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对比对焦及拍娃器材

标签:
加国记忆每日一片摄影器材拍娃文化育儿g145200 |
分类: 关于摄影的杂七杂八 |
用无反光板机机有段时间了,也成了系统。
泥巴本人的摄影也是从单反开始的,相对而言还是更习惯G1这种单反式的使用方式。
泥巴曾发过一篇博文谈对比对焦,俺看无反光板相机的“对比对焦”;
最近入了45200以后,对这个有了更深的感受。
无板机器一般都提供了不少对焦形式,但不少人使用后的感受是不锐,总觉得对不准。
先看看下面俺用G1+45200室内抓拍的片子吧:
100%截图(LR3直出,没有后期):

要说的是,1)片子景深比较浅,足够的浅;2)对焦足够的准。
很难想象这样的对焦精度不能满足一般的应用。
密诀?没啥密诀。
手动选择对焦点(松下的机机可以用箭头任意移动对焦框)+
最小对焦框。
无板机机所用的对比对焦代表着将来极可能大行其道的对焦方式,而单反的相位检测方式则属于过去。
从摄影拍片的原理上讲,获取指定区域尽可能锐的图片才是目标!
对比对焦直接干的就是这事儿,而相位检测方式则不是。
或许有人该担心象泥巴这样的用法,会不会影响对焦性能啊?
是略有下降,实话实说,但准确度大大提高了。
俺在朋友家同场景,G1+45200和D80+70300的长焦端(等效400mm vs. 等效450mm),
对焦性能的比对,G1仅仅是略弱一点而已。
同时,在增加照度的情况下,大家都有提高,差别可以忽略。
(应该指出,G1是第一代无反光板机机,对焦性能一般)
(小提示:在极弱光线下,把对焦框大小设回默认大小可以提高对焦的成功率)
一句话,使用得当,对比对焦无论在精度上还是在速度上都可以满足日常使用的要求。
------
扯完了对比对焦,再来聊聊上次提的:闲聊:拍娃需要啥摄影器材?
上回的文章俺转到加国一论坛,有人提出异议,核心分歧在于:
泥巴认为拍娃拍摄条件可控;而他认为不可控,同时一般的器材难以应付拍摄“在月光下跳舞的娃”。
听起来有点好笑,是不是?
且不说,“补点光入门机也可以拍在月光下跳舞的娃”,而且可以拍得很好。
为了假想中的N年一遇的场景,作好器材准备(特别是数码器材)?
不是荒唐,就是扯淡。
其实,烧器材不需要理由。
有人可以一掷千金入牛机牛头,而懒于增加室内照度;
有人可以入大光圈头,就为了极致的淺景深;而懒于用焦距&物距获得同样的实用淺景深;
... ...
这个浮燥的物质年代,耐心提高技艺是很珍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