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塘山的春天

(2017-04-25 22:00:06)
标签:

旅游

文化

情感

教育

历史

分类: 散文

雨后的天空,风有些凉薄,云爬过了山顶;远山青黛,似一幅水墨挂在天边。空气中弥漫着青涩而湿润的味道,是负离子吗?肯定是的,面前就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树木的躯干、枝叶的尖端分明有一些养分渗透出来的,吸一口,胜佳茗。

不远处,明珠一般镶嵌在丛林深处的湖泊,水是碧绿的,绿得能冒出妖精来,柔媚一笑,轻而易举地俘虏你,一颗心便深陷在这明眸之中了。

搬一张躺椅,在门口坐着,随便看远处一点绿,沉醉其中。周围出奇的静,静得听得见针掉在地上的声音。此刻,觉得自己的耳朵特别灵敏,如果有小动物在丛林里走动,仿佛也能听见。

而鸟声是唯一的,它怕你寂寞,会突然跑出来跟你说话,不懂鸟语有什么关系,有一种意境叫共鸣。

这就是海拔567米的官塘山,这是我喜欢的春天官塘山。

官塘山,山因村而名,村因塘而名。旧时官修水塘以备灌溉,是称官塘。回山镇官塘村之官塘山,为回山第二高峰,山中有石鳖、石和尚、石饭甑、石灶司、石木鱼等奇石,景色秀美。

三年前的春天,我第一次走进官塘山,是去看我的一个同学。同学叫丁利民,上世纪八十年代新昌中学的文科状元,复旦大学的高材生,29岁就成为杭州市的一名处级干部,34岁升为正处级调研员,然而,丁利民不喜欢朝九晚五的生活,他只想遵循内心,自由自在地为自己而活。

丁利民下海了,他开始按照自己的梦想策划未来,先去中医学院进修两年,再到胡庆余堂认认真真地当了三年学徒,然后寻找一方土地种植药材。当他走进官塘山的时候,忽然觉得自己再也离不开了。

官塘山是回山的一方净土,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丁利民的出现,就像传说中所谓的缘份,丁利民彻底爱上了这里的一切,湖光山色、鸡鸣虫啾,那诗一样的生活正是他所想要的。他要在这里种植药草,建造一个“百草园”,实现他的田园梦。

这位丁同学十分不爱说话,问一句答一句,没有多余的语言。我们约了10多位同学去看他,浩浩荡荡地进军山里。那时,官塘山尚在开发之中,他租用在官塘村农户家的一幢三层小楼,我们在他家里热热闹地包饺子,他就在一边看热闹,仿佛我们是主人,他是客人。

饭后,他带着我们进山,因为那时候通往岭头山的路未做通,要走一条长长山路,半个多小时后,到了官塘山,山上正在建造房屋,也就是后来他的胡庆余堂中药材基地,门前正在开辟一条路,这长路一直长到山里去了。沿路种植紫玫瑰、红花、板兰根、紫苏等药材,路旁的山坡上是成片的茶园,绿油油地在阳光下招摇。远山青黛处,林木茂密,他说要在这片林地种植重楼等药材,山林环抱中妖精一样的湖泊,叫念塘湾水库。

这湖边,适宜打造一个养生文化旅游基地,建几个小木屋,游泳、钓鱼、喝茶、作画,就这里了。丁同学最后说,每季风光都不同,以后你们一年四季都要来啊。

在这里,必须提到原生态的“岭头春”茶。岭头山是官塘村高山茶园的名称,主峰天灯盏海拔590米,云雾缭绕,生态环境良好,茶树种植已有40多年历史。如果把老茶树挖掉种植药草,当地农民舍不得,丁利民也舍不得,他觉得要把这些茶园流转过来,并成立了岭头山茶叶专业合作社,打响“岭头春”品牌。好久不提笔的文科状元,伏案写了《岭头春茶始创记》:

“县邑西南八十里之回山镇,有茶园名岭头山。茶园居重山之中,峰峦之上。山气日夕佳,唯多云雨雾。山中有水库名念塘湾,静若处子,一碧如玉;有主峰名天灯盏,形似金盘,千载承露。于云蒸霞蔚之中,漫山新绿,应春而发,一芽一叶,佳茗生焉……”高山佳茗,锦绣文章,当即倾倒粉丝无数。

今年春天,我与一群诗人来此采风,喝的就是这壶“岭头春”。

三楼观景台,临窗摆一茶桌,十多人围着,取天然泉水一壶,用铁茶壶烧开,玻璃杯里的茶芽,遇水即开,像一朵朵缓缓开放的花儿,飘来一缕缕淡淡的清香。从窗外望出去,群山如黛,遍野尽绿,而窗就像一个画框,把山色风光框在画中了。猛然想起“窗含西岭千秋雪”这句诗,便想着下雪天不可不来,一不溜神,便沉溺在千秋雪的意境之中了。

春天官塘山,妙在可坐可歇,约三两好友,煮酒烹茶,谈古论今。或山间独坐,想一些漫无边际的往事;或什么都不想,听鸟声便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