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俺看无反光板相机的“对比对焦”

(2010-09-05 09:12:21)
标签:

加国记忆

摄影

器材

杂谈

对比对焦

对焦

文化

分类: 关于摄影的杂七杂八

俺看无反光板相机的“对比对焦”

 

这是昨天去朋友家BBQ拍的菜饭,跟今天的主题有点关系。俺看无反光板相机的“对比对焦”

 

用GF1有些天了,这类无反光板可换镜头相机跟传统的DSLR还真有些不同;

刚开始用,多少还真有点不适应。主要不同在于,没有了反光板,电子取景;

同时采用了不同于以往相位检测对焦的方式,使用对比对焦(至少目前是唯一的对焦形式)。

 

传统的DSLR在选择了对焦点以后(排除器材故障及素质因素),

拍出的片子,焦点处往往是清晰锐利的。

反观对比对焦,却和这样的结果不尽相同;不少时候,片子找不到明确的对焦点。

这一点在拍人的时候特别明显,因为我们总是希望人眼在焦点上,清晰而锐利。

 

为什么?俺看无反光板相机的“对比对焦”


这大体上还是要从对比对焦的原理说起,

对比对焦,实际上是对获取的图象信息进行处理,对指定区域(对焦框)进行寻优的过程。

这种寻优目标,我猜测就是指定区域反差达到最大化(而不是某一点)。

这就是解释了一些问题,

比如说:很多时候,应用笑脸模式,正面拍人;屏幕上显示的实际对焦框很大,罩住了人脸。

而出来的片子,焦点并不保证在人眼上(跟算法有关);这在浅景深下极为明显。

但如果景深足够的话,人脸全部在景深范围的话,这样的结果一般是可接受的。

 

而上面的片子,在人脸稍侧一点的情况下,结果反倒比较理想。

 

那么用对比对焦可以达到传统DSLR的对焦效果吗?

没有问题,手动选择对焦点,缩小对焦框;这样性能会受影响,但结果与DSLR一致,且不会跑焦。

换句话讲,要严格认真拍片的话,还是要手动控制才成。

如果不关心这些技术细节,而更关注片子内容的话,对比对焦也是够用的。

(另外,无反光板相机用手动对焦镜头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对焦点自动放大,手动对焦更容易了)

 

不少人说,摄影史上不少大师也尽拍糊片,此话不假。

但那是受手动对焦的制约,本来手动对焦就是个大约摸的事儿。(中幅以上用大光圈更是如此)

不过,在数码时代,太多人喜欢100%看片子,对得上焦,对不上焦还是很容易察觉的。

因此,对于对焦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