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弱光年会,VF-2与徕卡的舞台

(2011-06-02 04:50:02)
标签:

加国记忆

摄影

年会

e-pl1

vf-2

徕卡

50mmf2

文化

分类: 人文纪实题材

弱光年会,VF-2与徕卡的舞台

 

临行前的最后一天,正赶上年会,也就是吃喝玩乐的聚会。
这样的弱光场景,不是活动摄影师,一般是不宜用闪光灯的。
E-PL1的弱光表现说得过去,当然可以更好;
不过对高感的需求最终将会在ISO3200-6400可用以后变得不再迫切;
毕竟高感代替不了快速镜头及补光。

 

另外,弱光场景也是过去单反用手动头的恶梦场景。但在EVF的年代,一切变得容易得多。
当然,极弱光线下,EVF中带噪点的影像以及迟缓的更新速度,也会给对焦带来困难;

一般应用而言,有EVF弱光下用手动对焦还是非常的方便。

 

悄无声息地拍了些片子,选择可上的发几张。


弱光年会,VF-2与徕卡的舞台

 

自打用PEN+EVF+M50以后,好象器材非常拉风。(上次俱乐部聚餐就有人专门提起)
这位活动摄影师专门过来打招呼,说俺的器材让他想起了过去的徕卡。
俺说,莫问题,镜头是徕卡,机身不是。

 

很多初学者都把职业人的器材神化了,他的器材也不过是中下水平;
适当的对焦能力,变焦镜头(单机)和外闪是必需的。


弱光年会,VF-2与徕卡的舞台

 

数码年代,摄影服务这行从业要求也极大地降低了。
这位是摄影师的助手,LCD取景,内闪,而且多数时候是单手持机随便拍拍。
这样的聚会,可能大家更认可snapshots吧;其实,这跟摄影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不信?拿笔写东西就是写作吗?一样的,简单道理。
摄影人如果不能超脱snapshots的思维,就很难上一个大的台阶。

 

弱光年会,VF-2与徕卡的舞台

 

一位接触摄影时间不长的兄弟说,镜头玩转接是歧途;
多数时候,俺是认同这句话的,也十分欣赏兄弟的感悟和独立思考能力。

比如,把25毫米的旁轴头转到M43上当标头用,这就是种极不可取的方式。
胶片年代25毫米广角头的精髓就在于畸变的光学修正,当标头用是不是牛刀杀虾米?
同时,这样的镜头再怎么转接,它也是广角头的特性。
以此类推,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

 

不过,也有些情况算是例外;比如50毫米镜头转接到M43上。
胶片年代的50毫米标准镜头,平实的视角,多是经典设计,铭镜甚多,物超所值。
转到M43上以后,等效100毫米也算是经典焦段,介于85-135之间,半身人像,挺合适的。
俺实际用徕卡50的感受也的确如此,几乎不存在光学缺陷,表现相当出色。
(35毫米胶片旁轴头用在APS-C上的情况类似)


弱光年会,VF-2与徕卡的舞台

 

电子时代了,谁还没有点电子玩具呢?
昨天在车上还跟同事说,现在想找个没有苹果产品的人还真挺不容易的。
今天会上,提问也都变成了给秘书发电子邮件,秘书管念出来。

 

---

 

行了,到这儿,VF-2的适应过程算是结束了。
一句话的感受就是,如果想在PEN上用手动头的话,它是不二之选。
(如果您不想在日光下看LCD的话,VF-2也是不错的选择,还多了自由的取景角度)

(会上也小试了E-PL1的视频,很电影啊!手动对焦加上摄像的同步摇移,还需要一点练习)

 

明早出发,带着给菜饭小同学的礼物出发!

礼物会是什么呢?这,是个秘密...弱光年会,VF-2与徕卡的舞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