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55、翅果菊

(2016-10-28 05:09:04)
标签:

菊科

翅果菊属

翅果菊

山莴苣

白龙头

杂谈

分类: 北方草药

455、翅果菊  Lactuca  indica  L.

455、翅果菊

455、翅果菊

455、翅果菊
      科属:菊科翅果菊属。

      别名:山莴苣,白龙头,野莴苣,苦马菜。

      识别:二年生草本。根呈圆锥形,经蒸煮后呈黄棕色,半透明状,故又名“白龙头”。茎直立,无毛,上部有分枝。叶互生,无柄;叶形多变化,条形,长椭圆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基部扩大半抱茎,不分裂到羽状或倒向羽状深裂或全裂,裂片边缘缺刻状或具锯齿状针刺;上部叶变小;全部叶有狭窄膜片状长毛。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宽或窄的圆锥花序;每个头状花序有小花25个,舌状花淡黄色或白色。瘦果黑色,椭圆形,压扁,边缘有宽翅,故名“翅果菊”。

      入药:全草或根入药叫“山莴苣”。

      性味:苦,寒。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止血。

      应用:翅果菊是药食两用植物,在《救荒本草》上就有收载,说明它可吃但不太好吃。入药与“苦苣菜”类同功,还能治扁平疣,据《东北药用植物》载:“山莴苣全草研末,醋调涂患处,或用鲜草的乳汁涂患处,保持到翌日再洗掉重涂,连续数日则疣瘤脱落。”如真这样神,可有开发价值。翅果菊这么好,可你要到前些年的有关文献资料中却是查不到,如《北京植物志》《中药大辞典》。记得去年有一次一个网友发了个翅果菊的图片问
植物名,我当时就回答说是“山莴苣”,后来人家说不对,叫“翅果菊”,脑袋发蒙,一查,果然是“山莴苣”改叫“翅果菊”了,而且“属”也变了,由“莴苣属”变成了“翅果菊属”。再查,植物学上这样的事还不少,特别是菊科,名字要缺乏稳定性,可就有问题。中草药有个大毛病,就是同名异物和异物同名的情况太多,所以推荐用植物学拉丁名,为什么用拉丁名,就因为它是“死语言”,如果植物学名字也这样飘无定处,可也就不必推荐使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456、黄瓜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