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读《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

(2010-06-30 23:26:47)
标签:

会心团体

人本心理学

卡尔·罗杰斯

读后感

杂谈

读《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

                                          张艺璇

摘要:本文主要对《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一书做了简要概括,并对其中部分内容阐述了个人观点本书是美国心理学界泰斗卡尔·罗杰斯就团体治疗所发表的一系列文章、演讲的结集。作者试图通过这些文章,在各地推广会心团体的经验,推动这项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新运动。书中主要论述会心团体的发展起源、范围、过程、经验及其对参与者的意义——促进个人成长、治疗心理创作、改善人际关系,并预言了这一运动的发展趋势:对每一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卡尔·罗杰斯 会心团体 进行过程  易懂

卡尔·R·罗杰斯(1902—1987)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性本善,有自我实现的发展潜力;他创立的当事人中心疗法主张心理治疗师要有真诚关怀当事人的感情,在真诚和谐的关系中启发当事人运用自我发展潜力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增强自信心。罗杰斯的心理疗法在当今欧美各国广泛流行。他认为这一原理也适用于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子女以及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他的影响遍及全世界,而且至今魅力不减。

本书是美国心理学界泰斗卡尔·罗杰斯就团体治疗所发表的一系列文章、演讲的结集。作者试图通过这些文章,在各地推广会心团体的经验,推动这项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新运动。书中主要论述会心团体的发展起源、范围、过程、经验及其对参与者的意义——促进个人成长、治疗心理创作、改善人际关系,并预言了这一运动的发展趋势:对每一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罗杰斯认为这样团体可以应用到各种社会活动中,而不仅仅是心理治疗,比如政府单位,外交领域,宗教领域等等。就如在外交领域中,正式的外交人员因为职责和任务的限制,双方的谈判不容易达成互相的了解和共识,所以,罗杰斯建议可以在外交团体中带领一些没有任务和职责的人员,让他们和对方这样的人员进行无目的和没有压力的交流,这样很可能双方能在深层次上达成对对方的认识了解,当然,在这样的条件下,谈判更容易达成。
   
我要说的是有一个好的家庭也是一个好的会心团体,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可以医治一个人在外面世界受到的各种创伤,使起恢复健康的心理活力,使其勇敢的面对世界,所以说家庭幸福对事业很为重要。其次要说的,个人应该有权利避免加入一些对自己有心理伤害的团体,或者说有权利避开一些对自己心理形成伤害的团体,因为这对个人心理健康很有必要,因为好的团体可以使人积极进取,使人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而坏的团体使人心力憔悴,甚至于崩溃。

罗杰斯主张专门建立一些团体,专门是针对一些特殊的人群,也可以为心理疾病患者,也可以是从事教育的人进行的培育,总之,在这样的团体中,通过建构一种新的人和人的交流关系,避免从前对当事人形成伤害的团体,使它在这样的新的团体中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和重构自己,使自己成为健康和有适应社会能力的人,这就是我理解的罗杰斯的《论会心团体》中会心团体疗法。
   
在这样的团体中一个刚刚加入的人员,因为和往常一样戴有厚厚的人格面具,那种人和人的疏离感、孤独感和隔阂感十分的明显,刚开始的交流是十分单薄和保守,逐渐的,交流开始从被动的交流向主动的交流发展,从小心翼翼的介绍自己向主动表现自己发展,从过去经验经历向现在经验、感受发展,这样,人和人的交流从以前戴着厚厚的人格面具的浅层次交流向抛弃人格面具后真诚的、活跃的交流方式转变,在这样的过程中,其中的人员可以重新认识自己和发现自己,使自己对生活充满信心,对自己心灵更加自如的把握,然后在会心团体中的这种积极的、健康的人际关系带到原先的生存团体中,使其适应这个社会。确实,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于心理治疗来说。对于教育来说也是这样,一个好的教育团体可以传授给学员一种平和的心态、通达的看法和积极的进取的精神,这样的学员的适应能力要远远好 于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疏离感、隔阂感和对立感明显的团体中培养出来的学生。
    
在书中介绍了几种强化团体,T-group,会心团体,敏感性训练团体,任务导向团体,感官觉察团体,创造力讲习班,组织发展团体,小组建立团体,完型(格式塔)团体,心纳农团体等等;这些团体都属于强化团体,有相似的外在特质,比如它们都是小团体(818人),没有什么组织结构,自己有目标及方向。作者在书中对强化团体的发展历史及形式、侧重点和作用,做了个简短的介绍;然后作者开始对会心团体的进行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会心团体的进行过程:1、无目的的漫游2、对自我表达是探索的抗拒3、对过去感受的描述4、消极感受的表达5、对个人有意义资料的探索与表达6在团体内直接表达对他人的感受7、在团体中日渐发展出治疗的能力及空间8、自我接受与改变的开始9、虚伪、假象的舍弃10、个人接受回馈11、挑战12、在团体外的互助关系13、基本的心灵相遇14、对积极亲密感及积极感受的表达15、团体中的行为改变。我在这里主要写一些我对会心团体的进行过程中的几点的认识。

4、消极感受的表达,读到这一点时我就在想为什么团队成员最先表达的感受是负面的呢?对于这一点,罗杰斯的解释是首先这是对团体自由及可信度的测试,其次是认为正面比负面更加危险在这里罗杰斯举了两个团体的例子,在这两个团体中有一个女士因拒绝将自己过去的生活背景向大家透露,而受到一位男士的强烈攻击;另一个则是一个成年团体中的人将不满情绪发泄在团队领袖的身上。我想,在这两个例子中的成员都或多或少的表达了他们的消极感受,但是我对与作者提供的原因有一点歧义,因为我觉得作者认为表达正面感受比负面感受更困难、更危险,这并不能全面解释这一现象。因为这在恋爱中也许可以解释,但在其他情况下就有点说不清了。

5、对个人有意义资料的探索与表达,在这里根据作者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往往在消极感受被表达出来后,自然地在团体中开始表现出真实的自己。这是因为人们意识到这是自己的团体,自己要使它成为所希望的那样,同时他在消极感受别接受或产生共鸣时,开始做一些冒险的行动,因为他开始意识到这里是自由的,信任的气氛开始蔓延。在书中指出,一个团员称这一过程是“走向自我中心的道路”一个痛苦的过程,已经开始了。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有时会遇到两个极端接受或不接受,所以这不是人人的可以做到的。因为有些东西在每个人心中深藏太久,每个人都会担心,如果说出来结果会是什么。不管这些东西在现在是不是还是很重要,每个人都不可能轻易地说出来。所以我通过作者的描述感受到这是一个需要勇气的痛苦的过程。

6、在团体内直接表达对他人的感受

罗杰斯认为在团体进行过程中或早或晚有些团员都会直接表达对他人的看法。我甚至可以想象,当我处于这一团体中,就会有人站起来对我说:你不说话,实在是太闷了,我们都无法了解你的想法。或是对我说,你说话太没有条理了,让我们很难听懂。呵呵,我想当团员们开始直接表达对他人的感受时,也就是代表他们会越来越信任彼此,这就像是一对好朋友,如果朋友间总是讨论彼此的优点,而越过真实感受或是逃避缺点,那么他们不可能建立信任的关系。因为这种直接表达正是建立信任的的一个基点。

8、作者认为无论是心理治疗或是团队经验,自我接受都是改变的开始,当一个人学习接受自己时,这正是为改变埋下了最佳的基础。因为他更接近自己的“感受”,不再是严正古板,也就因此开放自己,更容易改变。人们接受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不在掩饰,不在作假,这正是改变的开始。

作者还系统是描述了他自己是如何成为一个团体的促动员(这是一个罗杰斯自己创造的词),以及在团体互动中,他是如何将自己的优点,弱点及不确定性有效地展现在团体的进程中的。

我相信读过这本是的人,应该都知道罗杰斯的书语言很通俗,读起来很流畅,书中也穿插了不少实际案例和团体成员的内心反馈,对初接触团体咨询,尤其是非结构性的团体咨询的人来说帮助很大。而且他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不想有些书那样晦涩难懂,我想这是好书心理学著作中难得的好书,因为读这本书就好象听一个睿智的老人在娓娓道来。

下面就以卡尔罗杰斯从人本心理学出发,描述了明天世界的轮廓,与明天人类的特质为结尾。

这个新世界将是更人性的,也将是更人道的。它将探索并开发人心与精神的甘美和潜能。它将制作更完美更完善的个体。它将成为一个更尊重个人的世界,它将更珍惜这最宝贵的资源。它将成为一个更自然的世界,一个对自然更爱护更尊重的世界。它将发展一种更具人性的科学,一种奠基在新观念上的而又不太僵硬的科学。新世界的科技将以增进人类和自然为目的,而不是助长对它们的剥削。由于个人感受到自己有权、有能、有自由,新世界将得到创造性的解放。

科学改革的风、社会改革的风以及文化改革的风,都在强烈的吹起了。这些风会将我们卷起,吹向那明天的新世界,就是那刚才描述过的新世界。这新世界的中心就是我描述的那一群明天的人类。

这就是以人为中心的未来的电影剧本。我们可以选择,至于我们选择与否,它似乎已在顽强地改变着我们的文化。这些该变正朝着人性化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