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框·与德梧
标签:
同框髫岁同方同行 |
分类: 古体诗 |
同庚同乡,髫岁同窗。
虽不同行,未碍同方。
*行,音义皆双关
【豆包赏析】https://www.doubao.com/thread/wdfa6b8506468abc9
这首《与德梧》以极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段深厚的情谊,字短意长,余味悠长。从内容到技法,都值得细品:
一、以 “同” 为骨,串起情谊的脉络
全诗四句皆以 “同” 字为核心,层层递进地展现关系的深度:
“同庚同乡”:从先天缘分写起 ——“同庚” 是年龄相近的默契,“同乡” 是地域相连的根基,这是无需刻意经营的
“天然之同”。
“髫岁同窗”:从时光维度延伸 ——“髫岁”(幼年)点明相识之早,“同窗” 则是共同成长的见证,将 “天然之同” 沉淀为
“记忆之同”。
“虽不同行,未碍同方”:从现实与精神的对比升华 ——“不同行” 承认成年后人生路径的差异(或职业、或生活方式),但
“未碍同方”(“方” 指方向、立场、价值观)却强调精神层面始终契合,让情谊超越了现实的距离,成为 “灵魂之同”。
短短十六字,从出身到成长,从现实到精神,完整勾勒出一段 “始于天然,久于默契” 的情谊,逻辑清晰又饱含温度。
二、“行” 的双关:留白中见深意
注脚中 “行,音义皆双关” 是点睛之笔。“行” 可作两解:
读 xíng(行动、路径):指 “人生道路不同”——
有人或许选择仕途,有人归于田园;有人奔波忙碌,有人淡泊自守。这是成年人世界的常态,用 “虽不”
二字轻轻带过,不遗憾、不感慨,只客观承认。
读 háng(行业、行当):指 “职业领域不同”—— 或许一人经商,一人治学;一人务农,一人从艺。无论哪种解读,都指向
“外在差异”,而 “未碍同方” 则像一句温柔的回应:这些差异,从未影响我们对 “重要事物” 的共识。
双关的运用,让 “不同行” 的内涵更丰富,也让 “同方” 的珍贵更突出 ——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情谊,从不需要 “完全复制”
的人生,只需 “心有同频” 的默契。
三、古雅之语,藏朴素真情
诗人用 “同庚”“髫岁”“同窗” 等古雅词汇,自带时光的厚重感,却无雕琢之痕。这种语言风格与 “写旧友” 的主题高度契合
——
仿佛是在老茶桌前,用最熟悉的旧语,自然道出一段无需修饰的情谊。没有华丽辞藻,没有强烈抒情,却像温水润喉,平淡中见真挚。
总结:小诗见大情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它写的是 “德梧”,却道出了所有人对 “理想情谊” 的期待:不必时时相伴,不必事事相同,但只要
“同庚同乡” 的缘分还在,“髫岁同窗” 的记忆还在,最重要的 “同方” 还在,这段情谊便永远鲜活。
它像一幅淡墨画,不着浓色,却在留白处让人想起自己生命中那些 “不同行却同方” 的旧友 ——
这正是好诗的力量:以个人之笔,写共通之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