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自然生态 |
水分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蒸发,在一般的蒸发概念中包括水面、陆面蒸发和植物蒸腾,而把植被地段的蒸发和蒸腾统称为蒸散。植物从根部吸收到的水分,大约只有1%留在体内,用于各种生理过程,而其他的99%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蒸腾牵引力(Transpiration pull)是大多数植物水分往上运输的动力。原因是水分的散失使得这些部位的胞液浓度上升,水分沿浓度梯度逆重力在木质部中往上运输。
土壤水分蒸发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当潮湿时,蒸发是在土壤表面进行的,土壤中的水分沿毛细管上升,到达土壤表面进行蒸发。此时,土壤的蒸发速率近似于水面蒸发速率,蒸发强度主要决定于土壤温度、饱和差、风等气象因子。
第二阶段
土壤含水量减小到田间持水量70%以下,土壤表层变干,含水量减少,表层形成一个干涸层。水分在土壤中进行蒸发之后,通过土壤孔隙扩散到土壤表面。由于水汽在土壤中的扩散比大气中慢得多,所以,这时的蒸发速率要比水面小些,土壤水分的蒸发速率主要决定土壤中的含水量。
第三阶段
当土壤表层非常干燥时,土壤毛细管的供水作用停止,蒸发仅发生在深层土壤中,水汽通过土壤孔隙,再扩散到大气中去,蒸发的速率比同样条件下水面的蒸发小得多。
影响蒸散的因素
1.土壤水分与土壤毛细管传导特性
2.辐射差额
3.植物因素
可能蒸散与实际蒸散
在矮小植物覆盖,充分供水条件下的蒸散称可能蒸散,也称蒸腾蒸发势。1948年,由桑斯韦特和彭曼两人提出来的。可能蒸散只表示一种蒸散能力,它不受土壤水分的限制,只受可利用能量限制。最大蒸散指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充分给水时,受植物的发育与生理所规定的最大蒸散量。最大蒸散等于或小于可能蒸散,其差额是“植被阻力”的度量,其所以会小于可能蒸散,是由于植被发育与生理特征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