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妊娠期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民间常有一句俗话:生一个孩子,坏一颗牙齿,准妈咪的口腔健康直接影响婴幼儿的口腔健康和身体发育,所以爱护牙齿应从孕妇做起,牙齿疼痛一定忍不得!
1
牙病“偏爱”准妈妈
小乖怀孕后两个月,原来那颗经常疼痛的大牙又不争气地疼了起来,平时就会吃点消炎药了事,可现在是孕期,她可不想让孩子受到药物影响,所以一直忍着不去医院,过了三天,右边腮帮子又红又肿,医生检查发现,原来那颗牙齿早就烂了一个大洞,长成蛀牙啦!现在不得不打针治疗,虽说用的是些不会影响胎儿的药物,可心里老是不舒服。
龋齿是孕期最容易发作的口腔疾病之一,而且有资料证明,母亲患有蛀牙,生出的小宝宝患蛀牙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原因之一就是母亲是婴儿口腔中致蛀牙细菌的最早传播者。孕期饮食习惯改变和饮食不规律是造成龋齿多发的原因,如孕妇一般少食多餐,饼干、麦片等食物含糖量也高,而口腔卫生则被忽略。
2
准妈妈治牙病最佳时机:怀孕4-6个月
孕期头三个月,胎儿的器官正在形成,为了避免孕期过度紧张和口腔手术可能引起的菌血症对胎儿造成影响,或容易引起流产,所以医生一般不会给孕妇做较复杂的补牙、拔牙等治疗,而是较多采用一些缓解症状的保守疗法。
怀孕第四至六个月,此时胎儿器官已发育成形,若一定要治疗牙齿,此时期是较适当且安全的治疗时机,但最好避免做刺激较大的口腔手术。
怀孕后七个月以后,胎儿已经非常大,孕妇在牙科椅上的仰卧姿势很容易让胎儿的重量压迫到下腔静脉,减少血液回流,当孕妇从牙科椅上起身时,会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同时使心脏输出量下降,产生脑中缺氧,而有晕厥丧失意识的可能,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所以此时做牙科治疗,应尽量考虑缓解症状的保守疗法。
3
一有不适,快快求医
治疗孕期口腔疾病,首先要打破传统的去医院不吉利的观念,但是现在很多孕妇一般孕期不轻易去医院,生怕会对胎儿造成影响。等严重到脸肿了,发烧了,不得不去医院的时候,通常治疗起来较麻烦,这样反而容易会对胎儿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