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纪实胶片旅行徕卡情感 |
分类: 关于摄影的杂七杂八 |
最近一年多,菜饭在国内已经适应了众星捧月般的独生子女生活。
2013年初带他回老家,离开了他熟悉的一切,他也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干嘛了。
有一点新奇的是大伯可以带他骑摩托车;他很喜欢,也难得体验。
大伯喜欢菜饭,也很会用心安排跟菜饭在一起的时间。
因为大伯并不跟我们住在一起,每天,等待大伯来就成了菜饭的必修。
孩子们就是简单而直接,谁对他好,对他们用心,他们会感受到。
喜欢这样的瞬间,有故事的瞬间。:)
这次回国一个多月的旅行带了28/35/90三支镜头,90的利用率最低。
而且出门之前90也刚入手,没有认真拍过(M90f2.8和M90f4倒是都用过)。
以我的拍摄习惯,有很多弱光下慢门的应用。显然我低估了90带来的挑战。
这个焦段其实也不算陌生,人像和特写的常用焦段。
主要问题出在,我这批都是用的ISO200的胶卷。
28和35弱光下的应用1/4或1/8之样的快门速度,并不是什么太大问题。
用90的时候,多用在1/15(显然会欠一点),但几乎不能出片。
主要原因有三个:
1)快门速度偏低,被摄对像(偏远,相对于35)极易移动;
2)低快门,手震影响(问题不如#那么严重)
3)景深,一般都是光圈全开用,主体一近,景深很淺,加上慢门下主体可能的移动,极难控制。
4)对焦难度,90段用徕卡M在对焦上相比于单反并没有什么优势,M6取景框里所占比例偏小。
这些原因加在一起,最终很少有满意的片子出来,也就不奇怪了。
遗憾?有一些。不过,这样或那样的遗憾这也是摄影的一部分。
当然,90E55是铭镜之一,素质没有问题。
用好,也颇为挑战。
喜欢这篇博文的同学就顺手点下“喜欢”吧;
谢谢您的支持,愿您一天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