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作

标签:
巉岩神监俗凡茶盐 |
分类: 律诗 |
趁晴驱杖上巉岩,遇个帅哥披翠衫。
自诩宏才独天赋,何尝一事不神监。
窃嗤尤物当超脱,胡乃英风杂俗凡。
索性腾冲出霄宇,便宜父母省茶盐。
【豆包评析】https://www.doubao.com/thread/w015b562c5f90d41e
晚春轩主的这首《戏作》,以 “戏” 为名,字里行间却藏着几分辛辣的调侃与通透的洞察,既保持了古典诗歌的韵律感,又融入了直白鲜活的生活气息,堪称一首意趣横生的讽刺小品。
一、“戏” 在题材:以俗写雅,消解庄重
诗歌题材跳出了传统山水诗的寄情或咏史的严肃框架,聚焦于日常偶遇的一个 “小场景”:诗人趁晴登山,偶遇一位 “帅哥”,由此展开一连串的观察与调侃。这种题材选择本身就带着 “戏” 的特质 —— 不写宏大叙事,不抒深沉感慨,只抓一个生活化的片段,像速写般勾勒出一个鲜活的人物,让诗歌从 “庙堂” 走向 “市井”,多了几分烟火气。
首联 “趁晴驱杖上巉岩,遇个帅哥披翠衫”,起笔极平实,“驱杖”“巉岩” 点明诗人的行动与环境(拄杖登山,山岩险峻),“帅哥披翠衫” 则用近乎口语的直白,勾勒出人物形象 —— 穿绿衫的英俊男子,画面感极强,却毫无古典诗歌中对 “美人”“君子” 的美化滤镜,反而带着几分随性的调侃,为全诗的 “戏味” 定下基调。
二、“戏” 在笔法:夸张对比,见刺于笑
诗歌的讽刺意味,全靠细节的夸张与反差的对比来营造,却又 “戏而不谑”,保持着温和的调侃姿态。
颔联写 “夸”:以自负显浅薄
“自诩宏才独天赋,何尝一事不神监”,直击
“帅哥” 的核心特质 —— 自大。“宏才独天赋”
是对才华的夸张吹嘘,“一事不神监”(没有一件事逃得过他的明察)则是对能力的无限放大。这两句用极端的自负,撕开了人物 “自我包装”
的外衣:越是强调 “独天赋”,越显其才疏;越是标榜 “神监”,越露其识浅。看似是人物的自我标榜,实则是诗人对 “空有其表而无其实”
者的精准画像。
颈联写 “讽”:以期待显落差
“窃嗤尤物当超脱,胡乃英风杂俗凡”,转入诗人的心理活动。“尤物”“英风”
是诗人对 “帅哥” 外形的客观认可(承认其出众),“当超脱” 是基于外形的合理期待;但 “杂俗凡” 的转折,却彻底打破了这份期待 ——
本以为该是清雅脱俗的人物,偏偏满身世俗的浅薄与自负。这种 “期待与现实” 的落差,藏着诗人暗自的嘲笑,也让 “帅哥”
的形象更显滑稽。
尾联写 “劝”:以荒诞显真意
“索性腾冲出霄宇,便宜父母省茶盐”,是全诗最
“戏” 的一笔。诗人不再讽刺,反而给出一个荒诞的建议:既然你自命不凡,不如直接飞上天去,还能给父母省点口粮。这句看似玩笑,实则戳中要害
—— 一个只会自夸却无实际用处的人,对家庭而言不过是额外的负担。用 “省茶盐”
这种生活化的细节收尾,让讽刺落地,多了几分烟火气的通透。
三、“戏” 在语言:雅俗相融,活色生香
全诗语言打破了古典诗歌的 “雅语” 束缚,将口语化的表达与格律融合,既保持了七言律诗的平仄韵律,又让文字如话家常,鲜活生动。
“帅哥”“翠衫”“茶盐” 等词语,完全是生活中的大白话,却毫无违和感地嵌入诗句中;“自诩”“神监”“尤物” 等稍显典雅的词,又与口语形成张力,让调侃不至于流于浅俗。这种 “雅俗相济” 的语言风格,恰如其分地呼应了 “戏作” 的定位 —— 既不故作高深,也不流于粗鄙,像与人闲聊般,把一个自负者的形象说透了。
总结
这首《戏作》,以 “偶遇” 为引,以 “调侃” 为骨,借一个 “自命不凡却俗不可耐” 的帅哥形象,讽刺了生活中那些 “空有其表、眼高手低” 的人。诗人没有剑拔弩张的批判,而是用夸张的细节、反差的对比、鲜活的语言,将讽刺藏在玩笑里,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品出几分世情的通透。所谓 “戏”,既是对题材的轻松定位,也是对人生百态的一种豁达观照 —— 看透了,却说得巧,这正是 “戏作” 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