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大爆炸》之七十:一种叫“青”的植物
(2015-03-31 15:54:43)
标签:
美食文化情感麻糍青麻 |
分类: 散文 |
艾草,在我家乡被称作艾青,又称“青”。艾草是用来做清明果的,比如青麻糯、青饺。这些词儿多美,像油得发亮的绿,凝成一汪青,然后原汁原味的草香弥漫着,流淌着,不知不觉地养着你的眼,又吊足你的胃。
到了清明,艾草鲜嫩碧绿,长势极好,一株株、一丛丛成群结队地簇拥一起,漫山遍野都是。前几日,与同事翻山越岭,到了水帘尖下的一个小村子,寻访一对长年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夫妻。时近中午,夫妻却下山去了,我们一边等一边踏青。
此地几里之外荒无人烟,除了两个人世界,两个人的寂寞,果真是世外桃源。天很蓝,衬得云更白,风徐徐吹来,也是很清爽的样子。更喜的是山冈上有一片凝翠的绿,旁若无人地蓬勃着,那是艾草啊!形似菊花叶的艾叶顺着淡紫的嫩茎向上错生,仰面朝上的叶子汪青滴绿,背面却是毛绒绒地泛白,在微风中,它正散发出一种馥郁迷人的清香。
心已微醺,真不能辜负这片绿啊。剪念这女孩儿,也是极喜花花草草的,算不算贪婪呢,反正我俩是彻底放纵,一株一株地掐,一掐都有绿汁流出来,染绿了指尖。
一株株艾草温顺地躺在塑料袋里,满载而归。
那么,做青饺吧。
做青饺,说难其实也不难,大致流程我懂,趁着一份闲情,我抓紧动作,将艾叶洗净,水烧开后把艾叶放进煮两分钟,捞起来再用清水泡一泡,漂去原色和苦涩味,然后用刀剁碎或捣烂成糊状,这时,另一主角糯米粉就登场了,两者搅拌在一起,搓均、揉压到一定的韧性,直至粉团细腻而不粘手。
粉团绿油油沉甸甸的,我取下一小团,揉透压扁,随即左右手拇指和食指同时转着圈儿捏,捏成薄薄的圆片皮儿,放上红豆馅,做成三角饺或团成小圆球。再有一种,把圆皮儿对折,沿着双层边儿捏成弯月形,如果想漂亮些,再沿着薄薄的边儿捏出穗状来。
放锅里蒸了,透过雾蒙蒙的热气,依然绿得发亮,随之飘来一股淡淡清香。
清明做麻糍,过年做年糕,这是新昌民间流传至今的风俗习惯,而青饺、青麻糍是清明时用来祭奠先人的。每年清明,我老家都会做麻糍,做麻糍并不简单,工序较多,且需要一定的人手和劳力,特别是捣麻糍的时候,男人高高举起石捣杵,像轮大锤一样,一下一下把蒸熟的糯米捣成粘湿的粉状,女人在石臼里不断地翻动,捣烂成团后起舂,放在加工的面床上,然后散一层番薯粉或松花粉,用面杖赶成半寸来厚的片,切成方块的就成了淡麻糍;切成条加豆沙馅的就成了甜麻糍,加炒菜馅的就是咸麻糍。
如果在糯米中加入艾草,就做成了青麻糯,青麻糍也分淡、甜、咸几种,只不过颜色深绿,更诱惑些。如今,做青麻糍的并不多,若是有闲了,或许会上山采些艾草来,在清香荡漾之中引来一群人围观,等着吃清甜香软的青麻糍。
清明节,最怀恋的是青饺和青麻糍,当然,还有一种叫“青”的植物。
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wb/html/2015-04/06/content_10455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