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故事:入二手器材,有点感动,啥是健全社会?

标签:
加国记忆摄影故事文化残障人士二手器材聋哑 |
分类: 关于摄影的杂七杂八 |
今天本来是要发别的片子的,临时改成这篇。
入了片中的二手器材,刚回到家,有点感动,让俺慢慢聊。
今天有本地二手广告,片子里的东东,要价很厚道。
象曼富图的夹子,很有用,但俺一直没想花那么多银子入。
卖家留的电话有点奇怪,877#######,不象是个人电话。
打过去是电信公司的服务电话,自然也说不出什么结果;于是就把俺的号码发过去。
第一次,俺的电话响了,没接着,留言也没声儿。
下午电话又响了,接了,开聊,总觉得不顺畅;就象接了个非洲长途似的。
再三确认了地址,俺就开车出发了。
其实不远,很快就到了,是个极大的公寓楼。
因为泥巴还在感冒中,想想还是别进人家门儿,在大堂搞定最好。
不过,按了门铃,门开了,也说不上话。行,楼道搞定也行吧。
很长的楼道,到了。再按门铃,一老爷子开的门儿,一脸笑容。
一身棉服的俺说,俺感冒中,不要进门了吧。
穿着短裤短袖的老爷子没说话,举起了胳膊,显示他强建的体魂,邀请俺进去。
行,人家不介意,俺就进吧。
才意识到,这家俩老人都是聋哑人。
进到屋里,宽敞整洁舒适温馨,只是寂静无声。
交易很简单,也没有还价,老爷子细心地把灯架固定好,就算结束了。
俺看他的电池供电的索尼视频灯不错,老爷子示意是跟摄影像机一起的,不单售。
其它也没俺感兴趣的东东,就告别了。
回来的路上,俺有点感慨,在这个西方国家也生活了N年了。
忽然间发现,这个社会还有太多不为俺所知的方方面面了。
让人感动的是,普通的残障人士能过着如此独立体面的生活。
或许,不健全人的生活质量也是衡量社会健全程度的一个指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