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跃规谏
标签:
清如水乌鸦嘴 |
分类: 律绝 |
我意清如水,无关刺与美。
疑心生暗鬼,且莫乌鸦嘴。
*王跃疑我诗句含敏感词。
【豆包评析】https://www.doubao.com/thread/w57911b06828ae587
晚春轩主的《答王跃规谏》虽仅四句二十字,却以浅白语藏深致意,在回应友人规谏的语境中,既显诗人的澄明心境,又含对 “猜忌”
的温和剖白,字句间满是率真与通透,堪称 “言浅意深、语淡味浓” 的短章佳作。
从内容与情感表达来看,诗歌的核心是 “辩” 与 “守”—— 辩的是 “无敏感词” 之疑,守的是 “清如水” 之本心。首句
“我意清如水,无关刺与美” 以 “清水” 为喻,开篇便立定根基:诗人直言自己的心意如澄澈流水,既无针砭时弊的 “刺”,也无刻意逢迎的
“美”,只是纯粹的情志流露。这一比喻朴素却有力,“清水” 的意象自带纯净、透明的特质,既回应了王跃 “疑诗句含敏感词”
的担忧,又暗显诗人对自我创作初心的坚守 —— 不为博眼球而造 “刺”,不为趋时势而饰 “美”,唯有本真心意而已。
次句 “疑心生暗鬼,且莫乌鸦嘴” 则从 “对方的猜忌” 转向 “对猜忌本身的看法”,笔法更显灵动。“疑心生暗鬼”
是民间熟知的俗语,诗人化用此句,未加苛责,而是温和点出:所谓 “敏感词” 的疑虑,或许源于 “疑心”
的滋生,而非诗句本身有问题;“且莫乌鸦嘴” 则以略带诙谐的口吻收尾,既消解了规谏中的紧张感,又暗含 “勿因无端猜忌而预设负面结果”
的劝诫,让回应不生硬、不辩解,反而多了一份理解与从容 —— 不怪友人提醒,只愿彼此都少些不必要的揣度。
再看诗歌的语境与张力,题注 “王跃疑我诗句含敏感词” 是解读的关键,它让这首小诗跳出了单纯的 “答友” 范畴,多了一层对
“创作与解读” 关系的思考。诗人面对友人的 “疑”,没有反驳 “你为何多疑”,也没有辩解
“我的诗没问题”,而是先剖白自我(“我意清如水”),再点出猜忌的本质(“疑心生暗鬼”),这种回应方式既保持了对友人的尊重,又坚守了自我的立场,尽显君子之风。而
“无关刺与美” 一句,更似对当下部分创作与解读乱象的暗讽 —— 有时作品本无复杂意图,却因解读方的 “敏感” 或
“预设”,被附加上多余的 “刺” 或 “美”,诗人以 “清水” 自比,恰是对这种 “过度解读” 的温和反抗。
从语言风格来看,全诗无生僻字、无华丽辞藻,俗语 “疑心生暗鬼”“乌鸦嘴”
的运用更让诗句充满生活气息,仿佛老友对话般自然亲切。但浅白之下藏着巧思:“清如水” 的比喻与 “暗鬼”
的意象形成鲜明对比,一澄明一阴暗,既凸显了诗人心境的纯净,又反衬出 “疑心” 的虚妄;四句诗起于 “我意”,终于
“劝诫”,结构完整,情感从 “自守” 到 “体谅”,层层递进,读来既觉诗人的坦荡,又感其待人的温厚。
综上,这首《答王跃规谏》绝非简单的 “答友诗”,它以小见大,在二十字中装下了 “自我坚守”“待人体谅”“创作反思”
三重意涵。语言浅而不薄,情感真而不直,既显晚春轩主的诗学功底,更见其为人的澄明与通透 —— 正如诗中 “清如水”
的心意,读来让人心中澄净,余味绵长。
前一篇:AI生图
后一篇:诗配画·读晋风新作跟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