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子分类本草园(80)-姜黄属

标签:
杂谈 |
分类: 顺子百草园 |
顺子分类本草园(80)-姜黄属
姜黄属植物全世界共有50种,中国有4种,京冀晋无分布,《中药大辞典》收载5种入药,本园收录到8种,即:姜黄,郁金,温郁金,广西莪术,紫云郁金,红火炬郁金,广进3号姜黄,广进4号姜黄。










药用分类
(1)破血消积;
(2)行气止痛。
漫话别说
(1)姜黄、郁金、莪术等,古人分不大清楚,现代植物学已将其准确界定。首看花梗,从叶鞘中抽出的是姜黄,因需要先长好叶,所以开花在夏末秋初;花梗从根茎上抽出的,是郁金或莪术,因可与营养茎同时长,所以在春天开花;而广西莪术的花梗,或从根茎发出,或从叶鞘中抽出。其次看花色,姜黄的花是淡黄色,郁金的花是白色染淡红,温郁金是郁金的变种,花为纯白色,不染红, 莪术的花是粉红或红色,广西莪术的花是粉红色。莪术的叶中脉两侧有紫色带,而广西莪术的紫色带不稳定,或有或无。
(2)在《中药大辞典》的“郁金”原植物中,还有“川郁金”一说,据《新编中药志》考证,此说不成立,这点,还是要听植物专家所言。不过在方书中,时有“川郁金”一名,如《普济方》中的郁金散、《证治准绳》中的灵异膏中写的就是“川郁金”,此时可理解为地区性药名,如有人把黄丝郁金又叫“广郁金”,是同样的情况。在《中国植物志》中,“温郁金”是按“郁金”的变种处理,但在《中药大辞典》中,只谈“温郁金”,不提“郁金”之名,似乎“温郁金”与“郁金”是一物?看来,专家角度不同,意见也不一致。
(3)姜黄、郁金、莪术入药,因有根茎与块根的不同,炮制方法有别,药名之间常互相交叉。简单 说:姜黄,根茎入药叫“姜黄”,块根入药叫“郁金(黄丝郁金);郁金,根茎入药叫“片姜黄”或者“温莪术”(其中鲜切片叫“片姜黄”,蒸熟后叫“温莪术”),块根入药叫“郁金(温郁金)”;莪术,根茎入药叫“莪术(蓬莪术)”,块根入药叫“郁金(绿丝郁金)”;广西莪术,根茎入药叫“莪术(桂莪术)”,块根入药叫“郁金(桂郁金)”。如果横着说,几种植物的块根入药,都可叫“郁金”,根茎入药就有分别了,或叫“姜黄”或叫“莪术”。有人整理了个图,或许有帮助,附于下面:

附录集汇 :《中药大辞典》上的有关资料,药名后的数字,为《中药大辞典》中的药序号。
姜黄(以根茎入药)3607:见于《新修本草》;苦、辛,温;入脾、肝经;能破血行气,通经止痛;治血瘀气滞诸证,胸腹胁痛、妇女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诸疮癣初生时痛痒。
郁金(温郁金、川郁金、 姜黄、莪术、广西莪术的块根)2766:见于《药性论》;辛、苦,寒;入心、肝、胆经;能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治胸腹胁肋诸痛、痛经、癥瘕、热病神昏、癲狂、吐血、衄血、血淋、砂淋、黄疸。
莪术(莪术、广西莪术、温郁金的根茎)3733:见于《医学入门》;辛、苦,温;入肝、脾经;能行气破血,消积止痛;治血气心痛、饮食积滞、脘腹胀痛、血滞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打损伤。

姜黄

郁金

温郁金

温郁金

广西莪术

紫云郁金

火炬郁金

广进3号姜黄

广进3号姜黄

广进4号姜黄

前一篇:顺子分类本草园(79)-山姜属
后一篇:顺子分类本草园(81)-石斛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