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子分类本草园(50)-胡頺子属
标签:
杂谈 |
分类: 顺子百草园 |
顺子分类本草园(50)-胡頺子属
胡頺子属植物全世界共有80种,中国有55种,京冀晋有3种,《中药大辞典》收载9种入药,本园收录3种,即:沙枣,木半夏,牛奶子。
药用分类
(1)健脾消食;
(2)收敛止泻;
(3)止咳平喘;
(4)清热解毒;
(5)祛风利湿;
(6)活血止血。
漫话别说
(1)胡頺子属植物不是主要的入药植物,但它是不多的兼有补益作用的药物,或许与中医说的“五果为助”有关?五果原指“枣、杏、桃、李、栗”,“沙枣”也算广义的“枣”之一吧?
(2)胡頺子属不是大属,但其皆可多部分入药,而且功效不完全一致,值得进一步研究。
附录集汇 :《中药大辞典》上的有关资料,药名后的数字,为《中药大辞典》中的药序号。
胡頺子(以果实入药)3256:首见于《本草经集注》;酸、涩,平;能收敛止泻,健脾消食,止咳平喘,止血;治泄泻、痢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气喘、崩漏、痔疮下血。
胡頺子叶3265:首见于《本草拾遗》;酸,微温;能止咳平喘,止血,解毒;治肺虚咳嗽、气喘、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痈疽、痔疮肿痛。
胡頺子根3266:首见于《本草拾遗》;苦、酸,平;能活血止血,祛风利湿,止咳平喘,解毒敛疮;治吐血、咯血、便血、月经过多、风湿关节痛、黄疸、水肿、泻痢、小儿疳积、咳喘、咽喉肿痛、疮疥、跌打损伤。
沙枣(沙枣、东方沙枣和尖果沙枣的成熟果实)2416:首见于《植物名实图考长编》;酸、微甘,凉;能养肝益肾,健脾调经;治肝虚目眩、肾虚腰痛、脾虚腹泻、消化不良、带下、月经不调。
沙枣花2422:首见于《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味甘、涩,性温。”能止咳,平喘;治慢性支气管炎。
沙枣树皮(以树皮或根皮入药)2428:首见于《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味涩、微苦,性凉。”能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止血;治慢性气管炎、胃痛、肠炎、急性肾炎、黄疸型肝炎、白带、烧烫伤、外伤出血。
沙枣胶(茎枝渗出的胶汁)2423:首见于《新疆中草药手册》;涩、微苦,平;《内蒙古中草药》:“强壮,调经活血,续筋骨,治骨折。”
牛奶子(根、叶和果实入药)0851:首见于《植物名实图考》;苦、酸,凉;能清热止咳,解毒利湿;治肺热咳嗽、泄泻、痢疾、淋证、带下、乳痈、崩漏。
木半夏果实0753:首见于《安徽中草药》;淡、涩,温;能平喘,止痢,活血消肿,止血;治哮喘、痢疾、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痔疮下血、肿毒。
木半夏叶0741:首见于《安徽中草药》;涩、微甘,温;能平喘,活血;治哮喘、跌打损伤。
木半夏根(以根或根皮入药)0742:首见于《本草拾遗》;涩、微甘,平;能行气活血,止泻,敛疮;治跌打损伤、虚弱劳损、泻痢、肝炎、恶疮疥癞。
白绿叶(为绿叶胡頺子的变种,以叶或根皮入药)1489:首见于《云南中草药选》;苦、酸、淡,平;能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止咳平喘;治慢性肾炎、尿路结石、尿路感染、肝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蔓胡頺子(蔓胡頺子或角花胡頺子的果实)5465:首见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酸,平。”能收敛止泻,止痢;治肠炎、腹泻、痢疾。
蔓胡頺子叶(以枝叶入药)5466:首见于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酸,平。”“平喘止咳。主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感冒咳嗽。”
蔓胡頺子根(以根或根皮入药)5467:首见于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微涩,凉;入肝、胃经;能利水通淋,散瘀消肿;治痢疾、腹泻、黄疸型肝炎、热淋、石淋、胃痛、吐血、痔血、血崩、风湿痹痛、跌打肿痛。
宜梧(福建胡頺子的根入药)3108:首见于《福建药物志》;苦、酸,微温;能祛风活血,健脾益肾;治风湿痹痛、跌打瘀肿、慢性肝炎、胃痛腹泻、消化不良、肾亏腰痛、劳倦乏力、盗汗、遗精、白带。
宜梧叶(福建胡頺子的叶入药)3109:首见于《福建药物志》;苦、酸,微温;能敛肺定喘;治哮喘、久咳。
盐匏藤(披针叶胡頺子的根和叶入药)3701:首见于《全国中草药汇编》;“酸、微甘,温。”“温下焦,祛寒湿。主治小便失禁、外感风寒。”
盐匏藤果3705:首见于《陕西中药名录》;酸,平;能涩肠止痢;治肠炎、痢疾。
前一篇:顺子分类本草园(49)-秋海棠属
后一篇:顺子分类本草园(51)-野牡丹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