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电影明星到书画艺术家的华丽转身

(2010-05-18 11:35:48)
标签:

粤雅斋

张金玲

齐白石

娄师白

范曾

刘海粟

收藏界

书画

电影

艺术

文化

分类: 名人书画

从电影明星到书画艺术家的华丽转身

     访张金玲女士  /白 冰  

(此文属粤雅斋精品博文,已发表于第六期中国《收藏界》杂志做为封二经典人物。)

 http://s5/middle/67e6e529g86d5b5795484&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1ZHE1SIGG.gif

 

张金玲,笔名景琳。中国电影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电影表演学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化部老干部书画社理事,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理事。

 

她,是美丽的。气质高雅,谈吐不凡,贤淑端庄,善良质朴。

她,是闪耀的。作为七、八十年代中国最著名的电影明星之一,所饰演的角色近乎完美,无可挑剔,深得谢铁骊导演的喜爱,并与刘晓庆和李秀明被业内及观众们誉为“北影三支花”。

她,是勇敢的。当电影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她却悄悄卸下无数光环淡出银幕,踏进了神圣的书画殿堂,为自己的艺术生涯来了次华丽转身。

她,是好样的。对书画艺术的孜孜以求绝不亚于对电影事业的狂热,她虔诚拜师却深感无奈,而老师的一句“太漂亮”,直接透露出对其耐不住书画世界那份孤独与寂寞的担忧。90年师从娄师白,为寻白石遗韵,一只虾子画了三年,终成佳作。

她,是幸运的,墨海生涯中,有生我及我生者鼓励,有终身相依者支持,有国学及书画泰斗们的赞赏,更有书画同仁的认可及热爱艺术人士的喜爱。

她,就是我们本期的经典人物张金玲女士。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1ZHE1SIGG.gif初夏已来临,京城尚温凉。

 

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绿意盎然的午后,我们杂志社一行人如约而至张金玲老师家中采访。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算不上采访,更精准的应该是拜访,是久别后的友聚。敲开门的瞬间,我便强烈的感受到了金玲老师与我们之间那种和谐的气场。虽是首次与金玲老师近距离接触,但是,她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真诚、淳朴和热情早把陌生人之间应有的距离感剔除的干干净净,无影无踪。

金玲老师很漂亮,优雅中透露出随和,交谈中饱含着真诚。新时期伊始的青春风华虽渐远去,但不论时代如何变幻,她身上还始终保留着一种岁月带不去的与巧宁拙的美感。

作为文革后第一代中国最耀眼的女明星之一,金玲老师以其自身具备的那种天生丽质、端庄大气、感情真挚、善良厚道将她所饰演的角色诠释的近乎完美,因此深得谢铁骊导演的喜爱,并一再对她强调:“金玲,你身上有最宝贵的东西,千万不能丢啊!”基于谢导的鼓励及对电影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她在所饰演的著名影片《渡江侦察记》中的刘四姐、《瞧这一家子》中的嘉英、《黄英姑》中的黄英姑、《从奴隶到将军》中的索玛、《徐茂和她的女儿们》中的三辣子及《大河奔流》中的梁晴等角色的完成相当出色,并与刘晓庆、李秀明被业内及观众誉为“北影三支花”,在80年代当之无愧的成为北影当家花旦。然而,她却在影视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淡出银幕,卸下无数光环,毅然选择踏入书画殿堂,勇敢地为自己的艺术生涯来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1ZHE1SIGG.gif意欲拜师学艺,虔诚却连遇尴尬无奈。

 

对电影事业如痴如狂的张金玲老师一向讲究随缘。83年,就在李翰祥导演拍《火烧圆明园》时,最初请她去饰演东宫,可就在那时,张老师迎来了她的贝贝,导演说演戏不能要孩子,面对炽爱的电影事业和腹中娇儿,金玲老师毅然选择了孩子,从此慢慢淡出银屏。

年岁交替,岁月留痕,孩子日渐长大,金玲老师突感太多的困惑与无奈,可能是除了尽心相夫教子之外,再没有其他什么生活内容了吧。先生似乎看出了她的心事,就建议她学画画,利用空余时间与书画打交道,在枯燥的日子里,沉下心来,找一份意境,寻一点情趣。可是张老师似乎对此没什么兴趣,委屈地说自己连握笔都握不好,怎么可能学会画画呢?关键是没这个欲望。一次偶然的机会, 6岁多的儿子报名参加了书画班,老师说孩子学家长最好也一起学,多一个可以交流的伙伴会增强孩子对画画的兴趣,学就学吧。就这样,从陪练到喜好,兴趣使然,欲罢不能。金玲老师的先生趁机给她引见了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入室弟子)娄师白老先生。

当一个备受关注的女演员长期被炫目星光包围着,那颗随着市场潮流汹涌澎湃的心是不可能一下子沉寂下来的,师母问:“金玲啊,你戏演的那么好,学什么画画啊?”最后,娄师白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学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你能耐得了那份孤独和寂寞吗?你能静得下来吗?你愿意学那就学吧。”1990年夏日的一天,在先生的精心安排下,一场拜师宴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隆重举行,谢铁骊和杨启天等电影界的前辈纷纷到场表示祝贺,见证着这位72岁的画坛泰斗娄老先生在重演着自己当年拜72岁高龄的齐白石先生为师的经典一幕。当年齐白石老先生72岁收的娄先生为徒,现在娄先生72岁时又收张金玲为徒,这不得不令人惊叹是个奇缘。

拜师后的几天,金玲老师随先生一起前往上海,拜访了一位画坛巨匠刘旦宅大师,先生刚介绍说金玲现在在学画画呢,谁知大师却对金玲说:“你学不了金玲老师很诧异地问:“我为什么不能画呢?”大师说:“你太漂亮了。”……郁闷之余,金玲老师甚至在想,为什么都这样说我呢?我可不能做一个绣花枕头?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1ZHE1SIGG.gif为拾白石遗韵,一只虾子苦练三年终成佳作。

 

自从收了这个不寻常的徒弟后,娄师白老先生一次次被金玲老师的那种刻苦认真劲儿所打动着。从教她买毛笔、纸、墨和学画一只虾开始,定好交作业的时间,她每次都按时完成,风雨无阻。这里有件最让娄老念念不忘的事儿:有一次突然下大雨,她坐地铁赶到娄老家中,身上全淋湿了,可她仍把画紧紧抱在怀里,娄老心疼的说,下雨可以不来,可金玲老师才不在乎,她说:“我要珍惜每一次交作业的机会,老师的每次点评,对我来说都是很大的提升。”一只虾,就这样一画就是三年,三年来每次交作业都会有问题出现,不是眼画的不对,就是腿画的不对,要么就是须画的不对,每次娄老都劝她放弃画虾,换画别的,可是金玲老师却说:“老师,您说我什么时候及格,我就什么时候再换,基本功很重要啊!”娄老的每次点评,金玲老师都如获至宝、谨记在心,回家后就一头扎进画室,不停地琢磨不停地练,有时在画案前不知不觉中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画不好再画,再画……再画……

凡事喜欢追求完美的人怎可以就此收手?直到三年后的一天再次将作业交给娄老审阅时,终于得到了认可, 2004918日,金玲老师的作品被中国湘潭齐白石纪念馆永久收藏,白石遗韵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http://s5/middle/67e6e529g86d5c4931884&690       http://s4/middle/67e6e529g86d5c83c1003&690

《白石遗韵》张金玲作范曾题字135x35cm    《墨荷》张金玲作113x51cm

就是这位像小学生一样如此虚心和执着的金玲老师,凭着身上的那股韧劲和本身具备的文化素养,从1990年到现在,20年过去了,当娄老再次看到爱徒的画作时,发现她在齐派艺术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她对艺术的切身感受,博学众长,无不由衷感叹“天道酬勤”,为有这样一位聪明勤奋、善良美丽的学生而深感自豪和欣慰。

 

自从金玲老师学习书画以来,深得多位书画大家指点和鼓励。人家说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健康聪明,那么集百家长的作品就更不一样了。人常说书法绘画不分家,金玲老师不但喜欢绘画,更喜欢研习书法,老师们的精心点评和认真授教,令金玲老师的书法和绘画功力节节大增。细观每幅作品,都可以从中寻到各位大家的风格。

书法界泰斗启功、欧阳中石、刘海粟先生等都为给金玲老师题词表示对金玲的认同和鼓励。国学大师、著名书画大家范曾先生一直比较欣赏金玲对书画事业的那份执着与追求,所以每当金玲老师的新作出炉的时候,范老先生会在他认为比较满意的作品上题字,希望以此来激励金玲老师更上一个台阶。著名大型书法工具书《草书异步同形大辞典》的编著者、著名书法家刘少英先生在提起金玲老师时那也是赞不绝口,一直声称她为世间少有的奇女子。

http://s6/middle/67e6e529g86d5ceb44f35&690

《香远溢清 》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1ZHE1SIGG.gif张金玲作 娄师白题字 137x69cm

她常将自己比喻为一只小蜜蜂,扑闪着清透的翅膀,快乐地飞进书画的百花园中,在每朵美丽的鲜花儿上采呀采呀,多可爱的老师啊。

金玲老师的悟性很强,又谦虚好学,像小蜜蜂采花一样将每位大师的画风特点汲取的恰到好处,每幅作品里都隐隐呈现出许多老师的影子。金玲老师是位精致的女人,她将自己的画作移居与景德镇名瓷及紫砂壶之上,生动再现了作品的二次光彩,不论是游鱼还是残荷,是寿桃还是美女,意境如此鲜明清幽,令观者无不神驰良久。

金玲老师没有专业院校的学历,也从不夸耀自己的门派出身,但是她却以常人罕见的顽强、不懈和悟性,将笔下的书画作品表现得如此自然、淳朴、清新、秀美,从而也真实体现了她善良、朴实、细腻的内心世界。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1ZHE1SIGG.gif多次参展,给自己绘画水平一个评定的机会。

 

1995年至1996年,金玲老师的书画作品先后参加了韩国、伊朗、日本的电影人书画展览,两次获“大日本书画院”颁发的奖状。

2000年,金玲老师参加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美术展。

2002年,出版发行了《张金玲影画集》,并在济南举行《张金玲影画集》的首发式,范曾先生亲自为其书名题字。

2003年,在南京举办了《张金玲影画研讨会》,并在威海、烟台、文登、莱阳等地举办书画展,同年又在淄博举办了国际儿童电影节书画展。

2005年,在深圳举办了《庆祝中国电影百年华诞大型书画展》并出版了《张金玲百花影集》,恩师娄师白先生亲笔题名。

2006年至2007年,在唐山和承德办画展,07年间,还分别参加了世界艺术家联合会在日本、印尼、举行的书画交流展,《观音》、《姐妹》获得金奖。

2009年,在无锡博物馆举办了《时间雕塑美丽——张金玲书画艺术展》,范曾先生为本次展览亲笔题名。同年10月份,在多伦多加中文化交流协会举办了《美丽人生画,华彩枫叶情》书画展,得到了中国驻多伦多大使馆的领导和华人华侨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收获了一份份来自加州朋友的祝福,促进了中国与加中文化的交流,增强了与加中人民的友好关系。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1ZHE1SIGG.gif品读佳作,感悟金玲内心世界。

 

一切都是机缘巧合,似乎一切都是上天冥冥之中安排好的。自从淡出银屏,选择书画,金玲老师逐渐从兴趣爱好转变成对书画技艺的执着追求。

书画,讲的就是一种心境,一种沉淀后的深思,一种欲说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一种“千红一杯,万艳同窑”热闹后的落寂,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个人无限情怀。

一张画桌,几只毛笔,随心而欲,现在就让自己来做自己书画世界的导演,把那一季的风华,落入笔端,纸墨虽非上品,可这些依然无法掩盖金玲老师那透彻心脾的幽兰思香,或白石遗韵,或花卉游鱼,或古今佳人,或佛缘圣灵,墨香袅袅中,引人深思欲远,趣从静领,静默淡然中放下所有的俗世纷杂,浓墨淡彩,飘逸雅致的韵味以一种澄净平淡的心情释怀了心中无限感觉。山因云而秀、江因帆而丽、心因画而静;淡淡的,幽幽的,低首敛眉,乘飞升思绪让心再呈一回旅行,再做一场无声的弥撒。

从金玲老师的心画轨迹里可以看出其内心的修炼,人格的独立和意向的高远。中国画史的发展表明,最受崇拜的画家往往不是以技相夸的画家,而是那些以“境界”映扯清流、席卷古今的高人逸士。书画有无尽的魅力,从画中股美幻化的弧线到繁复缜密的线条,创造出来的是一片清高绝俗、忘怀万虑的境界,这是从大自然和自我修炼中提炼的感觉,谁能拒绝它对心灵的冲击呢?

http://s14/middle/67e6e529g86d5d3cc311d&690

从电影明星到书画艺术家的华丽转身《赏荷》张金玲作白伯骅题47x35cm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1ZHE1SIGG.gif

每当金玲老师轻轻翻开自己的书画集册,内心总会泛起阵阵悸动和感恩之情,眼前也总会闪现出许许多多恩师和友人的面孔,感谢恩师娄师白先生这么大年纪还收她这个学生,引领其在丹青路上遨游;感谢诸多老师们在书画道路上给予的鼓励和支持;并由衷的感谢将她引上表演艺术道路上的湖北省话剧团启蒙老师们和电影界的前辈们。

金玲老师褪去一切浮华光环淡出影视事业,追求并执着于陶情养性的书画艺术天地,这是其继影视艺术道路的延伸和文化涵养的一种提升。艺术道路是唯美的,也是孤寂的,到达一定高度又是曲高和寡的,要耐得住寂寞,要深得其中之玄妙,才能达到自我境界的高深意境。在此,我们深深祝福金玲老师的华丽转身来的更加成功和饱满!

http://s16/middle/67e6e529g86d5d69a029f&690

从电影明星到书画艺术家的华丽转身张金玲老师欣然接收中国名家书画院荣誉聘书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1ZHE1SIGG.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