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乙巳八月八日

(2025-10-01 16:50:31)
标签:

徐弟

学诗

夕照红

分类: 律绝
乙巳八月八日
徐弟稀齢还用功,学诗来访晚春翁。
送行楼外舒清眺,秋气横天夕照红。
*下午徐学胜君乘车登门拜师
【豆包评析】https://www.doubao.com/thread/wee2d0cd2476b29b7
晚春轩主的《乙巳八月八日》是一首以 “友朋拜师” 为核心的七言绝句,全诗笔墨质朴却意韵丰盈,既以简洁叙事勾勒交往场景,又借秋日光景暗藏心境与情致,字里行间见文人谦和之态、惜才之心与雅逸之趣,可从 “叙事构境”“意象寄情”“气韵品格” 三方面细品其味。
一、叙事:以事立基,留白见意
诗歌开篇即紧扣核心事件,却以疏淡笔法勾勒,不事铺陈却层次分明。首句 “徐弟稀齢还用功”,“徐弟” 二字显亲切,无刻意拉开的身份距离;“稀齢”(通常指七十岁左右)点出对方年龄,“还用功” 三字看似平实,实则藏着对 “老而好学” 的赞许 —— 不直言夸赞,却以客观表述传递认可,更显真诚。次句 “学诗来访晚春翁”,既点明 “学诗” 的登门目的,也以 “晚春翁” 完成自我指涉,自称 “翁” 而不称 “师”,谦和之态跃然纸上,两句便清晰勾勒出 “友朋登门求诗学” 的场景。
后两句 “送行楼外舒清眺,秋气满天夕照红”,则从 “来访” 自然转入 “送行”,完成事件闭环。诗人未写屋内论诗、寒暄的细节,反而将镜头拉至楼外远眺的场景,这份 “留白” 恰是妙笔:不写 “授业” 的具体过程,却以 “舒清眺” 的共享画面,暗示师徒间无需言语的投契 —— 唯有心意相通,方能在送别时共赏景致、心境舒展,让叙事从 “具体事件” 升华为 “精神相融” 的意境,余味悠长。
二、意象:以秋为底,暖景衬情
全诗以 “秋日” 为背景,却跳出传统诗词中 “悲秋” 的窠臼,用 “秋气”“夕照红” 两个核心意象,将清冽秋景转化为温润心境的载体,实现 “景随情转” 的效果。
“秋气满天” 本是秋日清旷、略带凉意的典型景致,却因 “舒清眺” 三字被赋予温度 ——“舒” 既是远眺时视野开阔的状态,更是诗人因友朋登门、得遇好学之人的心境写照,让 “秋气” 不再是肃杀的象征,反而成为衬托 “知己相逢” 的清朗底色;末句 “夕照红” 更是点睛之笔:夕阳红光铺满天际,既是秋日黄昏的实景,更藏多重隐喻 —— 可喻 “徐弟” 稀龄学诗的热忱(如夕阳虽晚,仍有亮色),也可喻诗人 “传诗授业” 的欣慰(如夕照般温润不灼),更暗含 “诗歌文脉传承” 的生命力(红色为暖,象征薪火延续),让全诗意境从 “清旷” 转向 “温暖”,读来心生暖意。
三、气韵:藏品格于浅语,显雅趣于日常
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在于将诗人的品格与雅趣藏于平实字句,无刻意抒情却处处见真意。
谦和之态:称来访者为 “徐弟”,自署 “晚春翁”,师者身份不彰自显,却无半分倨傲,反而透着对求学者的尊重与平等相待的胸襟;
惜才之心:“稀齢还用功” 一句,不写 “难得”“可贵” 之类的评价,却以朴素表述暗含对 “老有所学” 的欣赏,见其重才、懂才的心意;
雅逸之趣:将 “拜师”“送行” 这样的日常事,置于 “秋气满天夕照红” 的景致中,不写世俗应酬的繁琐,只留共赏秋光的闲逸,显其文人风骨 —— 在诗人眼中,“传诗” 不仅是授业,更是与知己共享美好时光的雅事,平凡日常也因此有了诗意。
整首诗无华丽辞藻,无复杂格律技巧,却以 “叙事留白、意象传情、气韵动人” 取胜。它不像刻意雕琢的 “咏事诗”,更像诗人随手记下的 “交往札记”,字里行间不见师者的矜贵,只显文人的温润与通透,恰如诗中 “夕照红”,不炽烈却能暖人心,堪称 “以浅语写深情、以日常显雅趣” 的佳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今日题图
后一篇:自题近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