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浙江青荷
浙江青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115
  • 关注人气:3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悠游乡村》之四:茅洋:溪边长满茅草,犹如一片汪洋大海

(2014-06-18 15:03:07)
标签:

文化

旅游

历史

情感

教育

分类: 散文

   茅洋,在新昌县小将镇境内,自县城往东南而行,山道弯弯,群山俊秀,扑面而来的绿色一路相伴。车行30公里,遇一清丽小村,便是。

 

茅草萋萋,犹如一片汪洋大海

 

 “溪边长满茅草,犹如一片汪洋大海,故名茅洋。”从《新昌地名志》记载中得知,茅洋村得名因此而来。

果然是一条长满茅草的茅洋江,边上都长满了茅草和树木,一团团的绿涌进深潭里,水也绿了,绿成碧玉;一棵枫树中间分开两个枝桠,斜逸而出,被阳光打在水面上,简直就是一幅浅淡如墨的画。

茅洋,处在新昌与天台之间,四周都是层层叠叠的山。茅洋江的源头来自天台华顶西侧,穿过万壑丛林,一路奔腾,以至到了茅洋境内,竟生出一种幽静的美丽。水时而一路平川,清流如注,时而深潭激流,浪花飞溅。奇葩的是,浅滩上都要生出绿绿的野草来,哪怕是水刚刚退去,这些小草迫不及待地探出头来,油油地招摇着,仿佛向你招手;明明是乱石滩或者石隙间,这些绿色总要跑出来,这里一丛,那里一株,随意点缀其间。

这一切,似乎为这条江作佐证。确实,在开阔处看一条江,浩浩淼淼的江面上,芳草萋萋,众绿喧哗,又好似一片汪洋大海,令人心旷神怡。

水,又绿又凉,即便是夏天,也透骨的凉,若脚底碰上小石子,一种麻酥酥的感觉导遍全身;三三两两的小鱼游来游去,溜溜地贴着你的脚丫滑过,然后尾巴一摇,箭一般地掠过。

就这样坐在岸边,看游鱼,看茅草,看得日头落西。或者,沿着边上的一条公路,边走边赏,采几朵金黄色的野花,便会心生些许喜悦来。

茅洋江由南而北,穿过茅洋流入新昌的长诏水库(沃州湖)。因为发电和取水需要,从村口开始又分出一条水流,当地人叫“圳”,人称“荷花塘”,水清流静,岸上花开,花影人影倒映水中,成为村里的一大景观。

 

古村古宅,残留着历史的痕迹

 

 

在宋代,已有茅洋村。“宋至清属善政乡二十五都,宣统二年属东区沃洲镇,民国二十四年属五马乡。”而今,茅洋村属小将镇。

茅洋有一些静美如画的古宅群,随意散落在村里,像一群沧桑的老人,注视着历史的变迁。

村口边,有一处叫里新屋,坐东朝西,前后三进,门楼荡然无存,房子老旧,烟灰色的墙砖透着古味。中厅悬挂着“世美堂”几个落款,苍劲有力,似乎彰显着昔日的繁华。从中可以看出,此宅建造的时间在清光绪四年。

里新屋北面就是外新屋。据说建房的主人是姓石的两兄弟,外新屋是大房,但建造相对较晚,房子也略小了些。

除了石姓,丁也是茅洋大姓。茅洋颇具气势的台门,都来自这两个姓,如丁家祠堂是一幢两层高的砖木房子,着色的地面,圆拱的门洞,标榜着欧式的风格。丁家祠堂的周围,也有许多丁氏老宅。其实,茅洋古村形成于宋,繁盛于清,怪不得现存的建筑也多为晚清风格。

“快来看,这里的台门很有意境呢。”一群文人墨客在村里徜徉,突然传来一位书画家的声音。众人皆涌进去,果然别有洞天,破旧的四合院里,有一处青砖黑瓦,三层檐高高耸起,直指苍穹。用木棍搭起一个架子靠墙而立,上面摆着一个“团背”(用竹蔑编成用来晒东西的工具),晒着新鲜笋丝菜,阳光下,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随意走过古村,都有惊喜的发现,檐下双层结构的牛腿,雕花门窗、断墙残埙……而令人叫绝的是古建筑的外墙。外墙的下半部分用溪石砌的,上半部分用黄土垒成,小路鹅卵石铺就的,这些棕黄圆润的墙石十分光洁,几乎纤尘不染,与地面的卵石交相辉映,在傍晚的夕阳下,像连接成海里的波浪。走进古村的人们,忍不住拿出手中的相机,拍下这精美的瞬间。

 

世外桃源,连藏酋猴都来“旅游”的地方

 

小将镇是国家级生态乡镇,茅洋村是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

群山怀抱中的茅洋,空气清新,生态良好,也是当地森林休闲旅游的线路之一。这里的每棵树、每只动物、每条小溪,都是极具雄辩力的环保“活”材料。

还记得前年的一个夏天,在茅洋马坑等、杜岭水库边发现了两只藏酋猴。据现场看到的人说,那天上午,一只藏酋猴在合欢树上爬上爬下,窜来窜去,看到人们在地上放了些饼干,它又来抓饼干吃,嘴里含一块,双手各抓一块后迅疾上山,过后又下来一只小藏酋猴。

连绵群山,植被良好,山上的野果子多,是藏酋猴光顾的理由。走进大山深处,若仔细寻找,会发现野生弥猴桃、覆盆子、五味子等野果子,而藏酋猴最喜欢吃的是五味子。

藏酋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喜在地面活动,在崖壁缝隙、陡崖或大树上过夜,它们以多种植物的叶、芽、果、枝及竹笋为食,兼食昆虫、蛙、鸟卵等动物性食物,有时到农作物区取食。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地区,东至浙江、福建,西到四川,北达秦岭南部,南至南岭。随着各地森林生态的破坏,目前藏酋猴的生存范围已很狭窄,而在茅洋现身,引起了不少的轰动,也成为小将镇发展森林休闲特色镇的一大法宝和优势。

在古代,新昌应该是蛮野之地,最早的常住居民应该是从天台那边过来避难的僧人、政客、流浪汉……那些逃难的一定会选一个僻静的、有山有水的、有平地的地方来居住。茅洋依山傍水,是他们的首选之地。

 “先有南洲丁,后有新昌城”。据记载,最早来新昌定居的是小将南洲村丁氏始祖丁崇仁(104174),原籍山东济阳。东汉晚期(144)任剡县县令,三年后为避党祸隐居新昌小将南洲。后裔分居莒根、茅洋、大岭下、丁家坞等地。

 

 

茅洋村名片:

茅洋村由茅洋、马坑等、九江潭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人口1278人,485户,耕地面积977亩,山林面积19100多亩。茅洋江穿村经过。境内多山,特产茶叶、竹笋、花木,竹木资源丰富。

特色小吃:溪坑鱼、咸笋头、农家猪肉

《悠游乡村》之四:茅洋:溪边长满茅草,犹如一片汪洋大海

《悠游乡村》之四:茅洋:溪边长满茅草,犹如一片汪洋大海

《悠游乡村》之四:茅洋:溪边长满茅草,犹如一片汪洋大海

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wb/html/2014-06/27/content_944344.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