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中国行2011,#27(川行杂感记)

标签:
泥巴中国行2011摄影e-31260青城山旅游四川 |
分类: 旅游风光题材 |
上面这张片子拍的是青城山后山,跟当时的真实感觉很接近。
不同于张家界,青城山地区很少能看到石头山体,山峰也颇为柔缓,常常没于雾气之中。
这一篇是这次四川之行的杂感记录,内容上没有特别的顺序,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为日后留个念想。
青城后山以自然景观为主,俺花的时间比较多。
徒步负重(三角架及其它器材)走在富于负氧离子的大山之中,感觉还是很舒服的。
酒店大堂提示说,青城山地区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十倍于都江堰市区。(或许,百倍于北京?)
这样的有氧运动机会实在难得,俺怎么能放过?
(不过,同行的朋友还是不能理解,五六个小时的徒步山区行走,好象泥巴对自已太狠了?)
青城后山是俺最近几年爬过的难度最大的一个。
不少地区只能在貌似无路的地方,单人俯身通过;而且接近60度的坡道也极为常见。
同时,5.12地震对驿道的破坏也非常厉害,估计未来三五年以内难以全部修复。
行走在古人走过的驿道上,一路各色蝴蝶相伴,亲身体会当年人们的生存状态也是难得的体验。
摄影器材上,E-3和1260的组合在户外用得最多,不错的风雨无阻的装备;
带了套GND,但基本上没用,山区气候比较阴,湿气颇大;没有状观的天象,天空也少有细节。
ND和三角架倒是在拍瀑布的时候用得比较多。
(E-PL1和徕卡M50F2主要是散步以及室内用得多一些,结合S档的应用,室内弱光没问题)
这次在青城山地区借了辆大众的车车,俺开着感觉还真不错;
大众的车子传动调得不错,低速扭力大,动力也是招之即来。
感觉上,以后自由自在的“自驾+导航”应该作为在国内旅行的主要形式;
同时,选择自驾也会强迫事先多做些研究,行程安排也会更合理一点。
(而这次有一两天的时间浪费掉了,挺可惜的)
话说成都平原的山区,民风很是淳朴,常让人感动;
美女和爱美的女人很多,在陡峭的山路上也常见不适时宜的小细高跟儿,哒哒哒地走过。
不过,总体感觉,国内长大的孩子们与大自然的亲近程度跟国外差很远。
景区常见年纪轻轻的“走不动”一族,出门就要坐车,怎么能体验户外的乐趣?
说起民风,在四川也遇过强买强卖的;这些恐怕都是商业化的结果。
成都的龙抄手总店就是一个例子,不妨提醒朋友们注意。
相对而言,龙抄手的食物也就是平均水平吧,价格可不是,服务也不能让人满意。
回想想,在四川,吃得还是挺爽的,哪怕是农家餐馆,菜品还都不错。
跟国内其它地区的所谓川菜(麻呛不堪)相比,在成都地区吃的川菜非常舒服。
即便是为了吃,下次还是要去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