呈台阶状,塔楼部分冠以蓝色四方攒尖屋顶,檐下有斗拱装饰,正面两侧配以镂空花格窗,是外滩唯一的一座具有中国传统装饰的早期现代高层建筑,也是30年代外滩唯一的一座由中国建筑师设计并经外国建筑师参与工作的大型建筑。
中山东一路24号 中国工商银行
原为横滨正金银行。公和洋行设计,阿尔公司承建,钢筋混凝土结构,1923—1924年建造。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为三段式,中部设一对通贯四层的爱奥尼巨柱,局部采用日本的武士及菩萨雕像作为装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正金银行的产业由中国政府接管成为中央银行的行址。
解放后,中央银行由中国人民银行接管。现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
原为扬子大楼(扬子水火保险公司)。公和洋行设计,1918-1920年建造。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分段比例同两侧建筑相协调。底层为平梁式入口;2层为半圆形券窗;3-5层饰通贯壁柱;6层中部为爱奥尼式双柱柱廊。
优秀历史建筑。现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
【扬子保险公司为美商旗昌洋行于1862年创立,总部设在外滩26号,并在中国各口岸建代理处30多家,经营水险、火险、意外险及汽车险,系在上海早期保险业中颇具实力的外资公司之一。】
上海市人民政府一九九九年九月廿三日公布:中山东一路26号
中山东一路27号 外贸大楼
外贸大楼,原为:怡和洋行大楼。建于1920—1922年,由马海洋行设计,裕昌泰洋行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仿英国复古主义派建筑风格,立面采用科林斯柱饰,建筑平面呈凹字形,西面凹进,朝东立面呈三段样式。1、2层门和长窗为罗马拱券式。现在使用单位:上海市外贸局等,罗斯福公馆入驻外贸大楼。
上海市人民政府一九八九年九月十五日公布:怡和洋行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优秀近代建筑
中山东一路28号 格林邮船大楼
林邮船大楼又名蓝烟囱轮船公司大楼、怡泰大楼。公和洋行[英]设计,建于1921年。高7层,另有2层地下室。坚固厚实的花岗石拱券大门旁是古典式柱子。是一座典型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
优秀近代建筑,现为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中山东一路29号 中国光大银行
又名-东方大楼,东方汇理银行大楼。通和洋行[英]设计,建于1914年。原为法商东方汇理银行上海分行,建筑高3层(不包括夹层),巴洛克风格建筑。正面2、3层中部有两根通贯两层的爱奥尼式柱,两侧是较实的墙面。他的顶部出檐较深,并有精致的雕饰。下两层的门窗被处理城高大的拱券,正门上方的拱券下重点饰有卷涡状的断山花。现在使用单位: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一九八九年九月十五日公布:东方汇理银行旧址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优秀近代建筑
另外,中山东一路31号,上海半岛酒店。半岛酒店也是60年多来外滩唯一的一幢新建筑。原先这里是上海友谊商店,2004年拆除,后建半岛酒店。
另外,中山东一路31号,上海半岛酒店。半岛酒店也是60年多来外滩唯一的一幢新建筑。原先这里是上海友谊商店,2004年拆除,后建半岛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