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子分类本草园(41)-大戟属

标签:
杂谈 |
分类: 顺子百草园 |
顺子分类本草园(41)-大戟属
大戟属植物全世界共有2000种,系特大属之一,中国产66种,栽培14种,共有80种,京冀晋有15种1变种,《中药大辞典》收载19种入药,本园收录到22种,即:大戟,林大戟,乳浆大戟,甘遂,黄苞大戟,沼生大戟,常绿大戟,禾叶大戟,紫斑大戟,地锦草,斑地锦,通奶草,飞扬草,续随子,铁海棠,猩猩草,银边翠,紫锦木,霸王鞭,金刚纂、光棍树。

金刚纂、火殃勒、霸王鞭三者的别名相通,三者都是大戟科大戟属大戟亚属植物,《中国植物志》分辨:金刚纂的茎为圆柱形,具5棱;火殃勒的茎为3棱;霸王鞭的茎为5~7棱。理论上好说,但实际有时很难区分,7棱不也和圆柱差不多了吗?好在三者入药功效基本一致,具体分辨请花卉专家们去做吧。此外,还有什么“帝锦”“龙骨”“麒麟”等,也是一类植物。
药用分类
(1)泻水逐饮;
(2)破积通便;
(3)杀虫止痒;
(4)清热解毒;
(5)祛湿消肿。
漫话别说
(1)大戟属是特大属之一,下又分为5亚属,亚属下又分为若干组,组下再分为种,即:1.大戟亚属;2.乳浆大戟亚属,下分为2.1乳浆大戟组、2.2瘤果组、2.3欧亚大戟组、2.4泽漆组、2.5续 随子组等9组;3.美洲大戟亚属;4.地锦草亚属,下分为4.1地锦草组、4.2聚生花序组;5.一品红亚属。下面以3级数字式列出常见的大戟属植物,主要是指药用的,不分组的以0表示;即:1.0.1火殃勒,1.0.2金刚纂,1.0.3霸王鞭,1.0.4铁海棠,1.0.5绿玉树;2.1.1乳浆大戟,2.1.2甘遂,2.1.3土瓜狼毒,2.1.4钩腺大戟,2.2.1大戟,2.2.2林大戟,2.2.3大狼毒,2.3.1狼毒大戟.,2.3.2黄苞大戟.,2.4.1泽漆,2.5.1续随子;3.0.1紫锦木,3.0.2银边翠;4.1.1地锦草,4.1.2斑地锦,4.1.3铺地草,4.1.4千根草,4.2.1飞扬草,4.2.2通奶草;5.0.1一品红,5.0.2猩猩草,5.0.3紫斑大戟。
(2)大戟属是一特大属,19种入药植物区别很大,不宜当一类药物对待。约可分为三类,一是大戟亚属几种,都是观赏花卉,还是以不入药为好;二是乳浆大戟亚属几种,是大戟属药物的主要部分,即大戟、甘遂、续随子等,主要作用是峻下逐水,临床已少用,且现代已有不少更先进的方法代替,也可尽量不用;三是地锦草亚属几种,即地锦草、通奶草、千根草、飞扬草等,应保留使用,它们有比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要用好。
(3)大戟属植物都有一种白汁,而且还有“续随子茎中白汁”一独立药条,这就很有意思了,不是一个简单的“有毒”可交待过去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附录集汇 :《中药大辞典》上的有关资料,药名后的数字,为《中药大辞典》中的药序号。
大戟(以根入药)0182: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苦、辛,寒,有毒;入肺、脾、肾经;能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治水肿、胸腹积水、痰饮积聚、二便不利、痈肿、瘰疬。
甘遂(以块根入药)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苦、寒,有毒;入肺、肾、大肠经;能泻水逐饮,破积通便;治水肿、腹水、留饮、结胸、癥瘕积聚、癫痫、喘咳、大小便不通。
白狼毒(月腺大戟和狼毒大戟的根)1485:首见于《中药材品种论述》;辛,寒,有小毒;入脾、胃、大肠经;能破积,杀虫,拔毒,祛腐,除湿,止痒;治癥瘕、瘰疬、结核、痈疽、流痰、疥疮、顽癣、慢性咳喘。
大狼毒(以根入药) 0212:首见于《滇南本草》;苦,温,有大毒;能化瘀止血,杀虫止痒;治创伤出血、跌打肿痛、瘰疬、疥癣。
土瓜狼毒(以根入药)0175:首见于《滇南本草》:苦、辛,温,有大毒;入肝、胃、膀胱经;能利水,通便,行气,散瘀,杀虫,解毒;治水肿、便秘、食积、胃痛、跌打损伤、骨折、疥癣、疮毒。
泽漆(以全草入药)3102: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辛、苦,微寒,有毒;入肺、大肠、小肠经;能利水消肿,化痰止咳,解毒杀虫;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结核性瘘管、骨髓炎。
猫眼草(全草入药,即乳浆大戟,又名华北大戟)4679:首见于《河北中药手册》;苦,微寒,有毒;能镇咳,祛痰,平喘,拔毒,逐水;治痰饮咳喘、水肿、瘰疬、疥癣、无名肿毒。
九牛造(湖北大戟的根)0070:首见于《陕西中草药》;甘、苦,微温,有毒;能消积除胀,泻下逐水,破瘀定痛;治食积鼓胀、二便不通,跌打损伤。
九牛造茎叶0085: 首见于《陕西中草药》;甘、微苦,凉,有毒;能止血,定痛,生肌;治外伤出血、无名肿毒。
窄叶大戟(全草入药)4135:首见于《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苦,寒,有毒;“拔毒消肿,主治疮疖痈肿、淋巴结核、腮腺炎。”
千金子(续随子的种子)0427: 首见于《开宝本草》;辛,温,有毒;入肝、肾、大肠经;能逐水退肿,破血消癥,解毒杀虫;治水肿、腹水、二便不利、癥瘕瘀滞、经闭、疥癣癞疮、痈肿、毒蛇咬伤及疣赘。
续随子叶4813:首见于《日华子》;能祛斑,解毒;治白癜、面皯、蝎螫。
续随子茎中白汁4814: 首见于《开宝本草》;能去斑解毒,敛疮;治黯、白癜、蛇伤。
地锦草(地锦草及斑地锦的全草)1699:首见于《 嘉祐本草》;辛,平;入肝、大肠经;能清热,利湿,退黄,止血;治痢疾、泄泻、脏毒赤白、黄疸、咳血、吐血、齿衄、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乳汁不下、跌打肿痛及热毒疮疡、臁疮烂疮。
小飞羊草(千根草的全草, 又名细叶地锦)0527:首见于《生草药性备要》;酸、涩,凉;能清热祛湿,解毒敛疮;治痢疾、泄泻、疟疾、天疱疮、湿疹、乳痈、疮疖。
铺地草(即“匍匐大戟”的全草)5099:首见于《福建药物志》;“淡,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主治痢疾、肠炎、白喉、咽喉炎、乳糜尿、乳汁稀少、子宫出血、小儿疳积、便血、尿血、牙龈出血、带状疱疹、皮炎、湿疹、痈疖。”
铁海棠(茎、叶、根及乳汁入药)3906:首见于《福建民间草药》;苦、涩,凉,有小毒;能解毒排脓,活血,逐水;治痈疮肿毒、烫火伤、跌打损伤、横痃、肝炎,水臌。
霸王鞭(茎叶及茎中白色乳汁入药)5978:首见于《植物名实图考》;苦,涩,有毒;能祛风解毒,杀虫止痒;治疮毒、皮癣、水肿。
火秧 竻(金刚纂的茎,又名“火殃勒”,植物学上的“金刚纂”是别一种)1053:首见于《生草药性备要》;苦,寒,有毒;能利尿通便,拔毒去腐,杀虫止痒;治水肿臌胀、泄泻痢疾、食积、痞块、疔疮痈疽、疥癣。
火秧竻叶1059:首见于《生草药性备要》;苦、辛、微酸,寒,有毒;能泻热导滞,活血解毒;治热滞泄泻、痢疾、痧秽吐泻转筋、跌打瘀肿、乳痈、疔疮。
火秧竻蕊1060:首见于《生草药性备要》;“解毒消肿。治中蛊胀。”
五虎下西川(水黄花的根、根皮和叶入药,即“黄苞大戟”,又名“刮金板”)0783:首见于《贵州民间方药集》;苦,寒,有毒;能利湿逐水,解毒杀虫;治水肿、水臌、疥疮。

前一篇:顺子分类本草园(40)-远志属
后一篇:顺子分类本草园(42)-冬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