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胶片摄影器材杂感

标签:
加国记忆加拿大摄影器材胶片文化 |
分类: 关于摄影的杂七杂八 |
WEM游乐场
(Nikon FM + 135mm f2.8 + Fuji Superia 200)
拍胶片有段时间了,这段时间器材用得比较杂。
可以说上了扫拍胶片以后,器材的选择很多,也颇为廉价。
正是因为选择多,也很难静下心来好好拍。
一些杂感,记录下来。。。
首先说焦段,手动对焦拍胶片,中长焦大体上效率都很低,浪费颇多,并不适合。
而从标头50到135这一段,单反比较容易手动对焦;在广角段,旁轴手动对焦优势比较大。
当然,广角段可以用大景深超焦距;这也得看风格,不是人人都喜欢。
广角段真正想好好对焦拍,单反很困难,而旁轴基线长,对焦容易。
就胶片机身而言,主要是使用舒适性和效率的问题,对成像影响不大。
相比而言,尼康的机器坚固耐用;而不同品牌设计理念不尽相同,看各人喜欢吧。
真正影响成像的是镜头,德头油润饱和,片子也大多赏心悦目,当然价格不菲。
日系中,Yashica和M42的很多老头也大体上是这类风格。
尼康的镜头,大多锐度很高,色彩偏淡偏沉闷,出片需要不少的调整。
就35mm格式,24,28,35mm想要玩景深,比较困难,需要大光圈近距离拍摄。
而50,85,135mm控制景深比较容易,特别是50mm标头,是tele的感觉,而视角又比较宽,手持容易拍。
胶片拍摄中,胶片的感光度是固定的,85和135mm弱光下要保证快门速度,不大容易。
再说快门,单反结构最大的问题在于快门速度慢不下来。
1/50这样的快门速度,弱光下对单反手持都是挑战。
要求高一点的都需要1/125这样的快门速度才能保证片子的锐度。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弱光和动态场景的手持拍摄。
而旁轴胶片机在这一点上优势明显,1/15这样的快门速度,28,35或50mm手持问题不大。
极限情况下,1/4的快门成功率也比较高。
这一圈器材适应完,该安下心,好好拍片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