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凹头苋 Amaranthus
lividus L.

(12121)
科属:苋科苋属。
别名:野苋,光苋菜。
识别:一年生草本。茎淡绿色至暗紫色,斜上,基部分枝。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先端凹缺或钝,故名“凹头苋”。这是最常见的野生苋属植物之一,皆可入蔬,故又名“野苋”。苋属植物是根据花被片的数量分为“三被组”和“五被组”,凹头苋属三被组。
入药:全草入药叫“野苋菜”,种子入药叫“野苋子”。
性味:甘,微寒。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
应用:可以治疗痢疾,腹泻,小便不利,水肿等。嫩茎叶可作蔬菜。
42、皱果苋 Amaranthus viridis L.

(5538)
科属:苋科苋属。
别名:野苋,白苋,绿苋,糠苋。
识别: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根白色,较茎粗壮,故名“白苋”。茎少分枝,细弱。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三被组”苋,为腋生穗状花序,或集成大型的稀疏顶生圆锥花序。胞果圆形,扁平,不开裂,极皱缩,超出花被片,故名“皱果苋”。
入药:全草及根入药叫“白苋”。
性味:甘、淡,寒。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
应用:各种野生苋菜入药作用都差不多,其嫩叶也都可食用,故都有“野苋”之名。
43、雁来红 Amaranthus tricolor L.

(6866)
科属:苋科苋属。
别名:雁来红,老少年,十样锦。
识别:一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绿色或红色,分枝较少。叶互生,绿色或红色,叶片卵形、菱状卵形或披针形,绿色或常成红色、紫色或黄色,或部分绿色加杂其他颜色,故名“十样锦”,或者春夏嫩时为绿色,秋天老时为红色,故名“雁来红”“老少年”。花序在下部者呈球形,上部呈稍断续的穗状花序。
入药:茎叶入药叫“苋菜”,种子入药叫“苋实”,根入药叫“苋根”。
性味:甘,微寒。
功效:清热解毒,通利二便。
应用:苋菜是常用的蔬菜,《本草汇言》说:“苋菜,滑肠利结之药也。陆平林曰,云林方,善治老人血枯气结,大便不行,取金华腌猪肉,和苋菜煮食,即润泽可通。又妇人胎前食此,可令易产,产后大便闭涩不通,食此亦可润肠胃。”旧版《中药大辞典》将“苋”与“雁来红”分为两条,欠妥,新版已改。苋实有类似青葙子的作用,李时珍说:“苋实与青葙子同类异种,故其治目之功亦相仿佛也。”
44、千日红 Gomphrena
globosa L.

(8755)
科属:苋科千日红属。
别名:吕宋菊,滚水花,球形鸡冠花。
识别: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有分枝,近四棱形,节部膨大,带紫红色。单叶对生,叶片长圆形至椭圆形。头状花序球形或长圆形,通常单生于枝顶,有时2-3花序并生,常紫红色,有时淡紫色或白色,花形如沸腾之水,故又名“滚水花”。此花原产热带美洲,可能由吕宋岛传入国内,头状花序如菊,故又名“吕宋菊”。千日红与鸡冠花为同科,同样艳丽,故又名“球形鸡冠花”。
入药:花序及全草。
性味:甘、微咸,平。
功效:止咳平喘,明目解毒。
应用:临床做了大量治疗慢性气管炎的临床观察,有效率有七八成。
45.紫茉莉 Mirabilis jalapa L.

(5491)
科属:紫茉莉科紫茉莉属。
别名:胭脂花,夜娇娇,白粉果,地雷花,草茉莉。
识别: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根肉质,圆锥形或纺锤形,表面棕褐色,里面粉质,白色。茎直立,多分枝,圆柱形,节膨大。叶对生,卵形或卵状三角形。花1至数朵,顶生,集成聚伞花序,花被筒圆柱状,花色多种,常见红色,粉红色,白色,黄色或杂色,花于日落时开放,日出时闭合,故名“夜娇娇”。花开放时很香,尤其是开白花者,因其是草本,故又名“草茉莉”。果实为瘦果,形如袖珍的地雷,故又名“地雷花”。果实中的胚乳发达,白色粉质,故又名“白粉果”,古时妇女抹胭脂前打粉底多用此,故又名“胭脂花”。
入药:根入药叫“紫茉莉根”,叶入药叫“紫茉莉叶”,花入药叫“紫茉莉花”,果实入药叫“紫茉莉子”。
性味:甘、淡,微寒。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活血。
应用:紫茉莉入药首载于《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说:“西人有食之者,去其外皮,盐渍以佐馔,云能去风活血,无浊淋等症。”“根治乳痈、白浊。”“子,取其粉,可去面上斑痣粉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