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长未必补短,有长才最重要
(2011-03-30 11:12:44)
标签:
杂谈 |
分类: 青少年心理健康 |
在高铁站,巧遇以前的邻居,看到当年在母亲怀里的小不点现在已经是活泼可爱的小四学生了,真令人感叹时光飞逝。
回到台北后,收到邻居的电子邮件,原来老师说她女儿有学习障碍,写字少笔画,阅读跳字,凡是跟语文有关的科目都考不好。
她最忧心的是,老师每天罚女儿写字,每天抄课文十遍,说是要加强她的弱项。
邻居说她已尽力补救,每天至少念一本书给孩子听,念完请孩子把故事讲给她听,以确定孩子听懂了;碰到生词,她就和女儿用生活上的各种情境造句;她也鼓励孩子自己编故事,发挥想像力。
邻居说她曾恳求老师让孩子带电脑上学,用打字的方式写作文,但是老师不肯,也不肯用口语评量,所以她现在很烦恼,不知该怎么办。
人类会阅读是一个奇迹,因为文字的发明才五千年,就人类整个演化的历史来看,实在太短了,比一眨眼的时间还短,短得来不及登录到基因里。
一个正常的孩子放到正常的环境中,没有人教他说话,他会说话;一个正常的孩子放到正常的环境中,没有人教他阅读,他是文盲。
目前,已经知道失读症(
因为是基因上的问题,用打骂方式教育对孩子不公平,可以换个方式评量,当孩子对自己有信心时,长处可以把短处带上来。
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只要不是孩子的错,不必羞辱他,也不必要他罚站。
如果整天截长补短,到最后,短处比不上别人的长处,而自己的长处又没有机会发展出来,这孩子就变成一无是处、没有一技之长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