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拍娃需要啥摄影器材?

标签:
加国记忆每日一片摄影器材拍娃文化育儿g1 |
分类: 菜饭传奇(儿童摄影) |
不少人是因为要拍娃而入的摄影器材,泥巴也是其中一员。
从一张白纸入手,自然是一头雾水,摸不清门道。
在这个数码时代,器材是日新月异;出于商业利益,误导忽悠也无处不在。
曾经的“唯像素论”和“唯画幅论”,以及最近的“唯高感论”,都是些莫明其妙的言论。
器材对于用户而言是用具,而对于不少人而言是饭碗,立场不一样,出发点自不相同。
奇怪吗?一点都不奇怪。
上面这张片子的拍摄工具是G1,原配套头1445(光圈也不大,f3.5-f5.6),二手的尼康外闪SB600,永诺离机引闪器,总价值大该4000人民币左右吧。我觉得,如果不追求拍很激烈的片子,这套器材拍娃完全够用了。
实际上,市面上,任何入门数码单反套机或无反光板EVIL相机,加套外闪也都可以。
(DC当然也行,只是为了画质和稍大幅面的输出,还是单反级别的相机好一些)
其它的,什么高感,追焦,高像素和全画幅等等全部不是必需的!
(当然,有了器材以后,需要学习怎么才能用好它们;摄影上的提高是脑力活动!)
拍娃是为人父为人母的同学们很想做好的一件事情,其实很简单。
为什么?因为拍摄条件可控。
白天室外,自然一切不是问题。
通常感到困难的都是在室内,这也是N多人非大光圈定焦或牛X高感不能拍的场合。
为什么不提高室内照度?这很经济啊!
为什么不可以用外闪跳闪(只要不直接对娃闪光就可以了)?也很经济啊!
大光圈或牛X高感只是为偷懒找个借口而已。
泥巴可以负责地说,
光线充足的入门机最低感光度的片子画质要强过弱光下牛机牛X高感片子!
(而加支外闪就可以在室内使用最低感光度,当然,多支外闪就更不是问题了。)
很讽刺吗?
这么简单的事儿,没有一个商家会主动向消费者宣传的。
不过,这恰恰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