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孩子「成年」 只会累死父母
(2011-03-26 13:00: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青少年心理健康 |
是否提早学习
现在的国一英文
中国成语
古有明训吗
作者:洪兰
一位朋友响应政府就业辅助计划请了两名年轻人,但是这两个人迟到早退,遇事则推,而且摆明了反正是短期就业,「我不想学」,令他大摇其头。
假如国家栽培出来的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企业界不能用,我们要这些学生做什么?
是否
的确,任何事情超越能力就变成压力,既然是压力,当然不会主动去做,逼急了,孩子会采取逃避的态度,就像大人碰到压力会逃避到酒精中,孩子碰到压力便逃避到电玩中,恐惧学习的孩子就愈来愈多了。
尼采曾经写过一篇论文谈主控力(
实验者在婴儿摇篮上装了一个动作感应器,他只要头一动,摇篮上的走马灯就会动,婴儿发现这个秘密后就会不断的转动他的头,看着会动的灯高兴的咯咯笑;控制组婴儿睡同样的摇篮,也有着同样的走马灯,只是没有感应器,不能自己控制走马灯的动,但是走马灯仍会动,设定好了每一分钟转一下。
因此主控力是个强烈的动机,驱使孩子去探索。
孩子并不会长大就自然变成大人,他需要教导与角色模范,如果每天把孩子关在补习班,他是没有机会学习这些的。
「成年」在所有动物中都是大事,迟迟不让孩子「成年」只会累死父母。
想
「当孩子大时,父母要学会三个心─不要太关心,不要好奇心,不要太热心。」孩子都希望有自己的空间,父母太侵入,孩子就会逃避。
给聪明年长者幸福十诫
一、不要再替成年子女操心,才不会碎碎念。
二、不要再将成年子女当成未成年来「监护」,以免顾人怨。
三、不必事事都「非知道不可」,尊重已成年子女的隐私权、自主权。
四、不要再以儿、孙为生活重心,寻找自己的园地,才不致天天望穿秋水。
五、不要逢人就诉苦,宁可写作、画画、练功、唱歌
六、不要凡事抱怨,多欣赏、感谢别人为取悦你所做的努力。
七、不要因孙辈和子女媳婿争执冲突,这样只会恶性循环,害了你的孙辈。
八、不要因病痛而唉唉叫,有病要治病,领了药要服药,治不好的要忍耐。
九、不要疑心病太重,要感激还愿意留在你身边的人,免得最后连他也走了!
十、要多多培养宗教情操,有坚定的信仰,对未来抱着开心、乐观的态度。
如果以上十点,每一点是十分,祝福各位聪明的老人,都能幸福一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