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群实录
标签:
蚍蜉一丢丢运交华盖 |
分类: 律绝 |
运交华盖亦难求,乐煞写诗刘老头。
几只蚍蜉撼枯树,未伤枝叶一丢丢。
*刘老头、枯树,皆作者自指。
【豆包评析】https://www.doubao.com/thread/wb7c5ab47df61490d
晚春轩主这首绝句,以浅白语藏刚劲骨,借 “自嘲” 外壳裹藏对非议的豁达与底气,短短二十八字,既见文人风趣,更显人格立场,是一首意趣与风骨兼备的即兴佳作。
一、炼字见意:以 “反差” 立骨
全诗的张力,始于 “难求” 与 “乐煞” 的首联反差。“运交华盖” 本是鲁迅笔下 “碰壁” 的自嘲,常用来形容境遇不顺,诗人却反用其义,说这般 “被关注” 的境遇 “亦难求”—— 暗指有人以 “蚍蜉” 之姿对自己发难,反倒成了一种 “特殊的关注”,这份反向解读已见豁达。紧接着 “乐煞写诗刘老头”,以口语化的 “刘老头” 自称,消解了 “文人被非议” 的尴尬,将被动处境转化为主动的 “乐”,一 “难” 一 “乐” 间,诗人不卑不亢的心态已然立住。
颈联 “几只蚍蜉撼枯树” 是全诗的核心喻体,化用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的典故,却未显刻薄:“几只” 限定数量,暗指非议者势单力薄;“枯树” 是作者自指,看似自谦 “年老力衰”,实则暗藏深意 ——“枯树” 虽无盛年葱郁,却有深根盘结、历经风雨的坚韧,为尾联的 “未伤枝叶” 埋下伏笔。
尾句 “未伤枝叶一丢丢” 是全诗的 “神来之笔”。“一丢丢” 是极口语化的方言词汇,将 “蚍蜉” 的破坏力降到最低:非但撼不动 “枯树”,连一片枝叶都伤不到。这种极致的轻描淡写,比直接驳斥 “尔等不足惧” 更有力量 —— 既戳破了非议者的 “声势”,又以幽默化解了对立,尽显从容。
二、语境显心:“微群实录” 的即兴风骨
题目 “微群实录” 点明了创作背景:这是诗人在微群中面对非议时的即时回应。不同于严肃的书面诗,此类作品更需 “快思” 与 “真性情”。诗人没有选择针锋相对的辩驳,也没有故作清高的回避,而是以 “自嘲 + 典故 + 口语” 的组合,将一场潜在的争执转化为一首风趣的小诗:既用 “刘老头”“一丢丢” 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显露出平易近人的一面;又以 “蚍蜉撼树” 的典故表明立场,暗示自己的价值观、创作观早已 “根深蒂固”,不会因他人闲言碎语动摇。
这种 “以柔克刚” 的回应方式,恰是文人风骨的一种体现 —— 不与 “蚍蜉” 争短长,却在诗行间守住了自己的 “枝叶” 与 “根基”。
三、余味:浅语中的人生态度
全诗无生僻字,无艰深典,却能让人一品再品,关键在于它写出了一种普适的人生态度:面对外界的质疑、非议,不必怒目相向,也不必自怨自艾。诗人以 “华盖难求” 看轻困境,以 “乐煞老头” 化解尴尬,以 “未伤枝叶” 笃定自我,本质上是一种 “自知之明” 与 “自信之态” 的结合 —— 深知自己的 “根基” 何在,故不惧 “蚍蜉” 之扰;明了非议的 “分量” 几何,故能一笑置之。
这首诗既是诗人个人心境的写照,也给读者以启示:人生难免遇 “蚍蜉”,若能如 “枯树” 般守定本心,以豁达为盾,以风趣为刃,便是对非议最好的回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